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外部环境不宽松,大致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政企不分的体制捆绑束缚着企业;一方面加重企业负担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企业不堪重负。因此,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显得愈加重要。首先,政企分开,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政企分开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最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由于受传助体制的影响,政府和企业角色混淆,职能错位,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很难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确立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的思考贺阳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我国经济理论界大约是在1987年下半年至1988年上半年这段时期提出来的;6年后的今天,这一提法被正式写入中共中央的决定,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但是,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否就能从根本上转换...  相似文献   

3.
完善企业劳动用人制度法律初探王保森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内容的企业劳动用人制度必须围绕着这一重点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现代企业对劳动用人制度的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已从政府的附属物转变为自...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繁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向我们提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这项任务,对一些理论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诸如: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企业制度的全面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下面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将由企业逐步移交到驻地社区,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社区管理服务与发挥企业作用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企业退管工作的发展趋势。应该看到,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是社会化工程,是政府行为,但企业不能等待,而是要积极探索企业退管工作如何向社会化过渡的问题。这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新课题,又是一个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逐步由…  相似文献   

7.
转变政府职能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条件王之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改革起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本文试就有关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发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 ,这在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早已形成共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实现政企分开 ,建立起新型的政企关系。但在目前 ,存在着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很大障碍。因此 ,迫切需要政府自身加紧改革 ,并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 ,创建现代政府制度。目前政企分开的障碍 ,既有来自政府方面的 ,也有来自企业方面的。然而 ,从所存在障碍的主要方面来看 ,还是来自政府自身。要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政府体制就非改革不可。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政府制度是新型政企关系的两翼 ,依靠这样两个现代制度 ,以政企分开为主…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人事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内容。建立现代企业人事制度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客观需要,与企业的产权转换、领导体制、组成形式、经营方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实行委托经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行不悖黑龙江省委党校杨军在来稿中指出:委托经营与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同一性;委托经营的实质是企业法人财产权一种交易行为,只有进行企业产权交易,才能使国有资产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实行委托经营,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出路,理论界近几年提出了许多的构想,党和政府提出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体的改革方向,似乎只要按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去做、去搞,国企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但现代企业制度是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与总结的一种企业模式,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究竟怎样,目前企业难以把握,并且既使有一整套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案,由于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企业也难以顺利完成制度的置换,为此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方向与途径还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国家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使政企分开得以实现,使企业发展的政府“障碍”彻底消除,另…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人事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内容。建立现代企业人事制度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客观需要 ,与企业的产权转换、领导体制、组成形式、经营方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解决难点问题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中央党校进修部部分学员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过程中,就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所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认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4年深化改革的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存在着大量的非市场行为,它侵蚀了政府机能,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造成社会财富产出的减少,毒害了社会风气。企业及政府经济伦理意识的缺位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以现代经济伦理学为指导,从政府、社会、公司制度安排入手,做到政府、企业义利观的统一,化解非市场行为的危害,从而实现微观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通过贵阳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研讨有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再认识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它不仅显示了生产关系属性,而且显示了生产力属性,具有“双重标准”。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是企业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微观体制创新与宏观配套改革联动进行,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机制转换,发展生产力。现代企业制度并非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市场的主体。强化企业管理,无论是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是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都有重要意义。一、强化人本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我国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实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以人为本的管理必然逐步被人们普遍认识、理解和推行。因为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赋予现代企业管理以崭新的时代内容,管理既是对职工行为的规范,更是对职工的尊重、培养和激励。所以说管理的核心应以被管理者…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在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单一国有股东独资或由其绝对控股的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其经营机制的转换,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绕不过去的难点。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国有经济大局。搞好单一国有股东独资或由其绝对控股公司应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好机制,二是好厂长,三是资本金。(一)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解决“好机制”问题在目前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条件下,建立彻底政企分开的出资人制度还不现实,但可以分层次推进。政府对少数大集团母公司按现行部门职能分工情况尽量改…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者和企业家已习惯于把个业的种种问题都归咎于“立法不健全”或“政府不放权,”更有甚者“言必唤立法,言必呼放权。”谈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他们更是抱怨立法、抱怨政府,然后是更强烈地呼吁立法、呼吁放权。笔者则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障碍既不在于立法,也非来自政府,而在于企业自身——极端落后的企业法文化。故此,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务之急乃是大力发展企业法文化。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内涵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中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张兴中企业的呼唤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既是企业改革的中心任务,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对法律保障和服务,企业有什么期望和要求?他们的呼唤是:(一)、企业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