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台声》2017,(10)
<正>5月3日上午,丁酉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典礼,在山西高平炎帝陵炎帝广场举行。当地各界数千民众与600余名台湾同胞齐聚炎帝故里,同拜华夏人文始祖,共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平市境内留有许多有关炎帝神农的遗址遗迹、碑记石刻和民俗传说,总计石碑110余通、庙宇35处,因炎帝活动而得名的村地  相似文献   

2.
<正>5月12日至13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新时代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高端论坛在山西晋城举行。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出席并致开幕词。本次论坛作为第四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的项目之一,以"神农炎帝文化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张希清教授主持,旨在进一步挖掘、传承炎帝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财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发展铸魂,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做出贡献。"炎帝神农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展开了五千多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23,(6):36-37
<正>5月26日,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指导,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民革山西省委会、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问祖炎帝寻根高平”癸卯年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在山西高平炎帝陵举行。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商黎光,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新党前主席郁慕明,中国国民党前秘书长、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创会理事长李乾龙,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等两岸嘉宾,以及专家学者、经贸界人士、当地民众和650余名台胞台商现场参加典礼。众多海峡两岸同胞及全球华人信众通过视频和“云拜祖”平台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21)
<正>10月12日至13日,由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共同主办的"己亥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经贸交流系列活动"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千余名嘉宾、学者参与,共同弘扬炎帝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系列活动以"深化文化经贸交流共推两岸心灵契合"为主题,涵盖现代农业对接会、现代制造业对接会、己亥年海峡两岸炎帝陵祭祀大典和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旨在弘扬炎帝神农文化,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4日,农历4月26日,炎帝神农诞辰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匾授予湖北省随州市委书记刘晓鸣。至此,随州炎帝故里文化园正式成为新一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炎帝神农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公认的我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杰出首  相似文献   

6.
<正> 由湖北省社科联和随州市联合举办的“炎帝文化暨炎帝故里研讨会”,于1990年11月21日至24日在随州市召开。来自省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炎帝文化的内涵炎帝文化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化类型,它具有怎样的精神特质,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形态,它的功能和结构是什么?只有弄清楚了炎帝文化的这一特定内涵,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炎帝文化的精神价值,以及作为一种专称性文化的独特意义。在上述认识层面上,学者们取得了共识,只是各有侧重。徐扬杰(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认为,炎帝神农氏大概是晚于伏羲氏而早于黄帝轩辕氏的一个阶段,大约相当于原始社会从狩猎经济发展到农耕经济的阶段,是人类智力进一步开发,文物制度频频创造的承前启  相似文献   

7.
<正>8月11日,丁酉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祭祀大典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炎帝陵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台办、省青联、株洲市政府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的600多名代表聚集于此,依照传统礼仪参加祭祀活动,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炎帝。  相似文献   

8.
1990年11月22日至24日,由湖北省社科联,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首次“炎帝文化暨炎帝故里研讨会”在湖北随州市召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襄阳师专、神农架林区、湖南省酃县炎帝陵管理局等单位的30多名专家、学者、教授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收到湖北省内外专家、学者、教授的论文30余篇。这些论文从文献考辩、考古发现、炎帝神农本事索隐、炎帝神农氏族的繁衍与迁徒、地望与姓氏、炎黄与炎楚关系、农家学派与神农及神农故里关系、炎帝神农氏在中国史前传说的地位等诸方面,对炎帝神农的故里及炎帝神农文化的蕴涵进行了论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文俊 《两岸关系》2014,(7):45-46
<正>2014年5月24日,由国务院台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甲午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炎帝故里随州隆重举行。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140余名信众受邀参加了开幕大典,并在湖北进行了参访考察。八天活动行程纵行千里,横贯武汉、随州、神农架等地,参观了黄鹤楼、辛亥革命纪念馆、炎帝故里文化园、神农坛、三峡大坝、荆州古城等人文胜迹。在寻宗忆祖的  相似文献   

10.
弘扬农耕文明 发展当代农业──“炎黄文化与农业发展”学述研讨会综述6月10日,炎帝神农生辰庆典活动期间,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农业经济委员会联合召开“炎黄文化与农业发展研讨会”,北京湖北省部分炎黄文化研究者史学家、农学家汇聚随州,就炎帝农耕文化与当代...  相似文献   

11.
炎陵考辨     
关于炎帝身世的记载,最早见于相传是左丘明著的《国语》一书。《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有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根据《国语》的说法,炎帝是少典的儿子,与黄帝是兄弟,生长于姜水。早于《国语》...  相似文献   

12.
话说五帝     
帝为何物?关于他的传说亘古至今不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史记》)。《国语·晋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少典娶于有乔(原乔字是:左边一个“虫”旁,右边一个“乔”字,《汉语词典》不见此字,有些典籍用“乔”字代)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为成,炎帝以姜水为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相似文献   

13.
读《炎帝》     
<正> 中华民族十一亿多的儿女们,无论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还是旅居在海外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是炎黄的子孙。因此,研究炎黄文化,无疑有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随州市人民政府及厉山炎帝神农纪念馆在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的《炎帝》一书,就是这方面工作的一个有益的创举。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是炎帝及炎帝故里,以下分为九个段落来介绍炎帝的故里及其景观;第二编是关于炎帝的学术研究论文,收集当今10位专家学者的论文,多方面、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论证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以及炎帝神农文化。这一编中还对有关炎帝神农的历史典籍也作了辑录;第三编是关于炎帝的传说,这里面包括流传在随州厉山和流传在湖南酃县的有关炎帝和神农的传说;第四编是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6日至24日,山西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会应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邀请,赴台开展为期9天的己亥年神农炎帝神尊赴台巡境赐福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活动历经9天8夜,途经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彰化、台中、云林、嘉义、高雄、屏东等11县市,巡游48座宫庙,行程长达1200多公里,晋台两地巡游队伍近110  相似文献   

15.
心系始祖炎黄致力经济建设侯作营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十多亿炎黄子孙繁衍生息,遍布五洲四海,古史记载,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都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炎帝生于华阳,黄帝出于有熊。河南新郑县古为有熊氏之墟,境内古文化遗址很多。黄帝故里、华阳故城、少典祠...  相似文献   

16.
袁方 《协商论坛》2009,(4):15-16
2009年3月28日上午,沁阳市在神农山风景名胜区隆重举办第五届神农文化节暨己丑年炎帝祭拜大典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身份在中国早期话语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在炎帝身份转变的四个阶段中,春秋时期的炎帝逐渐分化为具有盛德的炎帝和被黄帝征伐的炎帝,前者往往被视为炎帝本人,且在时间上先于黄帝统治天下,其后与神农合体,上升为“三皇”,并与黄帝组合成前后接续的定式;后者则逐渐被贴上无道、反叛的标签,以至被视为非炎帝本人,而是炎帝后裔或其他人。炎帝身份的转换与分化,深层原因在于华夏大地族群融合的客观进程,其中蕴含着华夏地区文化自觉意识的丰富和提升,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基石。  相似文献   

18.
龙源 《协商论坛》2008,(4):43-43
炎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炎帝遍尝百草,为民治病,曾“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鹿原陂西汉时已有帝陵,自唐代开始即有奉祀,至五代而辍。宋王朝建立,宋太祖赵匡胤遣使臣遍访天下古陵,在茶陵县南一百里之康乐乡鹿原陂觅得炎帝陵,  相似文献   

19.
炎帝神农时代:大同思想之源──兼论古代“大同”的实质及其影响刘永国炎帝神农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相传他生活在伏羲之后,黄帝之前,他殖五谷,尝百草,首倡日中为市,开创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文明。他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有实践,便有思想,炎帝神农文化思想中最具代...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7,(11):18-18
荆楚文化的基本内容 荆楚大地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一般认为,荆楚文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主要方面: 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