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方法”是一种兼具批判性与建构性的方法论。在建构中国行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时引入这一方法论,有助于明确和确立主体意识、丰富和拓展研究视角、反思和重构衡量标准。在此方法论观照下,可以发现中国行政学走过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以世界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的转变,即从学习、模仿、套用西方行政学理论,转向立足中国场景、突出中国问题;二是从“以中国为中心”到“以中国为方法”的转变,即越来越强调以中国为观照,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未来,我们要探讨一条“以中国为尺度”的中国行政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路径,让中国行政学讲“中国话”,也要努力使行政学的“中国话”变成行政学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2.
中民 《中国民政》2011,(11):57-57
2011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天津市举行,此项目是“保护和促进中国弱势流动人口的权利”项目的子项目。“保护和促进中国弱势流动人口的权利”项目,是中国、联合国和西班牙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多边合作项目,中国为受助国,西班牙为出资国,联合国为协调机构。项目涉及联合国9个机构和28个中国政府及民间机构,因为项目涉及到的部门、机构、  相似文献   

3.
苏星 《当代广西》2009,(16):14-16
八桂大地,美丽和谐。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在这里,有以桂林为代表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风光,有以壮、瑶、苗、侗为代表的浓郁民族风情,有神奇的中越边关揽胜,有左右江红色旅游胜地,有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商务会展旅游;在这里,有“中国绿城”南宁,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桂林,有中国十大古镇之一的兴安,有中国最美十大瀑布之一的德天瀑布,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由数代仁人志士不断求索,历经“效法欧美”“以俄为师”“中国特色”三个发展阶段而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发展与振兴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追求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结果。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扭转了中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被动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提供了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飞跃,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体现着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特殊与一般的有机统一,不仅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不可逆转的历史轨道,也为人类社会打破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瓶颈,走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开创、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概念,从思想的整体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实践中,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提供了实践遵循。党的二十大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付群刚 《世纪行》2006,(2):43-43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07年9月在我省的武汉、宜昌、黄石、襄樊、荆门隆重举行。这不仅是湖北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的一件大事。中国艺术节是国家艺术节。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艺术节题写了节名,江泽民同志出席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并为第三、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题词,胡锦涛同志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发了贺信,历届艺术节名誉主席、主席均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期,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汇聚无穷力量、奠定社会基础、提供方法途径、凝结精神共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民族矛盾解决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进入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也就是一个新中国.而国民党反动派则要把中国拉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也就是一个旧中国。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避免内战,8月2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相似文献   

9.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重要条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抓好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三项基础性工作。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高等教育必须聚焦复兴使命、扛起时代重任,激活原创性思想,推动产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彭洋 《当代广西》2012,(24):52-53
罗殿龙,壮族,广西贵港人,二级大法官。现为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顾问,中国西部画院顾问,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名誉会长。广西书画研究院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12.
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成长在21世纪的当代青年,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经历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自立与自豪。新时代中国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队。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不仅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特征与困惑,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创造更为广阔的天地与舞台,更需要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国家主流文化形态,它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向度。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虚幻现代化的本质超越,主要从人口规模、价值指向、实现方式、发展理念、文明意义等方面的全方位超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人类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力量,必将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界定本质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体力量;以“五位一体”统筹推进为实践要求,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贡献。从属性维度、主体维度、实践维度、世界维度四重维度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丰富内涵,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斌 《人民论坛》2023,(6):40-45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又彰显了人类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的推进,引发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海外中共学是海外中国学的重要分支,在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价值的同时,又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关怀。海外中共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反馈,可从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层面予以探讨。同时,海外中共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偏好,可归因于信息来源、主体间认知、叙事结构等方面因素,对此,可从点面结合、海外中共学视角深化、全球叙事结构等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全球叙事路径进行系统优化。海外中共学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他者视镜”,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及其实践进路,亦可能以海外中共学的他山之石为引,科学地、辩证地推进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辛向阳 《传承》2012,(3):24-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果,更是与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基本精神密切相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制度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制度,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和完善起来,并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先引 《世纪行》2008,(10):30-3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而且表现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长足进步。这种进步在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都可以得到印证。本文试以笔者所在工作单位武汉市武昌区政协为例,通过回顾基层政协工作的发展历程来见证中国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东盟拥有10个成员国,人口5.12亿,总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3亿。2001年,东盟国家GDP为5512亿美元,只及我国95933亿元人民币的一半,占世界GDP总量的1.7%。2002年,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达547.7亿美元;今年头4个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为22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1%。东盟位居日本、美国、欧盟与香港地区之后,是中国第5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4,(1):80-80
邓春芝在《理论导刊》2013年第9期撰文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其开启征程,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铸魂,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其保驾护航,这三者统一于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