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西安事变61周年.提起西安事变,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杨虎城将军.杨将军是国民党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首先提出抗日的.1936年,他与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周总理誉为“千古功臣”,被江总书记赞为“民族英雄”.然而,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的结局如何,了解的人并不多.1983年11月,在杨将军诞辰90周年纪念会上,叶剑英元帅指出:“杨虎城将军终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伟大业绩永垂史册.”“敌人关押折磨杨虎城,最后毁尸灭迹,这是很残酷的,要向青年们介绍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2.
张培林 《党史文汇》2003,(10):16-19
"西北山高又水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这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述怀诗,表达了将军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壮怀.  相似文献   

3.
杨虎城将军早年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南征北战,屡建战功,颇受人敬重。杨虎城的夫人病故后,军政部政治处长魏野畴、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南汉宸敬重杨将军,私下做通了杨将军的参议长匡厚生的工作,让他把思想进步的谢葆贞介绍给杨虎城。谢葆贞比杨虎城小20岁,北伐战争肘国民革命军在西安招收了一批女兵成立文艺宣传队,勇敢聪明的谢葆贞出入枪林弹雨,慰问演出时十分引入注目。杨虎城将军是她心目中景仰已久的“英雄”。1927年腊月三十,在太和县县政府的司令部里,由匡厚生主持,杨虎城与谢葆贞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此他们俩人的命运就紧紧连在了一起。当杨虎城问  相似文献   

4.
李伶 《党史博览》2004,(12):21-25
陕西长安县(今长安区)杨虎城烈士陵园里,有座1993年落成的新坟,那墓碑上写着“陕西省政协委员张蕙兰之墓”。许多人感到奇怪:这位政协委员为何埋在杨虎城将军的一侧?她和杨虎城生前是什么关系?笔者曾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了33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杨虎城的密使》,对杨家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后,又对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儿媳陈因、女儿杨拯英等先后进行了多次采访,并在2003年11月26日由杨虎城纪念馆召开的纪念杨虎城将军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见到了一批杨虎城的家书和历史照片,进而参阅了杨虎城之侄杨拯湘撰写的《回忆杨虎城将军的夫人张…  相似文献   

5.
在杨成武将军逝世一周年之际,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一名秘书,我十分怀念和敬重这位革命老前辈。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杨成武将军虽然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杨成武将军为党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光辉的一生,始终激励和鼓舞着我要像革命前辈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杨成武将军留下的许多著作,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近,我怀着对首长十分敬重的心情,重读了他的回忆录《忆长征》,…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的发起人之一杨虎城将军于1949年9月6日午夜12时半,惨遭蒋介石杀害于重庆松林坡,同时被杀害的还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老一辈革命新闻工作者宋绮云。他从1930年起,即奉党的特派在杨虎城部做新闻宣传工作。他主办七年的《西北文化日报》是“三位一体”(指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喉舌,对西安事变的促成及和平解决起到了宣传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代公关大师。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公关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公关艺术。1936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虽然事变的发动者、组织者是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张学良将军。但是,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在西安期间,上下沟通,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功不可没。他的精湛的公关艺术,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炳峰 《世纪桥》2006,(4):53-55
在我国1360名开国少将的序列中,有一名越南人。他,就是早在1948年即被越南人民军授予少将军衔的洪水将军。洪水(1908-1956)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外籍将军”,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集中、越两国将军军衔于一体的“两国将军”。他17岁时从河内来华参加中国革命,48岁因病去世。在他31年的革命生涯中,有25年是在中国度过的。洪水与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1949年9月6日,杨虎城等被秘密杀害于“戴公馆”。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解政军立即组织人员清理大屠杀现场,收敛烈士遗体,但不见杨虎城和李绮云的尸体,杨虎城将军的下落成了一个谜。 一天,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走进公安部二科刘祥纶科长办公室反映:杨虎城将军在“戴公馆”被杀后,掩埋在“戴公馆”左侧的花坛内。  相似文献   

10.
秦力 《党风与廉政》2002,(11):44-44
杨虎城将军从小由乳母带大,他与乳母的儿子刘顺和一块长大,情同手足。还在他当师长时刘顺和是九团副官主任。杨虎城所率的暂编21师所规定的纪律中有一条:严禁嗜吸鸦片。刘顺和平时嗜吸鸦片,他觉得自己与虎城兄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根本不把这条禁令放在眼里。192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杨虎城巡视部队忽然闻到一股大烟味,于是便大声追问:“谁抽大烟?”刘顺和看到杨兄严峻的目光,低下了头。杨虎城从他的表情中猜出是他在抽大烟,气愤地说:“部队禁止吸鸦片,你却明知故犯带头吸食,又怎么去教育士兵?”当即命令将刘顺和逮捕。…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联手抗战局面的开端。 为了抗日,为了民族,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置诸生死利害于度外,毅然决然地向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兵谏”。 张、杨两将军,有大功于中华民族,有大功于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记下这辉煌的一笔。 然而,变起的当时,国民党人、共产党人,包括张、杨两将军在内,都难以料想到事变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杨虎城和妻子谢葆真共育有一男五女,杨拯汉是老四。目前在世的杨家后人中还有不久前离退休的杨拯美和杨拯英。69岁的她叙说当年,依然滔滔不绝……姐妹4人对家世保持沉默 “西安事变”前后,母亲先后生下了我和妹妹拯陆,此后不久,父母亲带着我的哥哥拯中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后,他们从国外回来立刻就被蒋介石监禁,直至1949年被害。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爱国将军杨虎城,因与张学良联手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抗日而被周恩来同志誉为"千古功臣".他毕生与中国共产党坦诚相交,堪称为中共的真挚朋友.在杨虎城37年的军事、政治生涯中,始终有一批共产党员在他的左右,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曾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汉宸就是其中之一.在两人的长期交往过程中,每逢危难之际,杨虎城总是挺身而出,竭力保护南汉宸.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成为杨虎城将军与共产党友好合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将帅中,有许多人是少年时便离家,投身革命的。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他们也常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但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他们戎马倥偬几十年,直到全国解放后,才得以返乡探亲。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文年生就是这样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将军。1907年2月28日,文年生出生于巴陵县石潭乡一都(今岳阳县新墙镇文家屋场)。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华容时,19岁的文年生毅然参军,随军一路转战各地。1930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他脱离湘军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此后,他参加了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步成长为军队指挥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迫使杨虎城“辞职”、出国“考察军事”。杨虎城将军是1937年6月29日离国赴欧美各国考察的。“七·七”事变爆发后,杨将军矢志报国,坚决向蒋介石请缨抗战,并于1937年11月底回国,旋即被军统特务拘禁。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为反对蒋介石对日寇侵略的不抵抗政策,在西安实行“兵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与此同时,驻西北古城兰州的东北军于学忠部响应张、杨两将军的爱国义举,发动了“兰州事变”。这次事变的实际指挥者,就是后来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将军。 解方,原名解沛然,1908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东丰县。他从小离家,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市)第三高等中学,与张学良之弟张学铭是同学。他最初是想学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更加激起我们对张学良将军的思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在59年前,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这一爱国主义壮举,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历史的转折意义,他堪称为千古功臣。事实表明:张将军已经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束缚和影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是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从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以来,张学良在政治上一直追随蒋介石。从中原大战,率东北…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我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我国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2006年12月12日,是事变爆发70周年纪念日。回首往事,提起“西安事变”,绝大多数人会提及张、杨两位将军,人们则不知在这一事件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所起的鲜为人知的重要作用。他就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为他的事迹题词、题字的早年追随孙中山的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左派代表人物之一、山西新军总指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9.
肖舟 《党史纵横》2006,(11):12-17
1936年12月12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日子。历史上的这一天,在古城西安,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为了民族大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兵谏”,在临潼骊山活捉蒋介石,并将其送回西安市杨虎城办公所在的新城大楼看管起来,逼蒋抗日,历史上“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分水岭”,它从此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抗战的胜利“,西安事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到200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70年后,在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张庄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当年负责看守蒋介石的杨虎城卫士队副班长——耄耋老人王志屏回忆起当年的一幕,讲述“了西安事变”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他的出现让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再次鲜活如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原国民党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东北军的少帅张学良将军,在中国的现代史上是位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他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更是震古烁今,改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张少帅曾同中共领导人多有接触,但他同周恩来的友情更为绵长,使周总理对张学良的思念达4O年之久,曾三次为其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