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玉龙 《奋斗》2001,(8):34-35
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是我省在新世纪为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各项任务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全省主管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监督部门,我们要以开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开展“形象建设工程”,树立药品监管部门良好形象,促进全省医药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季敏 《世纪桥》2001,(3):60-61
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3700万黑龙江人在全面实施省委提出的“富民强省”战略中,对此更有着真切的认识。因而,在新世纪的第一春关于树立黑龙江人形象讨  相似文献   

3.
吕占斌 《奋斗》2001,(8):54-54
“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栏目将连续刊发一组文章。作者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切入,分析黑龙江人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的成因,形象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振奋精神。以增长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素质。推动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文章中所写的内容似乎有你有我,甲已司空见惯,希望这组文章能引起您的关注,引发您的更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倪婷  徐凤秋  李志刚 《奋斗》2001,(12):49-49
广大青年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富有创新精神、最富有发展潜力、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部分。树立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尤其需要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大胆实践,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形象更代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未来。因而,广大青年带头树立良好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这是青年特点所决定的,是青年服务加快发展大局的迫切要求,是青年自身成长进步的客观需要,更是带动全社会树立黑龙江省和黑龙江人新世纪良好形象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孙玉生 《奋斗》2001,(11):38-38
省委部署在全省开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这种理念的更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公安机关历来重视形象建设。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形象,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祝福恩  何滨 《奋斗》2001,(9):32-3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的位次不断后移,这已是不争的实事。原因何在?主观上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更新。为此,省委从90年代初,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多次观念变革,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它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次由黑龙江人的形象为突破口,是从浅层次,亦表面层次文化入手、由浅人深,触及人的文化性格、思想观念等理性文化层次,  相似文献   

7.
丁顺 《奋斗》2002,(8):24-25
打造新形象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的重要工程,是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省委提出实施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建设后,我们五常市把形象建设做为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地方人文形象,打造形象品牌,增强吸引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按照省委要求的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形象,放眼世界的开放形象,敢于进取的拼搏形象,诚信礼貌的文明形象,全力打造五常市的5个形象。  相似文献   

8.
《奋斗》2001,(4):1-1
在我们进入新世纪,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投身“二次创业,富民强省”伟大实践,阔步迈向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一个以“强素质、树形象”为主题的“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在全省热烈开展起来。这项教育活动是大力弘扬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  相似文献   

9.
袁庆寿 《奋斗》2001,(6):12-13
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阳春三月,冰雪消融。一个以“树形象、强素质”为主题的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在我省城乡迅速展开。近月来,道德风尚、文明礼貌、爱岗敬业、公仆爱民……等等事迹报道频频;龙江人形象描述,诸如纯朴豪放、创业奉献、傻大黑粗、小富即安……等等褒、贬之词议论纷纷。热烈气氛,犹如春风扑面,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0.
刘殿学 《奋斗》2001,(5):11-13
在全党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中,省直机关党工委提出在省直机关处以上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学理论、作表率”活动,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对推动整个机关建设,树立黑龙江人的形象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克敏 《奋斗》2011,(12):43-4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社会思想文化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坚持高举伟大旗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百姓民生。服务人的素质提高和发展进步,推动着几代黑龙江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转变和提升,展现了黑龙江和黑龙江人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实现了城乡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2.
黄树峰  陈永恩 《奋斗》2001,(6):13-14
步入新世纪。要求我们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精神状态、新的工作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一句话.新世纪需要黑龙江人的新形象。新世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世纪。这就要求全省人民树立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形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趋势面前,经济竞争成为综合国力和竞争的主要内容。我国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最根本的就是以发展为主题,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3.
吕占斌 《奋斗》2001,(12):52-52
细心人不难发现一个见多不怪的现象,在谋求经济发展上,黑龙江人不象在其它领域独有建树,显得笨手笨脚,缺乏自信和创新,常步别人之后尘,习惯照葫芦画瓢,照猫画虎,有形无神,活不起来。这种极为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4.
闻班 《党建》1995,(10)
重形象塑形象浙江省宁波市为树立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宁波人的崭新形象,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九十年代宁波人形象”大讨论。大讨论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宁波港务局开展的“东方大港你我他”大讨论;工商系统开展的“文明经商在宁波、个体劳动...  相似文献   

15.
讨债路上遇“贵人”黑龙江人李林到北京做建筑生意,仅仅几年,就赚下一个涂料厂和一栋别墅,年收入上百万元。但他并不满足,试图寻找机会承接项目。很多人告诉他,若“上面没有人”,很难接到大工程。2007年春节前,李强到怀柔区建筑商彭明那里讨要拖欠他的2万多元工程款。  相似文献   

16.
陈景文 《奋斗》2009,(6):59-64
前不久,省委决定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闯关东精神、大兴安岭精神一并纳入全省精神资源体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又通过了《关于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规划的决议》,正可谓伟大的创业实践产生伟大的创业精神,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黑龙江人的前赴后继有如一首希望之歌,在向新时代的进军中尤为嘹亮……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7)
<正>黑土文化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一员。随着黑土文化的发展,黑龙江人的文化自觉性日益提高,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意识不断加强,黑土文化如同山野里的百合花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怒放不衰,从处于边缘地带的小传统亚文化向大传统主流文化进军。  相似文献   

18.
吕占斌 《奋斗》2001,(11):53-53
篱笆墙,黑龙江人俗称为夹帐子,人们在房前屋后的园田地边沿,用树枝或秸杆之类,密密匝匝的随意编织绑扎一番,围上一圈帐子,象一道墙严严实实的封闭起来。在计划经济年代,帐子里的这块小小田园连着庄户人的生计,成了副食的主要来源和指望。岁月一天天的流走,帐子年复一年的照夹下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腾起一股强烈的篱笆管卡意识,打下了难以熨平的深深烙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30日,黑龙江人刘先生到北京西城区新街口一家超市购物时,看到宣传海报上写着某香肠正在进行促销,价格为每500克19.8元。他当天便购买了9袋香肠,但买  相似文献   

20.
正从"红松之乡"伊春林区,到"华夏东极"抚远市;从黑龙江畔赫哲族民居,到中俄边界的黑瞎子岛;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到高新技术研发单位……两年前的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处在重要发展关口的黑龙江画好了一张"黑龙江版振兴发展路线图",给黑龙江人实现振兴梦想插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