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不平衡性逐渐在加重,大学生的奉献观也在不同程度地产生偏离。这对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和发扬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从大学生奉献精神产生偏离的原因入手,并对如何更好地加强大学生奉献精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青年政治生活的三大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青年政治生命的苏醒 70年前,一代青年领袖李大钊曾气势豪迈地号召青年们:“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创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段话曾唤醒了无数青年的政治生命,它鲜明地呈现出五四青年的进取精神和开拓者风貌,是我们每个重温历史的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湘籍"奉献中国"人物生平事迹综合分析,以及将17位湘籍"奉献中国"人物与其他76位非湘籍个体"奉献中国"人物比较分析,认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是湘籍"奉献中国"人物精神品质的超然境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是湘籍"奉献中国"人物精神品质的崇高风范;百折不挠的求是精神是湘籍"奉献中国"人物精神品质的价值归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征程中,必须继承和发扬湘籍"奉献中国"人物的精神品质,将其化作报国之志、效国之力、强国之策。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走向中国,中国正走向世界。对外开放,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立足祖国,面向世界,渴求正确认识西方社会,了解世界各国社会和青年的思想、文化、教育与生活。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北京市高校国际青年信息中心胡佩诚编辑的《当代世界青年》一书即将由新时代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研究室等单位的研究和关心青年问题的专家们组成。他们  相似文献   

5.
刘新成 《民主》2011,(3):3-3
2011年1月9日,敬爱的雷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参与创建的中国民主促进会,离开了她为之奔波奉献了一生的祖国,离开了她深深爱着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六项重要要求,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贪污、受贿历来是与有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相伴而生的腐败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本世纪90年代以来,由此构成的腐败,给各国带来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反贪、防贪作为提高公职人员的重大举措,总是受到历代政治家们的重视.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而论,中国古代的惩贪制度、监察制度、考核制度、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以同四大发明相媲美.  相似文献   

8.
戴者春 《党政论坛》2013,(15):64-64
奉献,一般是指不求报偿地付出。所以,我们把为别人、为集体、为社会做了有益的事情,却不求回报、不图名利的精神,称之为奉献精神。如果一个人,只是做了他份内该做的事儿,完成了他本该完成的工作,这能不能算具有奉献精神呢?笔者以为这只能叫做忠于职守,如果他做得很出色,也只能称得上具有“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为新时代青年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学习宣传王继才,就要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爱国奉献,需要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面对恶劣环境,面对人们不解,面对金钱诱惑,面对亲情牵挂,是什么让  相似文献   

10.
李静  孙太平  甄媛 《各界》2008,(6):90-9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了摸清卫生行业青年职工思想的现状,笔者以延安市三级医院为对象,对青工的思想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  相似文献   

11.
使用民族志研究方法,以多名中美大学生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叙述为材料,结合历史、理论和现实对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比较。通过对中国自信与美国自信的差异,个人梦、国家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以及世界青年价值共性三个问题的分析,认为青年不仅是民族的脊梁,也是世界的未来。要树立世界历史的眼光,为实现全人类幸福的世界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力推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爱国情怀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祖国的未来,高校更应该积极地引导其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初创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冶勘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冶金部地质会战指挥部,是以地质勘查及其延伸产业为主业的国家地质勘查队伍。成立30年来,地勘院人发扬矢志不移的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作出了贡献。他们先后发现和勘查矿种10多种;找到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10)
近代以来,青年就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是爱国担当的生力军,每一代青年担当责任的样子,都成就了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和未来。在这场武汉"抗疫之战"中,当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他们是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能堪当大任的一代。同时,真正大国强国的新时代青年的关注点和着眼点,应该从自我,从家至国,走向全世界、全人类。因此也吹响了新时代号角,呼吁青年要站在新时代起跑线上,紧随党的旗帜、在危难中不懈奋斗、勤学笃行中去历练,将经过战"疫"淬炼所带来的成长变为常态,用奉献与责任展现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担当,在保卫中国、世界的舞台上为中国和世界的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以青年为主体的义务奉献活动,是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是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的重要途径。这项活动扬起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以“志愿参与,爱心服务”为主题,在广大青年中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要使青年志愿者行动更加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以我在厂团委从事这项工作的体会,以为要三忌:一忌“一阵风”,要持续开展。个别团组织或志愿者没有认识到志愿者行动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公益性,组织活动是“轰轰烈烈3月5日、冷冷清清3月6日”,造成“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这是把志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2)
大庆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是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庆石油工人在国家比较落后的时候、在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责任,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扭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大庆精神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重视研究台湾青年的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台湾陈水扁“胜选”透视岛内青年学生统独意识 ,着重分析了台湾青年学生目前的政治走向 ,指出教育是影响台湾青年学生政治走向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 ,研究并把握台湾青年学生的心态民意 ,有的放矢地增强他们的祖国情、民族心 ,凝聚其对祖国的向心力 ,这对有限期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 1月 1 8日 中国·北京·国际饭店世界青年现状及联合国青年政策与纲领1 我想首先就“世界青年现状” ,尤其是在 2 1世纪优先考虑的青年问题方面发表一些看法 ,然后再为联合国大会为改善世界青年现状而颁布的“联合国青年政策与纲领”提供一些例子。Ⅰ 世界青年现状2 1 985年联合国大会为实施世界青年年首次给青年下了定义。联合国支持青年领域中为后续计划及合适的措施而作出的指导方针 ,并为了统计的目的 ,将 1 5岁至 2 4岁之间的人定义为青年。这一定义并不影响其成员国的其他定义 (A/ 4 0 / 2 56 ,第 1 9段 )。联合国大会…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青年偶集群体及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偶集群体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地涌现出来了。青年偶集群行为问题愈来愈严重地困扰着整个社会,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青年偶集群体的定义青年群体是社会群体中的一种。以群体的规范程度为标准,它可以分为三种:青年正式群体、青年非正式群体和青年偶集群体。这三种群体既有区别,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所谓青年偶集群休是指由于某一“重大”事件或者社会问题,激发了青年的“兴趣”,在他们心中产生了特殊反应,因而自动地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松散的、暂时的青年群  相似文献   

20.
青年社会学     
青年成为社会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现代社会,一方面,青年的生理成熟期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大大提前;另一方面,青年的心理成熟期和社会化过程却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大大后移.这样,青年与社会的矛盾就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而产生、发展了.青年社会学就是从社会整体出发,探讨青年的社会化过程、青年的各种社会行为规律以及青年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达到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青年社会学是一门起步较早、目前仍在探索中的年轻学科.本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指出,青少年的语言、行为和意识形态最灵敏地反映社会的影响.一般认为,美国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