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方式、观念,消费群体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进而提升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闫方洁 《唯实》2012,(4):87-90
随着西方的消费文化逐步在中国蔓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表现出与西方消费社会的极大相似性,各种文化、社会危机开始显现。基于此,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对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进行批判。由于导致中国目前消费文化形成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要综合使用包括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在内的多重手段,建构健康、有序、和谐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学意义,更多地具有了文化内涵.消费由"经济"向"文化"的转变意味着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质性提升.但是,由消费文化所提倡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严重损害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利益,而且消费文化取得了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智识和道德的领导权",它所建构起来的文化霸权发挥着社会控制的作用.解决消费文化内在悖论的途径,是通过文化批判走向本真的生存,这是消费文化生存论意义的根本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李作清 《世纪桥》2011,(11):30-32
马尔库塞通过"虚假需求"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进而阐述了自己的消费异化理论,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能够使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消费文化的发展和引导保持清醒的态度,对我国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消费受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们对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问卷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文化消费受制的原因是:1、文化消费意识不强。一部分村民对文化消费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调查251人中,认为从事文化消费的目的在于好玩和消磨时间的88人,占35.1%。2、文化素质较低直接影响着文化消费。被调查的72名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达46人,占63.9%。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使这一部分人在文化消费中相对滞后。3、经济条件制约。调查72户农民,除去维持日常生活方面的支出,拿不出更…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空前高涨,极大地促进了民众更好地参与到文化生产和文化实践中来,这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巨大进步。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同时存在诸多问题: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导致文化生产生态失序、失衡,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娱乐化、快餐化以及粗鄙化倾向等。问题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文化生产者缺乏对文化生产规律的认识、尊重和把握。当代中国文化生产与消费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文化产业已是当代文化艺术最基本和具体的存在形态,但我们对此的认识和理解严重缺位,学术界亟需重视和提升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化事业的经济化和经济发展的文化化,正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因此,加强对文化事业与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地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而实现良性整合互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创性社会实践,不仅给文化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使文化事业出现了经济化的倾向。 第一,用经济观念来进行文化经营、文化管理和文化消费。市场经济使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入流通流域:在文化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操作,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文化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消费中不可缺少的方面。 第二,文化产业逐渐形成并呈迅速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经济体制的建立,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市场的基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以文化活动、文化内涵为主的行业得到极大发展。实行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众文化消费的异军突起。是大众文化消费健康、合理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文化消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重要载体。大众文化消费是指普通民意使用大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它与高雅文化消费一起构成精神文化消费的整体。它区别于高雅文化消费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消费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娱乐导消遣。大众文化消费的勃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折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直接相关。伴随着经济上个人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的提出转换了传统家庭消费理论的研究视角,试图通过家庭消费模式的重构去破解资源对经济增长供给性约束的难题。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与以往的家庭消费模式相比,具有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建立节约型家庭消费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消费文化、节能技术研发、制度环境、经济政策、社会中介组织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消费将成为整个社会消费的主流。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加速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必然选择。认清制约四川省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理清思路,寻求对策,加速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是当务之急。一、制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孔建华 《新视野》2008,(1):30-3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出现一个历史性的文化消费高潮.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文化市场中心所在地,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生产基地.为迎接并利用这一文化消费高潮,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1996年至2007年之间,陆续研究制定文化经济规划,从不同的思考点,提出不同阶段文化经济发展策略.文化经济规划的实施,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并在首都经济层面促进文化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北京文化经济的融合与兴起,增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巩固和提升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回顾总结梳理上述文化经济规划,解读把握其思想脉络和基本特点,对于指导未来首都文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态消费是经济新常态下亟须倡导的消费理念,当前,由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理念导致生态消费需求力不足,"多盲从、少理性"的消费行为导致生态消费选择力欠缺;"重自我、轻自然"的消费心理导致生态消费原动力失衡等原因,使我国生态消费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解决这一现实困境,提升民众生态消费力,促进生态消费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在强化生态消费观教育、加强理性消费宣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规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建设生态消费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四川经济增长率触底以后,近4年来四川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但与此同时,四川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GDP增速,致使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当前消费率偏低消费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是发展经济的目的,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00年以来,我省投资增长明显快于消费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总消费年均增长8.6%,而总投…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文化对启动消费需求的作用、文化对创新的推动、文化对生产的直接渗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文化作为新兴的产业形态本身为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文化力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等角度的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 ,即文化力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各种文化因素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 ,并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文化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蓉 《发展论坛》2000,(10):47-48
所谓知识经济,按经济合作组织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从消费领域来说,知识经济不仅使文化消费的地位跃升为社会生活的主流,而且为文化消费内部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消费质量的提高将主要依赖于文化消费质量的提高   消费质量是对消费的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方面的综合表述。从具体内容来说,消费质量既包括物质…  相似文献   

16.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产生的必然需求。当前,中国从生产型社会开始向消费型社会转变.文化消费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文化事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步骤。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不断升级优化,其中文化消费已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且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强西北地区文化消费对居民生活的促进优化作用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鲍金 《唯实》2008,1(3):42-46
现代世界仍然是以资本为核心、动力的资本主义时代,由此决定了现代性是由资本所开掘并奠定基础、原则和方向的一种向度。正是在这一向度上,围绕着消费并以文化的形式显现出来一整套生存方式和行为组织原则,这就是现代性消费文化。现代性消费文化缘起于对资本逻辑二律背反的解决。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表现为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的脱节,为了避免脱节所导致的资本增殖的失败,资本充分运用了广告等文化形式来激发消费欲望,使大众往往不顾社会经济条件或生态条件而陷于欲望的追求当中,从而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现代性消费文化正是这一结合的关节点,这就是现代性消费文化的生存根据。  相似文献   

19.
论观念消费     
宁一非 《探索》2003,(4):63-65
观念是精神的、无形的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上也是一种消费的对象与目的。观念消费的依据在于人的消费、产品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原因 ,其特点反映为无形性与对象性、社会性与历史性、无意识性与有意识性、相互作用性与不确定性等等 ,并且它又与消费观念、与精神文化消费有明确的区别。对它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拓展对消费的认识与研究 ,提高消费者素质与能力和开拓消费与生产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李娟 《共产党人》2007,(14):46-4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对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作为社会生产的文化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左右,而我国仅为0.3%,这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