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特定社会中 ,国家法律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 ,这样 ,法律才能获得赖以发生效力的根据。法律对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法律内容、立法思想、执法行为、司法实践、守法意识等方面。但是法律的道德影响是有限度的 ,主要表现在影响范围的有限性。实践中 ,应发挥道德与法律的综合整治功能 ,避免过度夸大道德对法律影响的限度。只有这样 ,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良法之治 ,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法律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支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因为法律中含有诸多道德因素,法律强制对道德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法律促进道德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道德建设应从法制建设着手。  相似文献   

3.
论执政党的个体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党执政的主体所在,肩负以德治国的历史使命,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为民、忠诚、廉洁、仁爱等美德。同时,要以党员自我修养来激活道德内生机制,以理想信念教育来丰富道德世界,以制度建设来规范道德的他律机制,全面加强执政党的个体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5.
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内在性与外在性问题 ,历来占主导的观点是 :“道德的内在性、法的外在性”。我认为 ,断言道德只具有内在性 ,法律只具有外在性 ,是片面的。实际上 ,道德和法律两者都既具有内在性又具有外在性。一、从行为的动机和目的角度来看 ,道德和法律既具有内在性又具有外在性  关于“法的外在性、德的内在性”思想 ,综合起来大致可析解为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认为道德化行为出于内在善良动机的考虑 ,而不是出于外在结果的直接爱好 ,法律行为则是基于怀赏畏罚的外在功利目的 ;二是从功能机制角度认定法律仅制约人的外在行为 ,相反 ,…  相似文献   

6.
作为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与道德始终存在着重叠、冲突与对立.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复杂不仅仅是二者本身规范意义上的分离与重合,不同的社会科学与政治生活可以产生不同的价值精神与实体判断,法治与德治进而成为自古以来国家社会调控机制的不同选择.因此,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便扩展为政治学、伦理学、法理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的主角,并且只要存在社会规范,它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时代特点,反映了时代精神,“八荣八耻”是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全体公民要在思想上高度认同,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尤其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继承者。  相似文献   

8.
不法动机往往使法律行为具有某种社会不妥当性,对不法动机规制的德国模式更适合我国立法现状.对不法动机的判断,可以从不法动机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对不法动机规制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论证了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法律是保障道德建设顺利实现的保卫舰;并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伦理关系上论述了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道德和法律在目的、功能、构成要素、物质文化基础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而在人性假设、演变和发展、调整对象、适用范围、规范的特性、属性、表现形式、实施方式、运作程序、成本耗费以及作用效果等方面又体现各自的个性.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确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和区别,并界分各自的适用范围,让二者保持适当的距离;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功能上共生互补互促的紧密联系,从而取长补短,使他们调整社会关系的整体功能实现最大化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政治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思想家们一直在思考、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也是政治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梳理,通过对我国当下政治道德现状的剖析,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构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起促进作用的客观根据是: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需要道德建设来支撑和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具有协调和监督作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有利于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而,加强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应以政府信用建设为龙头,带动各行各业的信用建设,努力构建诚信道德建设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传统道德对社会主义德治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 ,传统道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德治的认识 ;第二 ,传统道德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 ,传统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 ,传统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德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启蒙运动以来,渐渐形成了理性至上和人类自我中心主义,与此相伴随的则是"上帝死了"的信仰危机,现实中常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危机。确立道德的标准不能完全依赖理性,而应以理性与信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宗教的本质和特征决定其能够在道德建设上做出特有贡献,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能够实现相容共济。  相似文献   

16.
法律推理和利益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推理是将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桥梁。在解决疑难法律问题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利益衡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益衡量在法律推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法域中法律推理和利益衡量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通俗而又系统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并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检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功用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体系工程,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合理吸收儒家道德中仁爱、义气、节制、礼仪、重修养的业华,坚决抛弃宗族、特权、重情轻法及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消极内容,建立完善以“重利、守法、公正、诚信、平等、自由”为特征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极大的启发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孟坤  孟军 《工会论坛》2003,9(3):101-102
新的世纪 ,为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应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强化一元化的价值导向 ,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推进道德规范的法规化 ,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