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特 《检察风云》2014,(16):62-63
交通事故撞伤人,一个索赔,一个愿赔,却还是引发一场纠纷。为什么?根源在于农村户口的受害人,要求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进行赔偿。乡里人,赔偿标准低;城里人,赔偿标准高。为了自身利益,受害人与肇事者各执己见,走上法庭。乡里人,城里人,身份如何定?这场交通事故官司实质是"身份之争"。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中,由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时有发生,但由于现有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救济途径,各地方立法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差异,进而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因救济途径差异而导致"同案不同判"的司法困境。本文试通过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的理论探讨,以期寻觅解决该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问题因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别化,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被认为是对农村居民平等生命权、健康权的侵犯。本文认为对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问题,我们应持有理性的态度,立法上对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进行划分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不过,"同命不同价"的争议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对司法实践更公正、有效地运用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司法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辨证准确地把握立法宗旨,在审判中更加公正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也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差异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和谐司法,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法制动态     
贵州 交通事故赔偿告别城乡 有别 贵州省多年以来都是根据城镇和乡 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对道路交通事 故分别涉及的"城里人"和"乡下人"制 定了不同的"平均生活费"标准。从 2004年1月1日起,贵州省对道路交通 事故的赔偿处理终于告别"城乡有别", 不管涉及"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 统一挂靠城镇"平均生活费"进行赔偿 处理。这体现了对全省广大农村人口合 法权利和身份平等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晓瑾 《法庭内外》2009,(3):31-33
因为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并不少见,但因为撞了一条狗引发纠纷并走上公堂打起官司的事,还是非常稀罕。去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的一起车撞狗的"交通事故"引发的诉讼,不仅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引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狗"违反"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被撞死,狗的主人应不应该获得赔偿?赔偿应该参照什么标准?车撞了人是交通事故,车撞了狗是不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向城区大量集中,普通家庭私家车保有量的急剧上升,道路交通发展速度难以达到有效供给水平,交通事故发生频繁。《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颁布实施以来,由于撤销了公安交警部门行政调解诉讼前置的门槛,大量道路或非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民事赔偿诉讼直接涌向人民法院。此外,  相似文献   

7.
《法制与社会》2013,(35):73-74
长期以来,乐清市道路交通事故量居高不下。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损害赔偿诉讼纠纷也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成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乐清市人民法院组成专门调研组,对2009年至2012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以下简称道赔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提出建议和时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利用者成立的身份犯侵犯法益的不同,利用"有故意无身份的工具"问题存在两种类型:一是侵犯国家法益类型,如受贿罪。二是侵犯人身法益类型,如刑讯逼供罪。我国以往学说都以前者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对后者的讨论。经探讨可知,在侵犯国家法益类型的身份犯中,存在利用者成立身份犯的直接正犯,无身份者成立帮助犯,与利用者、无身份者成立身份犯的共同正犯两种情况;在侵犯人身法益类型的身份犯中,只存在后一种情况。据此,利用无身份者实施逼供的司法工作人员与无身份者成立刑讯逼供罪的共同正犯。  相似文献   

9.
陈旭 《中国审判》2014,(2):60-63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汽车时代,我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越来越多,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民事案件类型之一。该类案件涉及的赔偿主体较多,法律关系较复杂,处理难度较大,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上访,形成信访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我们对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为妥善审理好此类案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法律咨询     
退休后回农村居住,死亡赔偿金如何计算编辑同志:为了让儿子顶职,方某于1996年从某企业退休回老家农村居住,户口也转农村,属农业户口,每月从社保局领取退休工资700多元。不久前,方某遇车祸死亡,交警认定,车主对此次交通事故负有全责。车主与方某亲属对其他赔偿项目无异议,但就方某的死亡赔  相似文献   

11.
车辆行驶中爆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发生交通事故时也会造成爆胎。但对于驾驶员来讲,这两种爆胎现象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着本质的区别。爆胎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事故,而交通事故中造成的爆胎,其前提是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往往是驾驶员超速、醉酒驾驶等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原因而酿成的交通事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相似文献   

12.
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死亡受害人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经公安部门刊发启示未发现其近亲属,政府民政部门作为原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因民政部门不是法律规定的赔偿权利人.与案件不存在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且其法定职责不包括代表或代替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起民事诉讼,故民政部门不是案件的适格诉讼主体。其起诉应依法驳回。  相似文献   

13.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看到那些衣衫褴褛,无家可归,靠乞讨、救济度日的流浪人员。当他们遭遇车祸等人身伤害致死时,由于身份不明,身边没有亲人,无人替他们提起巨额索赔,导致“撞死了白死”,肇事者也由此屡屡逃脱惩罚。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民政局接受检察部门的检察建议,打破惯例,在全国率先以政府救助机构的身份,为死亡流浪汉向肇事方及相关保险公司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时间,围绕民政部门是否有诉讼主体资格等法律问题,引发了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汽车进入日常家庭生活步伐的加快,中国社会也快速步入现代交通社会,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失赔偿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虽然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因道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损害赔偿问题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或者是因颁布时间过  相似文献   

15.
林戈 《法制与社会》2012,(5):245-2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也在不断地上升.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事故责任的认定直接影响着双方当事人损害赔偿的主张以及赔偿额的多与少,因此,很有必要明确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针对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存在一些缺陷,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相关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丁慧 《法学杂志》2013,34(1):37-47
身份行为作为与财产行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法律行为的一种特殊类型,然又与一般法律行为有诸多的不同.在学理上,身份行为可以区分为广义的身份行为和狭义的身份行为,身份行为在主体、意思表示、目的、效力和本质属性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质.研究身份行为即可以在理论上补正传统法律行为理论在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上的逻辑缺陷,同时在实践中还可以确定亲属之间的身份地位关系,明确其权利义务,进而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安定.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中爆胎痕迹检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轮胎出现爆裂现象并不少见。车胎痕迹在交通事故痕迹中属于车辆行驶痕迹,爆胎后还会产生其它痕迹。爆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发生交通事故时也会造成爆胎。但对于驾驶员来讲,这两种爆胎现象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着本质的区别。爆胎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事故,而交通事故中造成的爆胎,其前提是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往往是驾驶员违反交通法规等原因而酿成的交通事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受害方或因不服从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对交通事故经济赔偿不满,或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挑拨下,聚众堵塞道路,攻击事故施害方和执法交警,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分工,交警对于群体性事件束手无策,也间接造成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一步上升。本文指出对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要改革交警执法权限,转变交警执法意识,加强教育宣传、寻求社会的理解与配合,加强交警执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及的法医鉴定种类繁多,其中交通身份类鉴定是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特有的鉴定,也是道路交通法医学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检案实践中,通过体表特异性损伤检验,  相似文献   

20.
田野 《政府法制》2012,(11):35-35
丰克是一位美国教会中学的学生。只有13岁。他的家在城市郊外的农村,每天要坐七八站公交车才能到达学校。他的同学都是城里人,他是唯一一位从农村来的孩子。可是。丰克一点也不自卑,他与大家相处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