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发展已迈入乡村振兴的新一轮发展转型期,如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重塑乡村公共性、激活村庄内生发展动力已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通过对村级治理能力的分解,研究指出当前羸弱的村级公共治理能力无力应对功利化、趋利性的底层行为逻辑,是加剧村庄公共性供给张力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以村庄公共利益为核心的村级治理共同体背后蕴含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级公共治理逻辑,通过提高村级公共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社会由“非均衡型”的分利秩序向“认同、参与、动员”的包容共享型村庄内生发展转换。因此,建议以利益共享为导向构建村级治理共同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村庄动员能力;以熟人社会为中介吸纳乡村精英、现代乡贤参与村庄公共治理,强化权威性社会认同,激发村庄参与能力;推动村级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乡村共建,激活村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4,(9):35-35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不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加快实施“百镇千村”工程,以乡村文明家园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美丽胶州”建设。目前,在全市发展形成了瓜果飘香采摘、生态休闲观光以及历史民俗文化三条乡村旅游路线,初步构筑起村庄美、村风好、村民富的“美丽胶州”建设格局。一、改善生活向服务生产延伸,以环境承载力释放生产力。胶州市洋河镇山地较多,全镇瓜果种植面积12597.8亩,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摘旅游业,但由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游客“摘了不能吃,吃了不能住”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乡村建设是攸关民族与国家命运,一百多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多次证明了这一价值判断.城乡二元结构下的资源流动,诱使乡村结构呈现“空心化”态势,村庄“空心化”的治理危机正在侵蚀和动摇我国社会的根基.目前,村落“空心化”主要表现在村庄政治有行政组织无公共权威;村庄经济有财政账务无现金资源;村庄文化有形式输入无实体培育;村庄发展有惠农政策无联动人才等四大窘相.因此,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级合作组织,引进乡村技术人才,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重庆行政》2013,(6):I0033-I0036
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彭水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大旅游景区,按照“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路,彭水县着力在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试点示范,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5.
廖义军 《前沿》2006,(7):76-78
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史,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十一五”期间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依托城市的城郊农家乐型;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依托特色村寨及群落的乡村深度体验型。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源要素保障,依托乡村规划统筹谋划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提升用地保障能力,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愿景实现。江苏自2019年开始,高效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构建了“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乡村规划体系,确定集聚提升、城郊融合和特色保护等发展型村庄类型,有序组织发展型村庄规划全覆盖,在用地保障、涉农政策及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倾斜。充分依托“江海河湖汇聚”的平原水乡基底,开展“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工作,通过派遣驻村规划师、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08,(2):27-27
2008年1月13日,《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这是全国第一个研究与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省域综合性规划。根据规划,海南省将实施“千村万旅”计划,至2020年全省打造1000个特色旅游村庄,促进农民增收。近期至2010年将发展300个以旅游为主的特色村庄,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收入达到6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清末乡村皇权、族权和绅权的联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关清末乡村社会政治特征的主要观点有三个:即皇权政治、乡绅政治和宗族政治。“皇权政治”认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从来都是在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官僚体系以及正统思想的控制之下,乡村组织和地方精英只是国家政权的附属,皇权控制清末乡村社会的一切。“乡绅政治”认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存在着国家、士绅和村庄三方面的三角结构。在清末,国家没有完全渗入自然村,各村庄是相对封闭的,村庄内各阶层中最上和最下层与外界关系较多,国家对村庄的联系是通过乡保进行的,而乡保是国家与士绅之间的缓冲器,各村庄是由士绅…  相似文献   

9.
刘山 《传承》2011,(3):46-46
记者3月27日从柳州市旅游部门获悉,柳州制定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将创建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特色旅游乡镇、50个特色旅游村,培育50家星级农家乐;构建6个乡村旅游产业区,推出7条乡村旅游特色线路,策划并培育5个以上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学习与实践》2008,(5):137-141
世纪初,国家希望通过税费改革解决三农危机,实现乡村稳定,推动乡村发展。然而在缓解危机的同时,负面效果也在呈现,乡镇资源枯竭加之村干部的“不作为”,村庄难以治理,市场冲击下的消费主义兴起,乡村治理又面临新的困境。此时,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使村庄治理的改善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为农民合作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信息短波     
《人民政坛》2023,(8):30-31
<正>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加快“整镇推进”示范工作、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专题调研本刊讯(通讯员王虎文)8月9日至10日,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加快“整镇推进”示范工作、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茂霞村,桃城镇南星社区、花石社区,惠安县黄塘溪下坂月湖公园、盛丰农业,  相似文献   

12.
郭煦 《小康》2024,(10):63-66
<正>玉龙县农业农村局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玉龙大地徐徐展开。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平整干净的村道……行走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玉湖村,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乡村关系持续减弱,传统乡村治理效能的发挥面临人力、物力、资源匮乏等困境的背景下,专业社工参与乡村治理何以可为?本文从关系视角出发,以Q县H村的案例为例,剖析“五社联动”实践中专业社工介入乡村治理的机制。研究表明,专业社工基于利益性、优势性和协同性促进村庄中各主体间的联动,以促进乡村关系空间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的联结,重建“熟悉感”,重构村庄关系。关系的营造产生社会资本,促进乡村治理自治力量的挖掘和培力,激发了村庄内部的资源动员,促进了乡村治理。“五社联动”同时提供了关系联动、人才培育、资源拓展的实践机制,使得资源和人才匮乏的村庄具有了突破约束、自力振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赖惠能  郑良 《小康》2024,(9):60-61
<正>遂昌县“乡村振兴分类底图”以数字技术构建可视化、可更新、多维度的村庄数据库,为乡村振兴注入清晰、准确、高效的数据要素。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镇的桥东村和桥西村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也是省级“未来乡村”。在镇人大主席傅聪花眼里,下一步未来乡村发展的关键是要做好运营,然而“乡村哪些资源尚未开发,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发展全域旅游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一项国策。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要把全域旅游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目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而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罗远江 《重庆行政》2013,(6):104-105
一、创建美丽乡村条件优越 创建美丽乡村关键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根本在增加农民收入,而通过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彭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是市县有要求。重庆市委、市政府为彭水作出了“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发展定位,县委、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3,(1):4-4
在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精品建设、红色旅游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四大重点。其中,“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规划》中提到的仅有的单一省级区域。《规划》提出,“推进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通过阐释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在开展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四川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提出实施乡村聚落文化活化生产工程、乡村产业集群创新转化工程、乡村数字赋能营销推广工程、乡村文旅条件支撑保障工程“四大工程”构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路径体系,就四川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给予乡村休闲农业模式、乡村文创社区模式、乡村民族村落模式、乡村非遗传承模式、乡村节会展演模式、乡村研学科教模式、乡村自驾营地模式、乡村康养度假模式“八大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对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地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精神文明等方面加强分类指导,把每一个美丽乡村作为全域旅游的点,引导村庄根据自然禀赋、文化特点、发展水平,结合村庄实际,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定安县副县长符策表示。自启动美丽新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工作以来,定安扎实推进相关建设工作,通过规划引导、集中投入、重点建设,结合村落风貌、乡村特点及特色文化,差异化打造特色小镇、美  相似文献   

20.
赵狄娜 《小康》2024,(6):29-32
<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近年来,荥经重点打造“五游荥经”特色文旅品牌,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了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旅和商业消费是一对“亲兄弟”。《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