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经过国民党、民进党以及民众党等其他政党的激烈角逐,终于落下帷幕。此次“九合一”选举不仅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的期中考,也是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更是关系到岛内能否形成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三党鼎立新格局的潜在转折点,重要性不言而喻。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大胜,民众党在地方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民进党在岛内各种选举中频繁打“抗中保台”牌,即以抹黑诋毁祖国大陆获取选票,而且屡试不爽,似乎成为其“救命仙丹”。但从岛内近期民意的变化看,这张牌已慢慢失效。如2022年“九合一”选举之前,一些民调显示曾经支持民进党的青年选票在逐渐流失,尤其在20至29岁间流失得非常严重,导致民进党前主席许信  相似文献   

3.
2022年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不仅展现各方政治势力基层经营绩效,也会影响未来4年台湾地区基层政治势力的消长变迁,对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的“二合一”选举也将产生一定影响,故不少媒体称之为对于民进党的“信任投票”,或是2024年“二合一”选举的“前哨战”。“九合一”选举结果对台湾政局影响不小,不仅直接牵动民进党与以国民党为主的在野势力力量消长,而且影响各党内部各方力量的分化组合。民进党“九合一”选举落败,不利于其争取2024年“二合一”胜选。但是,两次选举虽有一定关联,却无法就此预估“二合一”选举结果,原因在于影响“九合一”选举与“二合一”选举的因素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是台湾政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岛内不满民进党当局执政的民怨持续累积,"重经济民生、反蓝绿恶斗"的主流民意形成一股"反蔡反民进党"的社会风潮,最终使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国民党乘势大胜,岛内政治格局呈现"地方包围中央"之势。2019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0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5.
2022年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以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落幕,反映出台湾地区政治社会的深刻变化。在政治生态上,此次选举反映出绿营实力有限受损、蓝营衰退态势减缓和第三势力发展空间有限的政治格局,民进党仍然是台湾地区最具政治实力的政党。在社会民意上,选举结果反映了台湾民众政治参与冷漠化,政党认同影响力下降,以及渴望和平与交流的社会心态,集中展现了对民进党执政不力的不满。在这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民意下,“九合一”选后的岛内政治斗争将更加激烈,社会撕裂会再度加剧。对于台海局势而言,则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6.
章蓉 《两岸关系》2009,(2):9-11
2008年台湾政局出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年来,蓝绿双方围绕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场重要选举、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主导权以及陈水扁家族贪腐案展开激烈攻防。年内,政党再度轮替后的岛内蓝绿政治实力对比发生重大逆转,执政8年的民进党沦为在野党,国民党实现了“全面执政”。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面临内外各种不利因素,虽掌控大局但步履蹒跚;在野后的民进党连遭打击,“台独”势力遭受重挫,岛内社情民意出现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立法机构选举和大选、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是岛内政局出现重大转折,民进党、“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完全执政”,政权基础渐趋稳固,但因拼经济成效不彰而深陷执政困境。民进党“台独政权”终结,实力迅速下降,改革进程受挫,发展危机加深。岛内外“促和遏独”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未能扭转“台湾主体意识”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2022年岛内“九合一”选举结果是台湾民意的反映。岛内县市执政的优势提振了国民党的信心,强化了国民党对民进党的制衡能力。胜选给国民党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面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依然困难重重。国民党中央与基层实力派的矛盾造成了党内冲突,蓝白合作是国民党必须面对的政治现实,是否坚持“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4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陷入执政困境,但通过政策买票、操弄“抗中保台”等试图转移焦点;国民党有东山再起的客观条件,但接连遭受“郭台铭初选之乱”“蓝白合破局”等事件影响,地区领导人选举居于劣势;柯文哲领导的民众党快速崛起为岛内第三大政党,由于其坚持参选到底,有效拉抬民意代表席次,未来将在立法机构扮演“关键少数”。在中美博弈持续深入、全球地区冲突加剧的外部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遭遇重大挫败,直接牵动党内各派系势力的消长。随着蔡英文辞去党主席一职,赖清德当选就任党主席,民进党内部新一轮派系博弈加剧。“新潮流系”继续维持党内最大派系的地位,“英系”成为党内执政县市最多的派系,二者与“正国会”形成三强鼎立的派系结构。派系生态由过去“新系+苏系+绿色友谊连线”与“英系+‘正国会’+涌言会”两大阵营的对抗,逐渐转为“英系”主导的当权者派与“新系”主导的非当权者派相抗衡的局面。民进党内部派系博弈渐趋激烈,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2024年“二合一”选举在中美战略博弈持续、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举行。各主要政党展开激烈竞逐,打破岛内传统政治生态格局。民进党赖清德以未过半的相对多数票当选,立法机构呈“三党不过半”新局,折射出加速分化的岛内民意以及多元竞合的政党政治新态势。未来4年,岛内政局将在民进党当局“三重少数”执政下以立法机构为重心展开角力,政局恐将动荡不安。两岸关系的对抗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大陆发展进步将持续增强对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民进党继续执政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发展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2)
<正>2014年底岛内地方"九合一"选举以民进党的大胜而告终,不少观察家认为岛内形势及政局发展似乎对民进党重返"大位"变得相对有利,但角逐岛内"大位"之役远比地方"九合一"之战要复杂得多,所涉层面也更为广泛。对于民进党而言,大陆政策依然是其能否重返"大位"的关键"最后一哩路"。如果民进党刻意无视现实,不能提出令岛内民众真正有感的两岸政策,最终对其重返"大位"的冲击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岛内地方"九合一"选举中民众用选票对国民党的施  相似文献   

15.
吴为 《统一论坛》2020,(1):21-23
2019年是台湾地区选战年,台湾政局主要围绕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但通过大肆操弄"反中拒统"、香港事件,转移执政不彰焦点,谋取选举私利。国民党面对东山再起的有利客观形势,未能及时做好内部整合,一度陷入被动。岛内"台独"分裂活动猖獗,美国加大介入台湾问题,增大台湾政局复杂性。台湾社会虽然受到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敌意对抗的影响,但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改善经济民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键词     
《台声》2014,(12):14-14
“九合一” 11月29日,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九合一”)落幕,选举产生了全台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据台湾当局选务主管部门统计,在全台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得6席,民进党获得13席,  相似文献   

17.
刘佳雁 《台声》2002,(1):14-16
2001年底的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失去了长期主控“立法院”的地位,第一次参选的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大有斩获,新党几乎全军覆没。国民党和民进党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各分获了9个县市,其他政治势力分据了其他5个席位。岛内政治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今后台湾政局产生重大影响。选举结果并未改变岛内民意结构台湾这次选举结果直接攸关朝野各政治势力的实力消长,并继而奠定它们未来几年在岛内政坛上的地位,故岛内6个主要政党和无党籍势力无不倾全力投入选…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台湾政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国、民两党围绕年底"五都"选举及ECFA审议展开激烈攻防。马英九当局在两岸签署ECFA的大背景下执政状况有所好转,全面推动党务改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民进党气势回升,领导权威巩固,迈向转型之路。展望2011年,朝野政党将重点围绕年底“立委”选举和2012年初“大选”展开布局和争斗,蓝绿较量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9.
去年3月,具有“台独”背景的陈水扁在台湾选举中获胜,民进党首次成为“执政党”,岛内政局的变化,使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2000年的两岸关系,围绕坚持还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两岸政治关系持续僵峙、紧张,但两岸经贸及各项交流迅猛发展,岛内要求接受“九二共识”的呼声日益高涨,遏制“台独”的基础力量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