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想象与艺术独创性理论赵伯飞想象和独创性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对美学家们最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之一。黑格尔的艺术想象理论和艺术独创性理论,是他艺术创造理论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他整个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本文拟对黑格尔的艺术想象理论和艺...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哲学美学中的"艺术终结"问题成为了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哲学的一个预言,一些重要理论家基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对"艺术终结"的预言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成为了当代关学和艺术哲学的热门话题.探讨黑格尔以来关于"艺术终结"问题可知,"艺术终结"问题是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发展的不同诠释,体现的是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阐释的开放性,而不是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艺术的结束.  相似文献   

3.
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创造的探讨,是黑格尔美学中重要而合理的美学思考。黑格尔认为美是客观理念的结晶,从而批判了美的主观论;黑格尔提出了美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思想,强调了人与现实审美关系中主体的能动作用;黑格尔提出美是主客体的统一,是历史的产物,并把美和美的创造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实践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本文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指出了黑格尔美学的科学价值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美学思想内在矛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美学思想是充满内在矛盾的,本文通过对黑格尔美学思想中的内在矛盾———唯心主义思想路线与现实主义美学倾向的内在矛盾、审美理想上崇古与厚今的内在矛盾的分析,指出在黑格尔美学思想中内在矛盾与辩证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这种内在矛盾性,对于我们今天吸取黑格尔美学的合理内核,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5.
陈宁 《学理论》2011,(21):58-59
依据感性与理性关系的变化,黑格尔将世界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各个历史阶段与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的艺术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紧密联系,一一呼应。感性维度是黑格尔审美的重要维度,黑格尔眼中的历史,是审美感性维度中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吴懿倩 《学理论》2015,(1):82-83
在西方宗教与哲学一直是相关联的,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对多个领域进行研究并形成其独特的哲学理论,其中包括伦理、美学、历史哲学以及宗教哲学等。因此,单从一个方面理解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不够全面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在其众多著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果我们换成以宗教哲学思维来看待黑格尔的思想,我们就会更加透彻地明白"绝对精神"。  相似文献   

7.
"艺术终结论"是西方艺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对艺术未来走向的预测,而是对当代艺术现状的总结。"艺术终结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研究丹托的相关理论,促使我们在新的层面上思索哲学与艺术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尝试对现今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丹托艺术终结论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空间。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发现美学从审美意识中真正解放出来,走向生活,走向实践是美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命题的基本原则及理论贡献浅析赵伯飞舒智君“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对于美的本质的哲学根据和逻辑规定,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这一逻辑规定生发出来的。本文拟对这一美学命题的基本原则及理论贡献作一粗浅的分析。第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地研究现代西方美学,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不断发展的.分析批判现代西方美学,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对立,具体化在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上.研究现代西方美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自然美观点的理论倾向及合理内核评析赵伯飞舒智君自然美的观点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地位是较低的,但是,在不少地方,黑格尔又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然美的有价值的见解,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本文拟对黑格尔自然美观点中的理论倾向及其合理内核作一简单的评析。一、强...  相似文献   

11.
艺术美或理想是高级形态的美,是“是美的充分的体现”,这是黑格尔《美学》著作研究的中心。什么是艺术美黑格尔的美的定义,实质上主要是艺术美的定义,所以他说“艺术即绝对理念的表现”。具体地说,在艺术中理念与它的感性表现“应该配合得彼此完全符合”。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美是“符合理念本质而现为具体形象的现实”。为此,他对艺术美的理念与哲学理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指出后者是概念方式对绝对精神的抽象把握,而艺术美则是“化为符合现实的具体形象”的“具体理念”。从这一点出发,黑格尔对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从“五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的《美学》著作的范畴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立体网络式动态结构系统,其独创性不仅在于《美学》著作创造了许多深刻的有生命力的新范畴,而且更在于《美学》著作中创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活力的范畴结构,鲜明地体现着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本文仅就其辩证方法作一粗浅的分析。    第一,遵循人对审美现象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黑格尔的美学范畴系统有一个从单一范畴到对立范畴再到范畴体系的逐级上升的内在程序,从而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审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黑格尔的《美学》范畴的出发点是理念,就其唯心主义性质而言…  相似文献   

13.
析黑格尔美学研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赵伯飞黑格尔美学研究的理性方法,首先表现在正确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形式,可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以前运用辩证思维研究美学、充分揭示美学对象辩证法的最高成就。黑格尔的美学研究在运用从抽象上...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方法论上沿袭了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重建,即在方法论上回到黑格尔,"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但法兰克福学派在其理论发展中忽视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哲学旨趣和方法上的根本区别,从而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只能滞留在一般性的文化审美批判层面,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变革实践的理论诉求。正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类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旨向和研究路径有着根本差异,深刻领悟这些差异是正确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美学历史功绩评析赵伯飞夏永林吴建新恩格斯明确指出,黑格尔在包括美学在内的“每一领域中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马恩选集》第4卷,第215页)这可视为关于黑格尔美学历史功绩的最科学、最权威的经典性概括。一、德国古典美学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顶峰黑格尔...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实现了四重超越:一是在世界历史主体资格问题上,以"现实的人"超越了黑格尔"绝对精神",奠定了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基座;二是在参与世界历史的国家资格问题上,以落后国家和民族的"跨越"发展超越了黑格尔的落后民族不在场的缺陷,指出了落后国家世界历史化的特殊路径;三是在世界历史发展道路问题上,以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超越了黑格尔抽象的、唯一的西方化道路,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真相;四是在世界历史演进格局问题上,以"并行"图示彻底放逐了黑格尔的"欧洲中心论",成就了特色化和真正多样性发展的理论雏形.经过这四大超越,马克思奉献给人类的不仅是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而且交给了东方社会以特色化方式走向共产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为东方社会搭建了通往共产主义的理论桥梁.  相似文献   

17.
伊格尔顿作为西方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家和批评家,始终致力于将悲剧理论研究与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以及现实政治实践相结合。伊格尔顿认为,悲剧是最具意识形态包容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政治美学的批判力量,潜藏着巨大的变革力量。他通过重新界定悲剧艺术范畴,重申悲剧艺术"甜蜜的暴力"的悲剧性美学力量,借助精神分析法重新认知悲剧净化论来彰显悲剧在规训人性和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否定性"政治美学功用。促进了人们对悲剧艺术价值的重视,为20世纪以来现代悲剧艺术的振兴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此外,伊格尔顿还将悲剧与宗教以及马克思主义革命政治相融合,来说明悲剧所蕴含的"向死而生"的政治美学启示,为指导当代政治实践提供了积极指向。  相似文献   

18.
崔昕昕 《学理论》2023,(4):37-41
萨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萨特从存在、想象和自由入手研究美学诸问题。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美,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因此,离开人的存在,美也就随之消失。在萨特看来,想象将对象设定为虚无的能力,使其成为美存在的基础。人通过想象,创造出完满的美的世界。想象是连接自由和审美的桥梁,美以自由为基础,审美活动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是一种介入式美学,其思想不单是一种理论,更旨在为人生提供一种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5)
"市民社会"理论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市民社会"在欧洲中世纪时期逐渐兴起,主要是指城邦国家或政治社会。随着资产阶级社会不断发展,"市民社会"理论的内涵在西方社会不断变化和丰富,无论是黑格尔、马克思、葛兰西、哈贝马斯还是其他西方哲学家都对"市民社会"思想有独到见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受到黑格尔的传统经济基础理论启发,葛兰西根据西方社会实践的变化过程和马克思的思想,从上层建筑的角度对"市民社会"做出新诠释。因此,将马克思和葛兰西不同的思想理论进行比较,对当代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席勒美学不仅是对艺术的审美理论,更是对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哲学反应,后者是常被忽视的问题。作为政治哲学,他以审美作为政治自由的前提,批判康德在观念上导致了纯粹实践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并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政治自由理想与实践的矛盾是政治自由目的化。他用和解原则化解康德在观念上的对立,并将美育实践视为实现整体性政治自由的理路。他以感伤原则批判卢梭的自然状态是对政治自由的叛逃,并扬弃政治自由实践中当下与未来的对立,为政治自由赋予历史性维度。在此意义上,席勒政治自由思想构成通向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