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省会济南,山东省妇联的同志告诉我,荣成县科学育儿工作搞得好,建议我到那里看看。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荣成。我第一次到荣成,是一九七三年的夏季。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当时农村还在吃“大锅饭”,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手里没钱,能够办得起幼儿园的村庄为数不多。就是办了的,设备也很简陋。入园的孩子基本是“一吃、二睡、三坐、四抓土”。多数村庄的孩子则无园可  相似文献   

2.
《论语·卫灵公》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这几句话,是否可以当作如何讲故事的美学原则来理解? 不消说,《论语·雍也》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正如“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也是大家承认为文论的说法。那么,上引《卫灵公》中的几句话,是否可以当作文论来读?查阅了《论语正义》,觉得论者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和我的揣测并不冲突。解释云:“……故大禹善治水,而君子善导人。”所谓善导人,是指“欲其(受导者)自得之也”。我对“欲其自得之”一句很  相似文献   

3.
舒芜 《瞭望》1992,(27)
五十八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云:“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要如初拓《黄庭》,刚到恰好处。孔子曰:‘中庸不可能也。’此境最难。予最爱方扶南《滕王阁》诗云:‘阁外青山阁下江,阁中无主自开窗。春风欲拓滕王帖,蝴蝶入帘飞一双。’叹为绝唱。后见其子某云:‘翁晚年嫌为少作,删去矣。’予大惊,  相似文献   

4.
吃与不吃     
《党政论坛》2011,(22):45-45
在招待卓别林吃烤鸭的宴会上,有人突然郑重其事地说:“卓别林是不吃烤鸭的,因为鸭子这种可爱的小生灵曾使他创造了夏洛尔的艺术形象。”此入说话之后,卓别林发现主人面有难色,便很快风趣地说:“他说的不错,以往我是不吃烤鸭,但我不吃的烤鸭只是美国烤鸭,北京烤鸭却不算在内。”这句话一说,宾主尽欢。  相似文献   

5.
瞭望哨     
《瞭望》1990,(32)
望子成“牛”赞 湖北 胡思勇 乘车回家,遇到过去的一位学生的家长。问及他孩子的工作,没料到这位手握一市人事大权的局长回答说;“在×厂当钳工”。见我表示愕然。他又解释说:“人家有人望子成龙,我这是望子成牛!” 好一个望子成“牛”!虽然与望子成龙只有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认真分辨起来,望子成龙本为具有封建色彩的一句成语。所谓“龙”者,人上之人也。而望子成牛,毫不夸张地说,则有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涵义。“牛”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之形象也。证诸鲁迅先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  相似文献   

6.
前一个时期,通俗歌曲流行得很,音乐界有不少人颇为怏怏,著文言谈中,贬斥之语自然也就溢于言表了。于是乎,跟着就有人提出了反批评,据理力辩起通俗歌曲的种种好处来了。我对音乐之道,一直甚为懵懂,但总觉得音乐界中关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讨论,却是极有普遍意义的。现在,理论界其实也有一个怎样看待“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问题。勾起我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的由头,也许是来自于一位新结识的北京同行说的一件小事。他说,有一个县,在一次干部理论课上,当授课人说到考茨基和恩格斯之问的争论时,他听到下面有两个干部在窃窃私议。某甲搡了搡某乙说:“喂!老考怎么和老恩吵起来  相似文献   

7.
闲话家珍     
韩羽 《瞭望》1990,(Z1)
我终于凑成了两橱书。看来,我这个初中一年级生似乎也有点“知识分子派”了。闲暇时总要凑到书橱跟前,动动这本,摸摸那本,如数家珍。 说是家珍,有点往脸上贴金。“家”字倒不含糊,“珍”字则须作另样解释:珍者,非谓贵重之珍本书,乃珍存珍藏意也。说旬寒酸话,我这橱中非但  相似文献   

8.
“一问三不知”是说被问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全答不上来。但追根溯源,“三不知”最早可不是什么都不知的意思。《左传·衷公二十七年》里,晋臣中行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说山训》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议论:“有鸟将来,张罗而到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若“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寥寥数言,朴素而简洁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成功地做好一件事,起关键作用的往往仅仅是一个环节,但其他环节却绝不可少。譬之于用人,我们常常用好一个人,就能搞好一个企业,办好一个项目,干好一件难事,这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近来读韩非的《说难》,颇受启发。《说难》中有一句话:“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服人的真正难处,在于把握被说者的心理特点,在于我说的话能不能打动被说者的心。从这里,我联想到我们的思想工作。尽管我们的说服对象和韩非所说的说服对象不同,但是,我们要以理服人,也有一个“知心”的问题。我们在做思想工作时,首先察知被说服者的心理,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要做好思想工作,必须注意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写道:在个  相似文献   

11.
黄震  刘涛 《党政论坛》2013,(24):14-15
孔夫子把自己比作夹缝中的人。他在去世前说:“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而丘也殷入也。”意思是:殷人殡于两楹之间的夹缝,而我是殷人,也处在夹缝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年的夏天,中央统战部召集各民主党派座谈,征求对一份中央文件初稿的意见,赵朴老也参加了,分组讨论时我正好坐在他的旁边。因为文件中多处出现“机制”这个词,赵朴老对我说:这是一个新名词,你知道它的英文译名吗?这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以”随口回答:可能是“system”吧,他说:不对,“system”翻译成“体制”还可以(“体制”可以翻译成  相似文献   

13.
萧潇 《瞭望》1992,(22)
从前,有两个猎人看见天上飞来一群大雁,欲张弓搭箭射之。箭未发,一个说射下来烹着才好吃,另一个说还是烤了吃有味,于是他俩各执一端,争论不休。这时来一农夫提出了两全之策:“射下大雁,一半烹,一半烤。”此言一出,猎人的认识统一了,但大雁也早已飞走了。 “猎人争雁”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某酒楼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濒临倒闭,正值“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酒楼经理偶逢良机寻来“柳暗花明又  相似文献   

14.
锁与钥匙     
黄小平 《党政论坛》2012,(16):46-46
一日,锁对钥匙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喜欢的却是你,总是每天把你带在身边。”慧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呆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多辛苦啊!”  相似文献   

15.
白云机场上空,飘着几片雪一样的云。 客机,正从万米高空,徐徐降落。 我们是应中国海关总署之邀而来的。临行时,主方的老宿同志说:“改革的方针,开放的政策,这是中央定下来的大计。这次邀请搞文学创作的同志们到我们几个关上走一走,冷眼看看我们的作风,我们的路子……” 当时,就在座谈的席间,我竟或因职业的习惯,对“关上走走”的那个“关”字,顿生敏感。 “关”字,《说文》上解释是“以木横持门户  相似文献   

16.
曾子易箦     
《礼记·檀弓》里记了这么一段故事:曾子弥留之际,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和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在床边侍候着,一个童子掌灯坐在屋角。童子看到曾子身下的席子,说:“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子春赶紧示意他住口,可是曾子已经听见了,“哦”了一声,意思是问童子说什么。童子就重复了一遍:“这么漂亮的席子,不是大夫的吗?”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氏赠给我的。我自己不能动了,曾元你来帮助我把这席子换下去。”曾元说:“您病重了,不能动,等天亮了,再帮您换吧。”曾子说:“你对我的爱,还不如那个童子。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我能够按照礼数寿终正寝也就行了,还图个什么呢!”曾元扶他起来,换了席子。还没有躺安稳,曾子就故去了。  相似文献   

17.
一名旅行者在印度游览。一天他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主人所饲养的一头大象居然被一根细细的绳子拴在木桩上。他大惑不解,便向主人询问。主人笑着说:“它不会挣断绳子跑掉的。从它很小的时候我就用这根绳子系着它,它那时当然挣不断。虽然现在它已经长得非常大了,铁链也不一定拴得住,但是它对这根绳索已经  相似文献   

18.
李广春 《瞭望》2020,(4):58-58
“中国四大名园”的扬州个园闻名遐迩,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巧夺天工的艺术价值、以假乱真的叠石技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可是200多年前的个园主人怎么也想不到,他自鸣得意“以竹胜”的个园,真正让人脑洞大开、兴趣盎然的竟是“四季假山”。个园不大,但很精巧。主人用笋石、太湖石、黄石、宣石,借助天然地势,营造出春夏秋冬人间四季景色。大凡外地来过个园的,都对其赞不绝口,本地人也都以此为荣。  相似文献   

19.
文采风流的千年古城——金陵,孕育着多少诗人画家。明末清初,生长或长期居住在南京的龚贤、樊圻、高岑、邹哲等八位著名画家,世称“金陵八家”。而当今中国画坛,也有一个“金陵画派”,著名画家魏紫熙便是其中一员健将。 象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魏紫熙也有一段坎坷经历。可是提起这些往事,他却风趣地对我说:“我被关进牛棚,还算不得真正的‘牛鬼蛇神’。因为没给我挂黑牌子。”而今,否极泰来,万象更新,人称魏老有“三喜”。哪“三喜”呢?一是古稀之年光荣入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听说过一个故事:鼻子和眼镜吵起架来。鼻子说:“你一直架在我的背上,倒挺舒服的,可凭什么我一定要驮着你!”眼镜回答说:“好兄弟,为了主人,我们只能这么相处了。累了你,我也不好受呀。”鼻子嚎叫着“不!不!”,用力一拱,眼镜摔碎在地上。失去了眼镜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