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影响和推动了广大海外华侨对中共领导的广东抗战的支援。广大海外华人华侨虽然海天远隔,但积极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参加广东抗战,积极捐款献物,从经济上支援中共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的革命斗争;政治上积极宣传抗日,声援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斗争,维护国共合作大局;积极奔赴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为创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华南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开展华南敌后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在抗击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斗争中,抗联各部根据国内外形势,以及东北抗日斗争的特点,积极与其他抗日力量密切联系、协同配舍,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陈翰章所部在抗日斗争中,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使抗日武装力量得以生存与发展,并且取得了安图大沙河、敦化寒葱岭等著名战斗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给广大人民群众以充分的抗日民主自由权利。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抗日战争初期即遵照中央指示,改造旧政权,建立抗日政府。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前后,又致力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创立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形式,开展了广泛的精兵简政运动,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推进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的政权依据新形式下的民主选举原则,既保证了无产阶级在各级政府中的地位,又广泛地吸收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代表到政权机关中去,从而体现了抗日民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这种民主选举原则在陕甘宁边区,以及其他抗日民主区域得到实施和发展,成为激发广大人民抗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坚持和扩大民族革命战争无穷力量的源泉。今天,仍不失为我们应遵循的民主选举原则。  相似文献   

5.
华侨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支持十九路军抗日,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日军民,开展各种抵制日货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做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就海外华侨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精神上积极鼓励十九路军抗战,捐款捐物支持祖国抗日军民,开展国民外交和各种抵制日货的活动作一个论述,以纪念他们对中国人民抗日事业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执政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政治资源。开发的区域是国内和国际,开发的手段是建立并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积极参加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中国领土上抗日和反日的力量: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国际上的抗日和反日力量。这两股力量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党执掌的抗日民主政权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成为党在抗日根据地执政的支撑性因素,是党在抗战时期开发的最丰厚的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7.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不久形成的,但这个策略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长征前至长征胜利结束,经历了主要是反蒋其次是抗日、抗日与反蒋并举、抗日为主反蒋为次到最终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在日本对中国的入侵过程中,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与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民族担当和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私营工商业是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经济成分之,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在抗日根据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罗登贤是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奠基人。1931年12月——1932年6月,在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罗登贤根据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对联合抗日进行了开拓性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本文试从东北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支持和领导、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广泛团结各阶层民众共同抗日等四个方面,阐释罗登贤对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发展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两者共同构成了毛泽东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统一战线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广阔视野,是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精髓所在.这一思想和实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及建国后的内政外交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地区各国(本文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菲律宾)二战前处于英、法、荷等老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下。二战期间这些国家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同爱国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及一切进步力量结成抗日统一阵线,在抗日斗争中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组织抗日游击队,建立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政权,为驱除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战后,老殖民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粉碎了亲日派卖国投降的阴谋,迫使蒋介石停止"剿共"内战,实行联合抗日的政策,建立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必要前提,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迎来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红军长征过程中"北上抗日"政策重心随中国革命的发展有所调整和变化。在红军长征之前,面临着国民党的残酷镇压和疯狂围剿,中共提出北上抗日的号召与"反蒋"联系在一起,抗日是为了民族解放,反蒋则是为了人民解放。红军在长征途中重申了北上抗日政策,基本延续了长征之前的政策部署,除了反蒋之外,重点还在于确定了北上的前进方向,以统一全党的思想。长征之末,日本侵华变本加厉,国际局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共放弃了反蒋,提出逼蒋抗日的政策是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所作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使党转变领导方式、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了广泛的对敌斗争,创建了大小19个抗日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建立了包括各党派、各阶层及一些爱国人士参加的民主政权。抗日  相似文献   

16.
廖承志在抗战时期受命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华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战工作。他极大地调动旅港文化人的作用,积极宣传中共的抗日政策,充分利用他的 社会关系,广泛发动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支援祖国抗战,并团结、扶持各种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17.
东北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斗争史上最为激烈与重要的一部分,无数东北民众积极参加抗日,并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无畏与坚定的民族气节都将与他们的伟大业绩一同载入史册。在无数志士仁人中,金剑啸以笔作枪,引领东北的抗日文艺运动,以多种文艺形式开展抗日斗争,对党忠诚不渝,关心百姓的疾苦。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我党为了解决面临的经济困难,在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使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了难关,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临汾成为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抗日中心。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阎锡山的晋绥军纷纷溃散,地方官吏也远遁到大后方。阎锡山亟须保存实力并充实抗日的有生力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成立了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民族革命大学的成立,受到全国抗日军民的瞩目和支持,成为华北抗日前线的革命熔炉。其前期确实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为抗日队伍培养了一批政治工作者,在发动组织群众、团结爱国力量、坚持抗日斗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它的动荡迁徙,特别是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阎锡山逐渐加紧了对民大的调整和控制,它的统一战线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直至沦为阎锡山控制的一个普通培训班。  相似文献   

20.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三三制"的实行,使党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