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喇嘛教从明朝末年开始在蒙古地区正式流传,是蒙古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后来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其中不乏有大量需要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下面试就明朝末年“达赖喇嘛”传教和蒙古民族皈依喇嘛教的历史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张居正重诏令的改革思想与措施石斌张居正是明朝后期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在明朝处于国固民穷、“沉菏积萎”的困难关头,出任首辅,肩荷重任。从此,十年柄政,概然以天下为己任,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匡时济世,更化宜民的改革,收到了“起衰振堕”,拨乱反正,富国...  相似文献   

3.
“心匪不仁计则穷,减夫派饷事重重,可怜三百年夭下,断送忧勤惕厉中。”这是清人萧正模咏崇祯皇帝的诗。诗中对崇祯皇帝作了“心匪不仁”而是在“忧勤惕历”中失去了江山的评价。在我国历史上,勤政往往是与致治联系在一起的,而亡国破家则往往与荒政密不可分,崇祯皇帝勤政而亡国,是历史上的一个特例。应当承认,崇祯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即位时,明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史书称他“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当机立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历,殚心治理。”他在位十七年中,既有东…  相似文献   

4.
讳癞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当过和尚,剃过光头,也曾偷过人家东西。当了皇帝以后,他对“秃”、“贼”一类字眼极为忌讳。据《剪胜野闻》记载,他还因此杀过一些无辜。杭州教授徐一夔,作贺表用“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赞语。朱元璋看了却勃然大怒,说“生”是骂他作“僧”、“光”是骂他光头,“作则”是骂他“作贼”。  相似文献   

5.
从“清风两袖”说开去王位东“两袖清风”,是说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典故出自明朝。据都穆《都公谭纂》卷上记载:明朝时,于少保(谦)曾为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在他还京时,没有带回任何物品财产。当时河南人遍传于谦的廉洁事迹。于谦在他的《入京》诗里...  相似文献   

6.
刘喜涛 《求索》2014,(7):153-157
以明代中朝封贡关系为背景,考察明代君臣的天下观。明代东亚封贡体系以传统的正统观为前提,天下观念由“天下一统”的传统“单-世界”向“多个中心”转变;在封贡功用上,由原来的侧重政治礼仪向经济、军事、政治多元并重方向转变。具体表现为:朝鲜王朝在政治正统性上依托以明朝为主体的封贡体系;进而利用与明朝的关系确立其在周边国家中的“小中华”地位;同时借助明朝的军事保障其在封贡体系内的安全。通过对封贡体系运行的史实阐释,可知朝鲜极力维护与明朝封贡关系的原因,即明朝的传统汉文化圈的吸引力是朝鲜积极同明朝建立封贡关系的历史因素;以“小中华”自居的心理优越感是朝鲜维护封贡关系的重要因素;以追求朝鲜王朝自身利益及适应周边环境变化的需要是其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稚庐 《春秋》2012,(1):57-58
“票友”一词,历史甚久,相传源于清初之北京。当时,清朝鼎革伊始,恐人不服,便培养了一帮子“政治宣传员”,能说会唱,每人发给“龙票”一张,按月领薪水,派往京外各地,向村夫野老宣讲。当然都是替清廷说话。无非清得天下.是夺自“闯贼”李自成之手,非是夺明朝江山;新朝多么“仁政”。大家只要忠于皇上,就会安享太平,五谷丰登云云。  相似文献   

8.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的当官,守着自己的奉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个账算得颇有哲理,不妨称之为“一口井”哲学。  相似文献   

9.
「节俭」小议郝敬荣节俭,向来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隐者逸士讲求清心寡欲,洁身修行;那些名垂青史的仁人君子则更是以“节俭”为立身处世、接物待人的信条。明朝名臣于谦一生清廉,从不受贿。一次办完公事,有人劝他带些土特产回去,他当即作诗谢绝:“清风两袖朝...  相似文献   

10.
刘成才 《长江论坛》2010,(1):69-72,77
周作人悲观的一生来源于他的“历史循环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他的“历史循环论”,一是传统文化的浸淫;二是西方文化的感染;三是残酷现实的棒喝。这种“历史循环论”影响了周作人的生活态度,使他产生了“历史悲观论”,并对历史进步论和中国进行的历史变革产生了怀疑,从而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11.
李斌 《政策》2007,(12):45-46
近期,在媒体上读到一篇文章,其中一段耐人寻味——“守住你的那口‘井”’。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文武百官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做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之不尽。  相似文献   

12.
明朝历史上的重臣杨溥,不仅虚怀若谷,清气若兰,而且清正无私,知人善任。英宗皇帝称其为“朝廷的贤臣,荆楚的英才”。  相似文献   

13.
“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明朝礼、吏、刑三部尚书毛恺写给家乡浙江江山清漾毛氏族人的一封家书。故事发生在明朝隆庆年间,清漾毛氏族人因与邻居争一块三尺宽的地基,写信向在当朝为官的毛恺求助。弄清缘由后,毛恺当即提笔写下这封信函。  相似文献   

14.
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炎帝时称伊国,明朝始名嵩县。北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定居嵩县“两程故里”开馆讲学、著书立说;嵩县又是中国历史上“三过家门而不入”、“问鼎中原”、“程门立雪”等典故的发生地,“鹤鸣九皋”、“源头活水”和诗经中“砍砍伐檀”的地点也在嵩县。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环抱,伊河、汝河、白河三河蜿蜒其中,分别注入黄河、淮河、长江。一县跨三域,为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15.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14个皇帝。万历十年(1582年)他亲政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富”,“太仓积粟,可支用十年,同寺(太仆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两”。  相似文献   

16.
清风两袖朝天去玉智念据史书记载,明朝有个颇有政绩的清官叫于谦,他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两手空空,连土特产也不带。有人劝他给朝中的权贵送礼,以便求得庇护和重用,他却举起两袖笑笑说:“我带有两袖清风g”他在一首诗中写道:“绢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  相似文献   

17.
世间已无张居正马恢“世间已无张居正”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之一篇。姑以此为题,作此书的读后记。张居正是明朝万历时的一位首辅,他以一身而成万历之初政,为明朝政坛之怪杰。然而天不假其年,初政10载,即以57岁谢世,辛苦功劳亦付诸东流。黄仁宇先生于此...  相似文献   

18.
吕睿 《当代广西》2009,(16):5-5
“迂”字本含贬义,指做事死板,拘泥陈规,不知变通。但是,有些人的“迂”却是难能可贵。近读史籍,看到明朝清官海瑞的一则轶事。一天,他办完公务回家时顺道探访一位朋友,走到岔路口时,他先走下官轿,脱下官服换上便装,坐上事先准备好的私轿,然后才去拜访朋友。从岔路口到朋友的家只有半里来路,但海瑞硬是非换私轿不可,难怪有些人对此不解,视之为“迂”。  相似文献   

19.
丘浚,字仲深,海南琼山人。生于明永乐十八年,卒于弘治八年(公元1418年——1495年),是中国十五世纪经济思想的卓越代表人物。在历史上被称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在经济思想上的论述很有价值,在他的《大学衍义补》一书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其中丘浚对工商业问题的论述很广,并独具见解。(一)从古代到近代,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一个传统政策。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这与我国传统的抑商政策、闭关自守的封建轻商思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明朝不仅信守…  相似文献   

20.
韦乃岸 《今日民族》2008,(7):65-66,F0003
“接皇姑”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城附近壮族群众流传的一种庙会活动。 “接皇姑”仪式接的“皇姑”乃明朝永历帝朱由榔之胞妹。明朝末年,清军直逼肇庆,永历帝西逃入云南,其妹安化郡主年方十六,随其史永国帝经广西辗转流亡到广南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