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物质储备没有充足必要的物质储备,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只能是一句空话,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势必给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液化石油气槽车在运输途中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是当前消防应急救援处置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消防队伍实际处置的事故案例,将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分为下列四种情形:(1)液化石油气槽车发生交通事故,但并未发生泄漏、着火;(2)着火燃烧,但未发生泄漏;(3)发生泄漏,但未着火燃烧;(4)发生泄漏并燃烧,并针对四种不同情形的液化气槽车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处置方案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消防队伍处置该类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企业管道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以管道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涵盖管道事故的检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救援、风险评价等各环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事故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对事故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评估,形成管道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库,形成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可靠预防、全方位监测监控、快速响应、准确预测与快速预警,高效处置的运行机制与能力,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对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当前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现状和企业应急能力进行了研究。结合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总结提出并详细阐述了以人员素质和体系完善为核心,包括企业应急人员的培训管理,完善企业微型消防站建设,加强与消防队的协同合作,形成一体化的救援机制,提高事故处置能力和处置效果等主要措施的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与救援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事故应急处置中,危机信息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危机信息管理的沟通作用、警示教育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是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应急处置工作的成败。危机信息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事故负面社会影响的扩大,进而增加事故善后和恢复的难度。危机信息管理包括前期准备、现场管理、控制传言等方面的内容。前期准备即通过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和危机信息咨询机构为危机信息管理做好准备;现场管理包括现场出入口控制、设立新闻联络点、建立危机信息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内容,是危机信息管理的重点所在;控制传言则是通过降低事件的模糊性,从源头上防止谣言和传言的产生。当前我国危机信息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危机信息管理的观念保守、政府没有成为危机信息管理的主要角色和缺乏有力的危机信息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酸性腐蚀品在化学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其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事故时常发生.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科学、合理地处置这类泄漏事故,降低环境污染已成为消防部队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消防部队处置酸性腐蚀品槽车泄漏的实例,阐述了这类事故特点和危害,并重点论述了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和处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指导消防部队日常有针对性地开展此类药品的泄漏处置训练,促进消防部队更安全高效地完成此类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过程中,侦检对防护等级的确定以及警戒、洗消环节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侦检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成败.本文从侦检装备、人员和行动规程等方面分析了消防部队在化学灾害事故侦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对提高消防部队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事故调查和重建方法无法完全满足事故调查实际需求的问题,基于汽车事件数据记录器数据丰富、精度高等特点,综述了EDR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梳理了EDR的典型数据项、EDR数据的作用和EDR数据获取方式。通过3个实际案例分别研究了EDR在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事发前驾驶人应急处置行为、多车碰撞顺序确定等事故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事故调查方法相比,EDR能够拓展事故重建的时间尺度,获取驾驶人采取的应急措施,确定多次碰撞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于准确判定车辆是否超速、确定事故致因、研究事故中驾驶人的应急操纵行为和还原复杂事故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石油化工火灾事故的特点和应急处置规律,对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中国消防年鉴》数据,选取了30起典型石油化工火灾事故案例,抽取案例中的火灾发生地属性、时间属性、环境属性、事故自身属性、人为属性等5类变量11个要素进行编码;其次采用了聚类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起火灾事故可分为4类,有6个变量对聚类结果影响较大,不同类别事故特征差异较大;调派车数和调派人数与风速、流淌火、战斗时长3个属性变量存在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就预防和处置石油化工火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大量建设与普及,和谐号动车组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运行,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的高速列车交通事故.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主要高速列车事故,分析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该事故的特点,同时归纳总结了此类事故应急救援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各类问题,具体提出了消防部队应对高速列车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的处置对策和方法,能指导消防部队在平日里有针对性的开展此类事故救援训练,促进消防部队更高效、更科学地完成此类任务.  相似文献   

11.
1.2011年1月27日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4号公布2.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减轻、消除船舶污染事故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  相似文献   

12.
《刑警与科技》2010,(Z1):135-135
<正>【本刊讯】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获悉,为确保社会安全,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今后内蒙古将大规模建设视频监控报警网络。  相似文献   

13.
程少良  杨鑫 《政府法制》2012,(11):59-59
2月22日,山西省临猗县崇相西初中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为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切实抓好特种设备监管,侯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校园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的时期,城市公共安全已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我国政府应急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以我国政府应急系统的边界条件为视角,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通过构建基于隐患监管的区级政府应急系统、建设更新及时的信息库及运行机制、隐患事件闭环处置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预防和应急科技水平,提高城市防范和抗御公共安全事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宋识径 《政府法制》2013,(22):19-19
6月2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特种设备安全法.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透露,6月21日发生在江苏和上海的两起事故,让即将提交审议表决的草案再次修改. 立法者称看到事故很痛心 该法规定的特种设备包括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等8类设备.阚珂称,这些设备具有高速、高空、高温、高压的特点,具有一定危险性. 6月21日,江苏、上海在同一天发生两起与特种设备相关的事故.  相似文献   

16.
乔德清 《政府法制》2011,(22):36-36
为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安全意识及源头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6月23日,山西省屯留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牵头组织道路旅客运输事故应急演练,屯留县副县长牛浩刚、交通运输局局长王虎斌观看了整个演练。  相似文献   

17.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高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事先制定的科学的计划和方案,是应急处置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预案模型库和应急预案库的思想,预案模型库中存放XML格式的预案模型,应急预案库中存放标注后的XML格式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数据库只是最底层的预案库,并不涉及具体的知识表示方法,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引入本体、语义化等其他方法,方便推理。本文给出了应急预案库的构建流程,同时给出了应急预案系统的一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制定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提高监狱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监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制定需遵循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原则;预防为主,疏导教育原则;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原则;统一指挥,整体作战原则;因事施策,区别对待原则等。基本方法包括:组织领导与指挥、任务分工、通讯联络、应急措施、纪律作风等。  相似文献   

19.
郑东风 《中国监察》2009,(23):49-50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或社会安全事件。从四川省近年来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1.国务院常务会原则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这次修订着重对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