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构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抓住民生问题这个关节点。  相似文献   

2.
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在纪念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75周年和他诞辰111周年之际,重读方志敏烈士文集《可爱的中国》,由衷地敬佩他的高尚品格,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这必将激励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与国民品格具有互动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宪政体制下的国民品格是“公民”品格,它在宪政体制的建设中形成,并对宪政目标宗旨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宪政体制建设是中国政治和法律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宪政体制建设离不开公民品格的培育,而这种培育应该而且必须通过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云南精神既是对云南人存在方式的自觉和反映,也是对云南人存在方式的反思和超越。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更应当被理解为云南人对自己的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批判性自省。体会以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我们有理由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它的确是世代云南人生存方式和生活样态在总体上的真实写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有一种危机感和愧疚感,因为具体到个体的人来说,我们离这样的精神其实还差得很远。因此,从反思和超越现实存在状态的意义上看待和理解云南精神,有利于我们自觉到精神和存在的差距,本质和现象的区别。这也是我们树立和培育云南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人是文化的存在。作为文化的要素,品格不仅是个体人的文化素养,也是民族的文化素养。深刻把握品格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品格的外延来看,可将其划分为八种:学习与批判的品格;积极与勤奋的品格;善交往与善合作的品格;尊重与责任的品格;自律与自勉的品格;自信与自强的品格;向善与奉献的品格;崇高与唯美的品格。精英品格的人文表征包括:求真的技能品格(含经验品格、科学品格、哲学品格),向善的道德品格和审美的精神品格。当前,部分文化产业精英在社会生存压力和浮躁气氛的裹挟下,将利益的理想渗透到文化理想中,并模糊了文化理想,而丧失了理想的文化,其文化品格陷入了自我迷失,心态浮躁以及单向度中。重构精英文化品格必须要求文化精英趋向尊重包容的道德品格,对世界观的自我改造,对文化审美标准的自我校正,以及具有文化批判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法宝,其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历史性、实践性、创新性、价值性等四个方面的品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祖宗孙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领军人物的品格视为衡量领导的重要条件——智、信、仁、勇、严:智者不惑,无信不立,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以律己。德蕾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管理着上亿美元善款资产,而她全部家当就是一部电话和三套衣服。她的一生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  相似文献   

8.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和作风,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内涵,在我国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艰苦奋斗应成为我们的创业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品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美军军事战略的调整和作战样式的变化,美军对其领导品格培养愈发重视,培养对象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并形成了高度注重个性因素的培养认知和自由放任的培养方式。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其理论假设的前提就存在着重大缺陷。总的来说,美军的该项工作是存在着争议和并不成功的,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品格证据在我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原因之一是对品格证据的含义有误解。品格证据的“品格”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声誉、行为倾向、以前发生的特定事件。品格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广泛,同时,我国的刑事立法也为它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给品格证据以合法地位,在未成年人案件、某些特定类型的犯罪案件中,以及特定的刑罚措施中,应当采用品格证据。  相似文献   

11.
对品格证据进行释义与法理分析,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被告人品格证据的使用的演进历程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就美国关于被告人品格证据的立法与使用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以美国为借鉴,初步提出我国关于被告品格证据使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张澜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者,他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他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爱国、民主,特别是国民参政会期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思想主张和品格。  相似文献   

13.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精辟概括和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4.
透过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那系统而完整的体系,我们领悟到蕴涵于其中的许多优秀精神品格.它们主要有:伟大的求新精神、非凡的政治胆略、科学的历史洞见等.这些精神品格,对于铸造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新辉煌,有着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究竟是科学还是空想这一由来已久的争辩,从三个层面上展开论析,旨在说明科学理论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首先,马克思从宏观上解决了近代人类历史大趋势中一系列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次,把自己的理论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是马克思学说的绝对要求,他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他对社会未来发展问题的态度,从来是十分谨慎、严肃的。再次,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探索具有预测性、典型性、抽象性的特征,它既不是虚幻的空想,也不是现成的教条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素质的高低,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企业经营者的家长作风及经营经验、习惯等。其中的面子文化影响企业的科学管理,模糊管理又导致管理的责任不明。经营者要通过不断学习,尽快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有效地保证企业执行力,使企业在激肌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政之地。  相似文献   

18.
李公朴生前记过四阶段的日记。存录了他的真实思想情感。通过系统掌握其日记内容,本文梳理出李公朴关于抗战时期尤需发动教育民众。弱国抗战要发动全民作“面的抵抗”,澄清吏治、改革政治与开放民众的关联等民主思想;透显了李公朴为民族争人格存正气,力争到底的斗争意志,以及身体力行的大勇精神等政治品格。正因为有上述思想品格为基础,李公朴在关系民族命运与大众福祉的历史转折点,站在了代表正义的一方。  相似文献   

19.
品格证据是证据相关性的著名难题。基于“时间的消耗”和“保护陪审团需要”的考虑,英美证据立法确立了品格证据不具有相关性的一般原则。然而有原则便有例外,例如当被告人的品格成为案件构成要素时其相关性并不能被否认。笔者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以证据相关性一般原理为切入点,探究品格证据相关性这一难题,以为我国品格证据规则的构建提供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制度第一次将“民告官”的法律制度固定下来,其施行的效果集中体现公民的诉讼意识、法律意识逐年增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水平逐步提高,行政诉讼制度的价值得到了比较充分地体现。此现象正是国民法律品格与诉讼法律制度之间良性互动的作用。行政诉讼法适用过程中呈现问题的解决,需要基于当代中国国民法律品格的本土化分析作理性的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