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依据踏痕推导年龄的方法;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出一个简单明了的推导公式:又取19-32岁之间11个年龄人的踏痕作实验测试,最后作数据处理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残缺足迹检验问题是刑侦实战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从赤足底花纹的分布规律及蹬、踏、压痕等步态特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入手,首先研究如何确定残缺足迹的留痕部位,然后进一步根据残缺足迹进行年龄分析,为有效利用残缺足迹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和作案方法日趋智能化、复杂化,现场其他可利用痕迹越来越少,但是现场足迹的遗留却是作案人难以避免的。因此,足迹检验技术的作用也愈显突出。在足迹检验鉴定过程中,常常碰到犯罪人的足迹与样本足迹个别特征相符合,但其蹬痕、踏痕等部分种类特征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合理地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本质的还是不同的行走速度造成非本质的差异,本文从实际出发,测量统计了不同人在不同行走速度(静立、走动、跑动、跳动)时平面穿鞋足迹样本的蹬痕直径、跟压半径和踏痕半径,以及踏痕、蹬痕、跟压等步态和步幅特征之间的搭配。根据具体实例的数据并配合直观图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讨论分析;并对各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依据痕迹学的理论基础,若把血液看作造痕体,则血迹形态便是造痕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在不同承痕体上的形态反映.解释血迹形态的根本属性,将血迹形态分析归纳为力的分析,可为血迹形态分析走向规范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场足迹分析在人身身高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线索。探索了赤足足迹多种测量指标分析同质人群身高相关性,使用多元分析思想建立了与同质人群身高之间的回归方程。实验对象选取相同地区、身高、年龄、性别等自然情况相近的60份赤足足迹样本,分别测量左右足的五个足趾前缘到过跟后缘凸点垂直于足迹中心线的切线的距离、前掌的宽度,利用SPSS 19.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赤足足迹五个足趾前缘分别到跟后缘切线的垂直长度、前掌宽度与身高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笔痕特征用于文件检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产生许多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发展趋势。在对笔痕检验尚存在的三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签字笔笔痕特征种类,探讨了其稳定性和特定性的具体表现,以及运用签字笔笔痕特征鉴别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Footscan的足底力学特征与行走速度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年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不同速度状态下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和足底各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值进行分析,说明行走速度变化下的青年男性步态特征仍能保持其特异性和稳定性。分析不同速度状态的足底压力-时间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多项式非线性拟合,得到不同速度足底各区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的N次多项式及R平方值;分析不同速度状态足底各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合理排除无效数据,求足底九个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通过分析足底压力-时间曲线走势及多项式(参考R平方值)以及足底九个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数据,研究得出青年人以不同速度行走,足底压力变化仍具有稳定性并保持其自身的特异性,在足迹检验实践过程中分析主体特征和伴生特征时,更能反映个体步法特征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在足迹分析的过程中,导致分析所得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足迹提取过程中造成的误差;分析缺乏客观标准造成的误差;个体差异性造成的误差;承痕体性质不同造成的误差;作用力不同造成的误差以及作案人心理因素造成的误差。为了减小足迹分析出现误差所造成的危害,应该加强足迹分析基础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研究,以便在今后的足迹分析工作中可以有效避免类似误差的出现,使足迹分析工作趋于精准,为侦查破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确推算旅游鞋鞋号,是进行旅游鞋检的重要一环。正确剖析其鞋印长与原鞋底长的关系以及两者差值之变化成因,则是正确推算旅游鞋鞋号大小的关键。影响鞋印长与原鞋底长差值变化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旅游鞋制作工艺、制作材料的不同,穿用人行走习惯动作的可变性以及地面等承受客体属性的多样性等等。要正确推算鞋号,就应善于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挤踏事件原因分析与预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群体性挤踏事件是指在人员密集场所中,因现场秩序失去控制,发生拥挤、混乱,导致大量人员被挤伤、窒息或踩踏致死的事故。人群密度大,产生群集现象是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恐慌心理的出现和扩散是造成大量死亡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公共场所硬件设施不合理是造成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客观原因;管理方面的原因是公共活动应急准备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公众安全素质有待提高。群体性挤踏事件的预防:开展对公众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文化;改进场所硬件设计,避免群集现象出现;在大型活动前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组织训练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科学反应的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不同身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200份赤足外虚缘长样本,利用回归方程方法对其与足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赤足外虚缘长与足长存在线性关系,并计算出线性方程,为利用足迹分析人的身高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的是利用现场手印、足迹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大量抽样调查,逐一测量其手印、足迹各部位长度,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掌握了手印、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改进了手印长度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用手印、足迹推断身高测算尺.  相似文献   

15.
《洛阳名园记》与唐宋园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多从园记散文角度鉴赏,本文则从园史及唐宋洛阳园林变迁角度进行考述,指出《名园记》开专题园录之先河;《名园记》有证史补史之功用;其所述内容篇幅简短,但首尾始末,皆可独立,近似缩微园史;其研究方法为勘踏记实,近似科学考察报告;其写作宗旨是为了求真实供鉴戒。本文侧重就《名园记》与《河南志》及《唐两京城坊考》中相关园林史料进行比较,指出其独到的史料学与史源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足迹所反映的压力是足迹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足迹分析和足迹鉴定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影响足迹鉴定结论的正确性。我们用国内最先进的压力自动测试系统,对受试者在常态行走进行测试,经计算机数据处理,研究其足迹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以此论证以往足迹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使之理论逐步系统化,为今后的足迹分析提供科学根据,为足迹鉴定定量化检验创造条件。 本文论述了步态测试理论基础,测试系统简介,测试方法和统计处理结果以及侦破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足迹静电提取装置以解决现有足迹静电吸附器不能满足较大现场成趟足迹的提取需要,以及降低个体人为因素对现场勘查中现场足迹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按动遥控开关,为整个镀膜面充电,在同性电荷相斥力的推动下,静电吸附膜会自动向前展开,平整地覆盖在足迹表面;然后断电,再充电,经过多次断电充电后,可以看到静电吸附膜紧紧地吸附在地面上。结果卷轴式便携成趟足迹静电吸附提取仪可以提取现场遗留的灰尘足迹。结论解决了静电吸附膜长度制造瓶颈的问题,可以高效率地对大范围现场地面可疑成趟足迹进行静电吸附提取,提高了现场勘查人员及装备的机动能力;降低了个体人为因素对现场勘查中现场足迹提取效果的影响;可以反复操作。  相似文献   

18.
鞋在穿用过程中会在鞋边埂上形成细小龟裂纹,由于其存在的细微性与反映的限制性使之成为我们在平时分析鉴定中易于忽视的穿用特征。然而龟裂纹在足迹分析鉴定中不仅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利用价值,还具有在特定条件下的非常规性利用价值,即龟裂纹反映在现场足迹边缘的线条痕迹具备线痕同一认定的条件,可以进行鞋的同一认定。这种擦划线条的比对,给蹬、蹭足迹的同一认定提供了条件。通过典型案例具体解析了这类特征的非常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恒锐痕检/文检图像处理系统是一种专门针对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设计研发的新型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它在综合了原有通用图像处理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又为文字检验工作专门设计了"文件工具"和"灰度走势"功能,以其与长度和角度测量相结合,为笔迹鉴定提供认定依据。文章利用该软件对笔迹进行"口"字折的角度及"辶"偏旁的长度测量,研究了应用恒锐痕检/文检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笔迹特征的几种方法,为客观分析笔迹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足迹身高分析在公安实践中的利用率,我们对300名18~25岁年龄段人群的穿鞋足迹的油墨样本进行翻拍,将所得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后,利用图像灰度质心算法计算出拇指区、跖区、跟区压痕区域灰度质心点,并自动计算出各质点间的欧式距离(自变量X1、X2、X3),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低龄人群的身高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此身高分析方法可行性的同时,也对各因素对身高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利用足迹进行身高分析的自动化及定量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