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受母爱     
一天深夜,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抓起电话,线那边传来远在安徽老家的妈妈急促的声音:“你身体好点了吗?没发生什么事吧?” “妈妈,怎么啦?” 原来,妈妈刚刚做了个关于我的不好的梦,于是,她便再也无法安睡。电话那头的妈妈有些歉意:“你快睡吧!我是想等到天亮再打电话,可我……”  相似文献   

2.
李女士是位40岁开外的单身女性,她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工作之余常常和同事、朋友一起外出登山、游泳,生活快乐而充实。她的身体结结实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照她的话说“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因为看病而跟医生交上朋友“! 千禧年元旦后的一天,我在诊室里接待了她。初次相见,李女士满脸的疑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我的诊台前坐下,左右环顾确认没人会探知到她的秘密后,才压低了嗓音,很难为情地对我说:“我这几天并没有性生活,为什么外阴又痛又痒,白带又多又黄?“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相信她的话是真实的。我安慰她:“你不要紧张,我们会认真地为你查清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13,(4):52-52
1994年我结婚当天,多想把手上捧着的香槟色花球拋给她,因为我认为她是最适合的人选,我想把这份喜气交到她手上,可是我不知道她在哪里。婚后不久接到她打来的电话,"你在哪儿?我想把花球拋给你的,你……"我一连串说了一大堆,她只在电话那头轻轻地笑,"我在清迈,  相似文献   

4.
李女士是位40岁开外的单身女性,她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工作之余常常和同事、朋友一起外出登山、游泳,生活快乐而充实。她的身体结结实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照她的话说“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因为看病而跟医生交上朋友“! 千禧年元旦后的一天,我在诊室里接待了她。初次相见,李女士满脸的疑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我的诊台前坐下,左右环顾确认没人会探知到她的秘密后,才压低了嗓音,很难为情地对我说:“我这几天并没有性生活,为什么外阴又痛又痒,白带又多又黄?“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相信她的话是真实的。我安慰她:“你不要紧张,我们会认真地为你查清  相似文献   

5.
那年5月10日,是母亲节。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跑到保安公司附近那个很小的邮电代办所。这里早已挤满了和我一样给家里打电话的打工族,好不容易轮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按下了号码。“喂!”那边传来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妈妈,您好!”我冲着电话欢呼。“虎儿,虎儿……是你……”电话拨错了?虎儿是谁?她又是谁?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我是妈妈呀!怎么才半年时间,就连妈妈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一直没收到你的信,可把妈妈想死了……”电话里传来轻轻的抽泣声,但她丝毫不容我插话,继续哽咽地说道:“虎儿,这半年你们保…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25日,全国十佳民警评选公布,贾银虎已经知道自己是其中一员了。他的姐夫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里看到了他,特意从山西往北京打电话,冲口就说:“你可真棒啊,贾家几辈子的光荣,都让你给得了。”这时候,他的爱人和孩子守在家里的电视前,看着亲人披红挂彩的,心里挺幸福。他曾告诉她:“我是全国的十佳警察了。”他的媳妇还不信呢:“全国那么多警察,会轮到你?”这会儿她想给他打个电话,却为了难,因为至今,他们家里还没装电话呢。儿子就说:“这回着急了吧?”好在没过几分钟,贾银虎就回了家,警服是穿着呢,可是已经不披红挂彩了。跟平常没什么…  相似文献   

7.
校花VS剩女校园上演爱的“不等式” 2012年1月18日下午,海南某大学大四女生宋金娜接到师兄陈军的电话,约她晚上看电影《大魔术师》。宋金娜几番推脱不掉,只好答应。挂上电话后,她立马给自己的表姐杜丽打电话:“姐,你不是最喜欢梁朝伟吗?晚上请你去看电影吧!”杜丽戏谑地说:“娜娜,你不是想请我看电影,恐怕是又想拿我挡雷吧?”宋金娜说:“丽丽,你又不是第一次帮我挡雷,就帮我再挡一个嘛……你答应啦?太好了,我爱你丽丽!”  相似文献   

8.
现代商务交际中,电话是十分迅速便捷的工具之一。你想过吗?不经意间你在电话中的一句话会决定你的成功或失败。但有时一个令你有些厌烦的电话已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怎样有礼貌而且婉转地中断呢?有一些较温和的方式可供参考:表示有一部紧急电话进来。表示有事要处理或突然想起有个约会,可告诉对方:“陈先生,真抱歉,我必须立刻到会议室,我们下次再详谈。”给对方保留下一次谈话的希望,“陈先生,我还有很多细节想要向您请教,我们可以改天约个时间,见面详谈吗?”表示老总正在叫你,你不方便再讲话了。表示有客来访,你必须过去招…  相似文献   

9.
归亚蕾对内地读者来讲,并不陌生。在影坛她是一个奇迹,历经多年而常青。在生活中,她又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台湾女人。走近她的内心世界,你会感动于她平和淡泊的人生态度与定力。她说:我以最平实的态度在演戏,没想到一演就是三十年。我感谢我的工作,因为它丰富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资料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25年后的医药学发展作了这样的描述:你大汗淋漓,无精打采,浑身酸疼。大夫诊断为流感。然后她问:“你的基因卡呢?”计算机分析了你递给她的方形塑料片。她安慰你说:“我这就让药房给配一副药。明天你就会精神焕发了。”  25年后,科学家们将解开人体基因组的全部密码,然后把你的基因图复制到芯片上,帮助医生确定你患上某种疾病的危险程度以及你身体缺乏何种蛋白质和酶,不会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无效情况。你将得到度身定制的药方。  这仅仅是开始。2025年后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药理学…  相似文献   

11.
有位电影明星在纽约一家高档精品店购买了一件昂贵的皮衣以后,她当即给保险代理人打电话,要求他马上办理这件衣服的投保事宜。当她挂断电话后,对精品店经理说:“为了形象我得买这件皮衣,但是你得承认它随时会被划破。”  相似文献   

12.
刘希 《就业与保障》2012,(12):56-56
前不久,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来看我,聊及彼此的近况,我无奈地叹气:“最近身体很不好,老是腰酸背痛,一弯下腰好半天起不来,估计我有严重的职业病,不知怎么办才好!” 她很惊讶,对我说:“身体不好就要多锻炼,出去跑跑步,扭扭腰,慢慢你就会好了。”我回答她,我哪有时间啊,上班时间忙工作,下班时间忙孩子,哪有闲心去锻炼,再说,我们这附近又没有公园,满大街的灰尘,估计跑了更伤身体。  相似文献   

13.
问:我和女朋友是一个班的,都学理科,成绩也都很好,我们约好一起考浙大的。可是她好像考得不太好,现在连我的电话也不接了,我很担心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万峰:电话不接,还可以写信啊。邮局总没关门吧?你们这些毛娃娃,你怎么就知道现在的女朋友就一定是你以后的老婆?别说高中生了,就是大学里  相似文献   

14.
<正>引子:中国语境中的"关系"据说有一个来自国内的少女留学生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的大都会城市纽约,最初她自己还很胆怯,但后来当她看到曼哈顿街上讲中国话的华人随处可见,顿时胆量就大了很多。她的父亲在北京还非常担心,打电话过来问道:"女儿,你那情况怎么样?"女孩子回答说:"爸爸,放心吧,到处都是我们的人!"记得几年前,我回国工作旅行,打算到一个外地城市办件不大不小的事。临行前,给一个老同学打了电话。老同学在电话里说:"来吧,没问题。这里  相似文献   

15.
与佛无关     
一个很好的朋友,将她的一段心痛的故事说给我听,想求一个答案。似乎是很无端地,她经历了一场情变。又因为是有了婚姻的,情变复杂成婚变。恍惚间,那个她曾经的亲密爱人已然成了旁人的情哥哥。而那个款款有型的妹妹理直气壮地打来电话质问她:你还没有死啊?你的老公已经不爱你了,你干嘛还不痛快和他离婚?要一件婚姻的外衣对你有什么好处?别装高贵了,赶紧离婚吧……  相似文献   

16.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毕淑敏的请为你的夸奖道歉》,文中谈到北欧一个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而且,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不经她的同意。”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和喜爱,反而惹得教授…  相似文献   

17.
任建民 《乡音》2011,(7):34-35
我是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大名县政协工作的,24年来见证了县政协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历程,令人感慨。电话刚到县政协时,机关只一部摇把电话,每次打电话都像开手扶拖拉机,一通体力劳动过后才打到总机话务员那里,她再给转接。那时政协开常委会、座谈会、协商会,可不像现在  相似文献   

18.
“你后天再跟我联系好不好,明天我要去璧山县接人了。”“不好意思,有电话打进来了。等会儿我回给你好吗?”孙辉菊很忙,以至于笔者和她预约采访多次后才联系上。如今除了“人贩子”、“重庆民间劳务输出第一人”这些绰号外,孙辉菊又多了一重身份:合川区孙辉菊职业介绍所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民政局低保科王平给我留的电话,说有啥问题就直接跟她联系。儿子去世,儿媳因受刺激得了严重的精神病,十一二岁的孙子、孙女还在上学。一家的重担都压在了我身上,我身体也不好,还要花钱治病,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多亏了国家的帮助。"家住后河镇山孔村村民武天堂边说边拿出一张写有电话的纸条……"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丈夫因脑出血落下了后遗症,生活不能  相似文献   

20.
老邻居     
这天在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打来的电话:“猜猜我是谁?”这久违的声音太耳熟又太遥远了,——“请你再多说几句,你的名字就在嘴边,但一时想不起来了!”“再告诉你一个范围,我是1261号的!”“噢,是小生!”果真是她。我们还是上个世纪做的邻居,彼此已有30多年没通音讯了。一一不久前的一次偶然机会,她才从老邻居东东那里得知我家的电话,第二天便赶忙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