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06,(10):4-7
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规范各级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方面,作了许多制度性的创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监督法全面和系统地规范了各级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之间的宪法关系,这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监督法》创设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制度。《监督法》建立了委托执法检查制度。《监督法》确立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撤销下级人大常委会及同级政府的决议、决定和命令的立法监督制度。《监督法》建立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违法审查机制。《监督法》建立了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公开制度。 总的来说,此次监督法,抓住了我国监督制度的核心环节,针对我国目前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监督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监督形式,进一步完善了监督程序,理顺了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的宪法关系,对于健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地方人大常委会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坚持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3.
于6月1日施行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实施办法”)为人大监督提供了一部标准化“操作规范”。6月11日的《四川日报》发文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无疑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一、认真组织系列学习活动,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监督法上来。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依法行使职权、集体监督、有序监督的原则,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至此,经过20年的千呼万唤监督法终于闪亮登场。今年1月1日起监督法开始施行,这必将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确保监督法得到正确贯彻实施?各级人大常委会如何更好地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本期“实践一得”刊发的3位人大工作者的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希望能由此引发广大读者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军 《江淮法治》2010,(21):50-52
监督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柱,监督权同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共同构成了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结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正式施行后,各地人大在监督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尤其在进行司法监督方面出现一些争议。对此,本文以监督法为据,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加强人大司法监督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监督法》作为专门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律,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监督法》实施以来,唐山市丰南区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颁布,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换届以来,我们从人大监督工作实际出发.在提高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质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贯彻实施监督法.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作为人大工作者,我们对这部里程碑式的重要法律充满了深切的期待。笔者认为,监督法的实施将会使人大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将有利于提高人大常委会的实际地位,有利于“一府两院”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从而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如何切实履行好这一职权,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亟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意义和作用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11.
监督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监督法的公布施行,标志着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学习好、理解好、实施好监督法,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促进监督法的学习宣传,搞好规范和过渡工作,推进监督法的全面正确贯彻实施,本刊从本期起在“特稿”专栏集中进行宣传,交流人大机关干部的学习体会,报道各地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公开原则。充分认识人大监督向社会公开的重要性,依法做好人大行使监督权向社会公开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亟需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据《人民日报》北京8月27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努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吴邦国指出,监督法是在认真总结实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规定“一府两院”由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是,《监督法》的出台,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各地人大常委会应以《监督法》为依据,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人大司法监督工作新思路、新方式,把个案监督和信访工作转化为类案办理,把评议司法机关转变为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前置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们国家生活的各种监督中,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政府、法院、检…  相似文献   

16.
备受关注的《监督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将于2007年元月1日开始施行。这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监督法》从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开始酝酿.2002年8月九届人大二十九次常委会初次审议.2004年8月十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再次审议.2006年8月27日十届人大二十三次常委会通过。  相似文献   

17.
8月23日,是一个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值得记载的特殊日子。这一天,经过17年的调研、论证、起草,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盼望已久、高度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这标志着我国人大监督立法迈出了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8.
8月27日,备受世人关注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监督法》是一部政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强的法律,是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这部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重要法律,对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规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用权,预防和惩治腐败,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公共权力正确行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然而,谁来监督制约它?监督的重点是什么?都是公众想迫切了解的。因此,本文着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简称监督法)的角度,论述人大应如何加强对检察机关实施监督问责。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监督法》是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有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察机关监督权的设置,对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