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9月18日,以"深化合作、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以下简称黔台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本届黔台会分别在贵阳、遵义、安顺及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州开展3场对接会、4场专题活动以及黔台农业合作发展论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两岸媒体主题采风共10个场次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7月9日至12日,以"绿色发展新时代,产业合作促融合"为主题的第六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以下简称黔台会)在素有"山水长卷,水墨金州"之称的黔西南州兴义市成功举办。本届活动精彩纷呈,嘉宾互动热络,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推进了两地产业合作升级,促进了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23,(7):43-44
<正>为进一步促进黔台两地青年交流交往,增进了解与合作,5月22日至27日,由贵州省台办组织的“台青追梦贵州行”交流活动在黔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紧扣“台青”和“追梦”主题,邀请来自台湾岛内、无锡、上海、厦门等地,行业涉及文旅、文创、智能科技、艺术培训、网络营销等领域的21位台湾创业青年来黔交流。活动期间,团员们深入到贵阳、遵义、黔南等地,对贵州文旅产业发展、营商环境、职业教育和青年创业就业等情况进行了深度考察,对来黔创业表现出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之江潮涌,情融两岸。7月4日至9日,以“新格局、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的2023浙江·台湾合作周(简称“浙台周”)在浙江成功举办。今年浙台周除在杭州举办开幕式和主场活动外,还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台州、绍兴、金华等地举办专场经贸对接活动。1000余位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知名工商团体、行业协会、企业及台商台青代表相聚主场及各地分场活动,共商“两个先行”新机遇,共绘两岸合作、浙台合作广阔前景,为浙台两地发展、两岸产业优势互补、两岸融合发展建言献策,让浙台周硕果盈枝。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23,(6):46-47
<正>5月18日至22日,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在福州举办,这是疫情后大陆举办的首场大型对台经贸交流活动。本届海交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园”为主题,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深化榕台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主线,举办了“一展三会”(台资企业投资大陆成果展、2023海峡两岸商会合作论坛、大陆台资企业上市政策座谈交流会、第六次福马磋商会),受到两岸各界广泛关注。共有46个岛内工商团体、353名台胞台商参与活动,台湾嘉宾人数创历年之最。  相似文献   

6.
贵文 《台声》2018,(15)
正以"绿色发展新时代、产业合作促融合"为主题的第六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简称"黔台会")于7月10日至11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成功举办。包括360余名台湾地区工商、农业、旅游、文创、冷链物流等业界人士在内的近700名两岸重要嘉宾出席会议。贵州省政协主席刘晓凯、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理事长萧万长、国台  相似文献   

7.
邱轶轲 《台声》2023,(19):46-47
<正>9月12日至19日,贵州省台联邀请黔台两地少数民族友好乡镇交流团一行30余人赴贵州开展交流参访。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台办主任刘睿在会见交流团一行时表示,两岸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依然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希望每一个团组到贵州来,能为黔台两地经济发展、融合发展和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都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23,(3):25-26
<正>2022年,为宣讲党的二十大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贵州省委“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贵州省台办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投资促进局共同开展“2022黔台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年”活动,深化黔台两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伟  闻楠 《今日浙江》2020,(3):67-67
2017年11月,景宁畲家田园综合体作为丽水唯一项目入选省级农业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景宁立足民族和生态两大优势,成立农业综合开发运营平台,探索构建“生态+生产+生活”“农林种植产业+产品加工产业+旅游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畲家田园新模式。2018年7月13日,综合体一期在全省试点项目中首家开园迎客,已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累计实现各类收入140万元,带动东弄村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  相似文献   

10.
区内视点     
正共同推动粤桂黔合作迈上新台阶10月9日,以"合作、互动、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暨广西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柳州举行。粤桂黔高铁沿线13市(州)签署《共同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行动计划》,携手实施合作试验区引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市场一体  相似文献   

11.
康衡  王敏杰 《台声》2013,(10):69-73
9月17日到9月22日,“2013湖南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周”在台湾举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许又声率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参访团随行参访。此次合作周以“湖湘韵味、湘台情缘”为主题,是湖南省首次在台湾举办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大型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23,(3):37-39
<正>近年来,广东把贯彻落实中央惠台政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细化完善保障台胞福祉的政策体系,相继出台《关于促进粤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粤台48条”)、《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粤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粤台农林34条”),台胞在粤申设个体工商户地域和行业范围“双突破”政策,并已先后于2018年、2020年发布两批共34项办事指南,2022年9月23日,广东省委台办发布了第三批71项办事指南——《2022年广东省惠台政策措施办事指南》(简称《2022办事指南》)。三批办事指南共105项,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23,(9):32-34
<正>8月21日至24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天津市政协主办的第十四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简称“津台会”)在天津成功举办。台湾重要人士、台湾行业公会及重要台企负责人、全国台企联和部分地方台协负责人、香港地区台商、基层民众以及青年代表约300人相聚滨海之城,共商合作,共话未来。  相似文献   

14.
应台湾中华知识产学合作交流协会的邀请,1月25日至2月5日,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为团长的贵州省赴台农业和旅游考察团一行40余人在台湾进行了农业和旅游考察。贵州省规格最高的赴台交流考察,对促进黔台交流合作、增进友谊、推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8,(12):9-10
11月16日,“第四届湘台经贸交流合作会”在湖南湘潭开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23,(7):16-17
<正>2018年,“31条措施”出台后不久,重庆市发改委、市政府台办等37家市级部门,迅速对表对标“31条措施”精神,结合重庆实际,在西部地区率先出台《关于促进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若干措施》(简称“渝台58条”)。5年来,重庆市结合落实落细“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农林22条措施”等系列惠台措施,充分运用“渝台58条”政策红利,在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给予台资企业与重庆企业同等待遇,为台湾同胞在渝创业就业、学习生活提供诸多便利,为重庆打造“两岸交流新高地、台资西移集聚地、台胞筑梦向往地”提供了坚实政策支持和优沃发展土壤。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23,(5):43-44
<正>两岸一家亲,携手赢未来。以“奋斗新青年·融合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系列活动于4月24日至28日在湖北成功举办。论坛上,8名在鄂台青围绕求学、创业、就业、融合等主题,以视频短片和现场访谈形式,分享在大陆打拼的经历和感受。两岸300余名青年围绕“携手担当历史使命,共襄民族复兴伟业”展开研讨,共同推进鄂台青年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正>赣台一家亲,携手创双赢。8月18日至21日,以"发展升级、深化合作、突出青年、融洽亲情"为主题的第十三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江西宜春举行。论坛包括赣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洽谈会、赣台现代服务业产业合作洽谈会、赣台现代农业产业合作洽谈会、赣台旅游产业合作洽谈会、赣台纺织与新材料产业合作论坛等五场产业合作专题活动,以及第三届两岸茶文化论坛、赣台高僧书画作品展、赣台禅宗文化高峰论坛等多场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杨冬梅  张鹏 《两岸关系》2023,(10):27-28
<正>9月1日至4日,由国务院台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省台港澳办、山东省商务厅、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27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以下简称鲁台会)在潍坊举办。本届鲁台会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鲁台融合发展新机遇”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暨2023台商大会、  相似文献   

20.
<正>岁岁秋风起,今秋尤不同。8月31日至今,一趟趟贵南高铁动车风驰电掣,纵情穿越黔桂山水。贵州,高山盘桓,峻岭当道;广西,面朝大海,通达五湖。作为连接黔与桂、山与海的交通大动脉,贵南高铁将沿线的毛南族、瑶族、壮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串珠成链”,加速了两地的融合交流,开启了新一轮更为紧密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