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岁月更迭,四季轮回。值此2024年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向关心支持我会工作的各界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北京台资企业协会是大陆成立的第一家台资企业协会。30多年来,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得到国台办、北京市、全国台企联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23年,北京台资企业协会持续以围绕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宗旨,发挥协会凝聚台商台胞的重要作用。承办了中国国际贸易服务交易会台湾形象展,展示两岸融合发展成果,荣获“线下优秀展台”“优秀会议”。助力台商台企积极参与“两区”“三平台”建设,组织参加京津冀等考察调研,帮助台胞台企实现更好发展。组织京台青年环骑大北京以及多场两岸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为台青创造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1月14日至16日,由国台办经济局、江苏省台办、江苏省商务厅、淮安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七届台商论坛在淮安举办。本届台商论坛以“融入内外双循环共建台资示范区”为主题,旨在把握当前经济大势,协助广大台商台企抓住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内销市场、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林甦 《两岸关系》2010,(10):33-33
台企富士康向河南、河北等大陆腹地进行的战略转移和产业升级,目前正成为两岸媒体聚焦热点。富士康这个巨型企业的“北上西进”,恰与不少中小台商的转移同步、同向。所不同的是,这些台商选择转移的契机是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之后。  相似文献   

4.
<正>海曙区作为宁波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在经贸、教育、医疗、文创等领域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比较广泛,现共有台资企业87家。2019年,海曙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创新举措、营造更优投资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机制,切实为台商台企排忧解难,用心、贴心、暖心服务,打造台商创业"第二故乡"。用心服务,营造更优投资创业环境搭建海曙区主要领导与台商常态化交流平台,开展惠台措施落地情况调研、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执  相似文献   

5.
<正>5月14日,国务院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台资企业发展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未来4年内,国家开发银行将为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总量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的背景下,大陆台商台企经营困境进一步增大,该协议对解决台商台企的现实经营困难有积极作用。一、台商台企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包括大陆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普遍难题,台商台企由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23,(6):46-47
<正>5月18日至22日,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在福州举办,这是疫情后大陆举办的首场大型对台经贸交流活动。本届海交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园”为主题,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深化榕台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主线,举办了“一展三会”(台资企业投资大陆成果展、2023海峡两岸商会合作论坛、大陆台资企业上市政策座谈交流会、第六次福马磋商会),受到两岸各界广泛关注。共有46个岛内工商团体、353名台胞台商参与活动,台湾嘉宾人数创历年之最。  相似文献   

7.
<正>东莞是台商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台企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素有“台商大本营”美誉。近年来,东莞始终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在国务院台办、广东省台办指导下,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持续推动下,台资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速,莞台融合发展持续走深走实,工作成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4)
正为优化台商服务,为在徐台资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根据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台商投资和服务台商台企的政策意见》精神,徐州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对台商投资企业以及项目的办理流程和时限进行了梳理,推出了《台商投资企业和项目绿色通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广台 《台声》2018,(15)
正7月14日至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一行先后到广西北海、钦州、崇左等市,就台资企业生产经营和"31条惠台措施"落实情况等开展调研。在调研期间,张志军希望台商台企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要舍得投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治理。促进桂台深入交流全力为台商台企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8)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缓解,福建省台联带着党和政府对台商台企的厚爱,带着亲情乡情,带着抗疫防护用品,走访调研了在闽部分台胞企业,与台商座谈等,详细了解台企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行情况。积极解决台资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化危为机,渡过难关,协助台胞企业恢复运行。  相似文献   

11.
前言     
今年是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年。为充分展示广大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的心路历程和发展成果,2017两岸企业家峰会期间,在江苏南京举办了大陆台资企业产品展销会。展销会由台资企业产品展销和大陆台商台企30年发展成就展两部分组成。发展成就展分为"法律保障政策护航""敢为人先努力打拼""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台商之家心系两岸""海阔凭鱼跃:台商故事""逐梦大陆共创未来"6个板块,回顾了台商台企跨越海峡、搭乘大陆经济发展快车、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讲述了台商台企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台商台企在大陆持续发展、两岸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展销会成功举办,受到两岸经济界人士高度关注、两岸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积极影响。本刊特选登大陆台商台企30年发展成就展第一板块"法律保障政策护航",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来沪投资的台商数量也不断增多,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截至1996年底,在沪台商投资项目累计达2800多家,协议台资额累计达56亿多美元。然而,伴随着来沪投资的台商日益增多,投资领域不断扩大,由于台商投资者对我们的政策、法规和认识上的差异,也由于我们当前的法律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一时的摩擦、磕磕碰碰也在所难免。台资企业合资合作双方因商务、行政管理以及违法违规等引发的经贸纠纷也时有发生。近年来,上海在积极吸引台资、促进沪台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其中,认真做好台…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23,(4):23-25
<正>近年来,青岛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有关要求,妥善应对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和疫情防控双重影响,推动惠台政策落实落地,努力把中央要求、台企期盼、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台商台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对台经济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12月,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718个,实际使用台资近61亿美元,其中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企有147家,正常生产经营的台企有800余家,富士康、台玻等17家台湾百大企业财团和上市公司在青岛投资项目达34个。  相似文献   

14.
姚志东 《台声》2006,(2):42-43
一边是内销市场逐步开放,及内陆各地政府积极制定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意在筑巢引凤;另一边是沿海地区,?别是珠三角地区逐步形成完备的巨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用20年之功摸索出的开放经验、自由度较高的营商环境,亦吸引着台商。面对多种不同投资环境,有台资企业摩拳擦掌准备新一轮北扩,但大部分台企续留珠三角经营,甚至出现回流现象。记者发现,台商投资大陆正出现东南西北四面开花的盛观。内陆招商各打优惠牌在不久前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论坛上,评选出“未来5-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它们分别是:秦皇岛市、河南新郑市、天?市开发区、重庆市…  相似文献   

15.
台商大陆投资已形成四大热点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建强 《台声》2005,(7):47-47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持续热络。厦门大学海峡两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非认为,可以用“大、余、新、小”四大热点来阐述台资在大陆区域分布的特点和趋向。李非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四大热点分别是:“大热点”长江三角洲、“余热点”珠江三角洲、“新热点”环渤海湾经济圈和“小热点”福建沿海经济带。他还认为,近年来,台资沿东南海岸曲线“北进”已成趋势,但中西部地区能否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目前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又是一年春光好。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迎来了10岁生日。回顾全国台企联创生、成长的历程,这个大陆台商团体始终不忘初心,热心服务广大台资企业,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台商之家"之誉名副其实。十载筚路蓝缕,十年砥砺奋进。全国台企联既是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茁壮成长中已成为团结  相似文献   

17.
<正>南康区着力夯实对台工作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实际,大力实施承接台资企业产业转移工作,以宽松的创业环境,开放的合作方式,吸引了大批台商朋友前来旅游观光和投资兴业。截止今年4月,南康区有台资企业8家,投资额  相似文献   

18.
杭芸 《两岸关系》2023,(10):10-11
<正>8月1日,常州市涉台法律服务团举行换届会议。24名擅长民商、劳动、公司、涉外、金融、行政、刑事、知识产权等方面事务的律师和2名办理涉外、国内公证业务的公证员接受聘书,开启新一轮涉台法律服务公益之旅。10年前,在市台办、市司法局共同促进下,常州创新建立涉台法律服务团。10年常台融合发展进程中,服务团始终以服务台企台商台胞以及赴台投资企业为宗旨,以打造台资产业集聚、台企创新发展、台商投资环境、两岸交流交往的新高地为目标,用心用力用情,探索出一条常州涉台法律服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淮安,作为全国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已形成了"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贡献、千名台商汇聚"的发展格局,是苏北首个台企破千家的地级市。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1275个,总投资181.5亿美元,协议台资93.2亿美元,到账台资58.4亿美元,可以说,台资经济在淮安外向型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台资企业引领的盐化新材料、电子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台办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此,昆山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努力帮助台商台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恢复生产并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一、优化服务质量,持续助力台企复工复产一是强化机制保障。昆山市制定出台《昆山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企业精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分级挂钩服务工作,确保重点企业顺利复工、尽快达产。昆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