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早年接受民主思想,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深受孙中山先生教诲,同时也读了一些马克思列宁的书,思想比较进步,是粤军的后起之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以建同粤军第二师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筹建黄埔军校工作,被委任为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任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参加东征。  相似文献   

2.
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在广东建立建国粤军第二师,张民达任师长,叶剑英任参谋长。 1924年7月,第二师决定成立一个独立营,叶剑英受命离开黄埔军校担负此项扩军重任。如何组成一支有一定革命觉悟的新型武装队伍,叶剑英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摒弃旧军队那种网罗流氓、地痞,强拉  相似文献   

3.
正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支持下,发动了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叶剑英同志热烈响应号召,于1月16号奉命从香港回到了广州,当任了粤军二师的参谋长,投入到东征之战。叶剑英所在的第二师下辖的第三旅和第四旅约8600人,在战争中充任了东征右翼军的开路先锋。作为二师参谋长的叶剑英与师长张民达并肩作战、共同指挥,在此次东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25年3月21日,叶剑英被广州留守大元帅府任命为梅县县长。他在梅县执政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廉政政绩至今仍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5.
叶剑英(1897—1986) 广东梅县人。1917年进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炮科学习,1920年毕业回广东,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4年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1928年赴苏联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7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长征途中,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作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在江西赣州主持召开解放华南的作战会议和华南分局扩大会议,制定解放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和叶剑英,最早于1924年10月间,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相识。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时为孙中山领导的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的叶剑英,在周恩来到黄埔军校之前,已经参加筹办军校并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在办校与教学的过程中,叶剑英通过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直接和间接的交往,特别是从周恩来的实践榜样中,具体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工作作风,十分敬佩。他认识到,国共两党真诚合作,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1927年7月,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叶剑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两位伟人,从本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在长  相似文献   

7.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1920年孙中山创建粤军3个师,陈铭枢被任命为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北伐前夕,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与张发奎的第十二师并肩作战,连克北洋军重镇,被誉为"铁军"。攻克武汉后,第十师被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训练部部长。  相似文献   

8.
<正>王尚荣(1915-2000),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青年干事,红三军司令部参谋、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第五师十五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团长、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9.
郑德厚 《党史博览》2006,(12):22-26
解方,1955年被解方,原名解沛然,曾用名解如川。1908年11月出生。吉林东平(今东丰)人。193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5年起任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参谋,副旅长,师参谋长。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情报部三局局长。1945年任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八旅参谋长,后任吕梁军区参谋长。1948年任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参谋长。1949年任第十二兵团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副军长。1950年任志愿军参谋长。1953年起任军委军训部副部长。1954年任军事学院副教育长。1958年任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1961年任高等军事学院教…  相似文献   

10.
正1936年2月20日,为了打通抗日路线对日本侵略军直接作战,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等率红军抗日先锋军,从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准备开赴抗日前线。3月25日,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军团政委、周士第任军团参谋长的红十五  相似文献   

11.
李小怀 《党史纵横》2012,(11):31-35
震动了四十四军的调整方案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统一整编命令,东北野战军整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原七纵队司令邓华升任十五兵团司令,七纵改编为十五兵团四十四军,方强担任四十四军军长。随后,在南下进军时陆续进行了军、师领导班子调整,原七纵二十一师(后一三二师)师长李化民升为四十四军副军长,原七纵参谋长高体乾调往十五兵团四十八军任参谋长,原七纵主力师十九师(后一三零师)师长徐绍华接替李化民任一三二师师长。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共产党达成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协议,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继而,红军主力部队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八路军(9月中旬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随后,八路军所辖的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3个师,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少数部队留守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此前任中革军委参谋长的萧劲光,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八路军后方总  相似文献   

13.
进军西藏,十八军组建了以王其梅为政委、李觉为司令员的前进指挥所 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决定以冀鲁豫、豫皖苏军区武装为基础整编为二野五兵团十八军,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政委。1949年2月。我的父亲王其梅被任命为十八军党委委员、五十三师政委,并着手部队的整编工作。  相似文献   

14.
肖如平 《党史文苑》2007,(11):37-41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早年参加过孙巾山领导的革命活动。1920年孙中山创建粤军3个师。陈铭枢被任命为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北伐前夕,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与张发奎的第十二师并肩作战.连克北洋军重镇,被誉为“铁军”。攻克武汉后,第十师被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警备司令.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9,(6)
白天白天(1907——1973),原名魏巍,别名浩然,隆回县金潭乡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军83师团长、师参谋长,93军参谋长。“七七”事变后,在河北、山西抗日,1937年赴延安考察,以后又在太原、武汉等地多次会见周恩来和彭德怀同志,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联系。1940年投奔八路军总部。1941年加入共产党,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军委高参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处长、教育处长、补训师副师长、13纵参谋长,61军副军长。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9,(4)
杜屏杜屏(1915—— ),望城县人。1936年入团,同年参加红军并转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统战部训练队队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连长、副营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第一支队2团参谋长,新四军1师2旅参谋长,“抗大”第九分校教育长,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21旅副旅长,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3军67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叶剑英担任过中革军委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对于叶剑英在福建的任职时间问题持有不同意见: (一)任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及东南作战军成立的时间,有这么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18.
儒将叶剑英     
<正>叶剑英(1897~1986)原名叶宜伟,字沧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55年被授元帅军衔。广东梅县人。曾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任职。1927年广州起义中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瑞金卫戍司令员、军委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  相似文献   

19.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指派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任命王柏龄、李济深、沈应时等七人为筹备委员.一天,蒋介石来到筹备处,王柏龄特意引荐粤军第八旅参谋长叶剑英,介绍叶剑英在粤军反粤,收复广州战役中的战绩,蒋介石听了连说:“这个,好,好,难得的参谋人才.”就这样,叶剑英当起了教授部的副主任.正当邓演达、叶剑英等人为筹备军校开课日夜奔忙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20.
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红13军参谋长、代军长,曾参加长征。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