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草案中,首次提出了“实行社区矫正”,这是我国社区矫正立法方面的一个重要进展。首先,在法律中出现“社区矫正”的字样,将逐步消除人们对“社区矫正工作法律依据不足”的认识;其次,通过社区矫正立法,对社区矫正执行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权力划分,将促进刑事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进一步优化刑事法律制度。第三,通过国家立法途径,不断强化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机构人员和制度建设,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安全社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以预防伤害为主旨的理念和方法.在“安全社区”中,应建立起一套组织机构和程序,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志愿者和居民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以持续改进的方式实现安全健康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途之家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监禁矫正相比,在社区矫正中虽然没有像监狱那样正规的机构和完备的设施,但是,在社区矫正中也需要一定的机构和设施,作为开展社区矫正活动的载体,中途之家(halfway house)就是这样的机构和设施。在中国,2008年7月8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北京市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以下简称“朝阳区中途之家”),是中国国内第一个新建的、规模较大的中途之家,  相似文献   

4.
张静 《人民调解》2008,(9):16-17
一、中途之家概述 中途之家(halfway house.又译为“重返社会训练所”)有时候也称为“社区矫正中心”(eommunity correctional center),它是帮助犯罪人和刑释人员克服危机、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种过渡性住宿式社区矫正机构。中途之家的基本含义就是营造一种家庭式的环境,让住宿在里面的犯罪人感受到家庭的气氛和温暖。因此为犯罪人提供住宿条件或要求犯罪人住宿,是中途之家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社区矫正巡回检察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为民的具体实践。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十四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对社区矫正机构巡回检察。湖南省长沙市检察机关立足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最高检新一届党组提出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求,主动融入数字浪潮,充分利用大数据,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工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模式重塑提供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6.
<正>调查研究显示,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的总体犯罪率约为132/100000,通过对全国9251个社区的犯罪情况调查,按照治安威胁由高到低划分为2908个“红”区、1784个“黄”区和4559个“绿”区,统合内务(警察)机构与群众自治团体的力量,在“红”区和“黄”区设立了区长、副区长和执法专员。  相似文献   

7.
“无逮捕必要”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把握不准,仍存在“宁左勿右”、“重打击轻保护”的观念;在刑事诉讼中要适用“无逮捕必要”,往往程序比较繁琐;为保障诉讼、维护稳定,预知轻刑仍批捕;捕后达成赔偿协议致判缓;社区矫正机构缺乏,帮教条件不健全.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明确适用无逮捕必要的原则;明确“逮捕必要”的范围、标准;确立“确保候审为原则,逮捕为例外”的机制,从立法上强化对“逃保”的惩戒;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机制,解决对外地人犯罪大多逮捕的现象;对无逮捕必要不捕、取保候审等案件快速起诉;在审查批捕环节促成双方基本达成和解;积极开展不捕回访帮教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 今天,几乎每一个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都正在被这样一个特殊的“社区问题”所困扰,这一“社区”以“盲流”为主要成员,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城乡结合部分,或占据尚未开发的空地搭栅“安家”、或租借郊区农民的空房居住;“社区”成员庞杂,无正式或固定职业,且相当一部分或大多数从事非正当  相似文献   

9.
行刑社会化(社区矫正)问题之探讨(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社区”、“社区矫正”等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首先对社区矫正的各种理论依据,包括国外“深化的复归理论”、“刑事补偿理论”、“行刑经济化”等刑罚理念以及我国的特殊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对社区矫正所体现的刑罚价值进行分析,认为在我国实行社区矫正具有政治、社会、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其次,回顾我国刑罚执行历史上与目前的社区矫正工作有关的经验,分析目前社区矫正试点的情况,认为目前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是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规定了社区服刑人员的范围、成立了专门负责社区矫正的机构、招收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以及建章立制等。再次,文章认为由于社区矫正工作缺乏实践基础,尚处在探索阶段,在目前的试点中暴露出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观念上未能适应刑罚方式的改革、法律上缺乏社区矫正的依据、具体操作上缺少社区矫正的制度与经验等。最后对如何跨越这些障碍提出建议,认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推广要求更新观念、健全法律、构建体制、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新形势下街道社区的新情况──利益主体多元.社区需求多样。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个体私营经济的崛起、三资企业的发展、党政机关的精兵简政……社会的变革给社会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被打破,过去的“单位人”已越来越多地向社会人、自然人的概念转换,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管理;一些原本依附于政府的企事业机构也相继与政府脱钩,进而立足于社区、服务社区,步入了街道社区的范畴。社区居民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是基本生活需求,婚育、入托、就业、水、电、气.孤残老…  相似文献   

11.
社区警务概念界定中社区的地位在谈及社区警务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什么是社区。综合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对社区的解释,可以认为: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从社区概念本身来说,构成社区必须具备互个基本构成要素,其中,“人群”和“地域”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排在第三层次的是“服务”;第四层次是“认同”,或称“社区意识”;排在最高层次的则是“文化”,或称“社区精神”。从理论上说,只有全部具备了这五大要素,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或者说是理想的社区。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一个外来语。30年代由国外引入,最早起源于拉丁语。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将“社区”一词首先用于社会学。“社区”一词从出现到现在其含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迄今对社区这个概念的解释不下几十种。社会学家用“社区”一词来表示小村落、城市邻里和类似的城市地区。对社会学家来说,一个“社区”就是在某一地理区域中围绕着其日常相互作用的方式而组织起来的人群。这种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像住房、工作、购物、  相似文献   

13.
一、完善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两高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司法部的《办法》到各地的文件和实践,都明确了以司法所作为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机构。很多试点地区的文件也把司法所人员定位为社区矫正专业队伍,但无论从社区矫正的哪一个职能而言,司法所人员都达不到“专业”的要求。与此同时,社区矫正工作的特殊性质以及基层司法所的有限资源,共同决定了司法所无法独自承担社区矫正工作的所有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目前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的设置已基本完善,下沉至社区的医疗资源堪称丰富。根据服务人群的特点、区域医疗基础,优化资源配置,用好“工具箱”,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落实“社区医护巡诊模式”“社区医护巡诊模式”能够打破医生在医院“守株待兔”式的诊疗模式。中国古代社会的郎中,及现代农村的赤脚医生,都能上门问诊看病。深入社区、深入乡村,是友好型基层医疗服务的一种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牛凯 《行政法学研究》2000,(4):13-15,53
近年来 ,报刊、杂志及政府各级文件中经常出现“社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等字样 ,社区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物 ,社区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关注。本文拟从行政法的角度对社区行政进行探讨 ,并提出一些立法建议。一、社区行政的概念及特点社区 (Communit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F·腾尼斯在 1 887年《社区与社会》(CemeinschaftandLesellschaft,另译《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的。① 目前 ,学界普遍认为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其可能的现…  相似文献   

16.
张金武 《中国司法》2009,(2):99-101
一、组织机构(一) 概况。北卡罗来纳州(下文简称“北卡州”)位于美国东南沿海,面积136560平方公里,居民700多万。该州非监禁罪犯的矫正工作由北卡州社区矫正局负责。在2007财政年度,北卡州社区矫正局的雇员总数为2.572人,年度预算1.34亿美元,在册犯人126.381人。社区矫正官与犯人的比例约为1:50。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山东省东平县检察院按照“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立足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在相关政策、法律、规章规定的框架内大胆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构.对全县14个社区矫正机构履行社区矫正情况全面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全县430名符合社区矫正的人员全部得到有效监管.防止了监外执行罪犯重新犯罪.重新犯罪率为零.确保社区矫正各环节实现了无缝对接.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对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体制和机制创新,是社区矫正在探索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使命。社区矫正工作体制是指,社区矫正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式方法等的总称。近年来,各试点地区根据“两院两部”的《通知》要求,经过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19.
斐济机场的候机大厅里,人头攒动,各种肤色的游客穿行其中,但却没见几个亚洲人。突然,迎面走来两位亚洲乘客,而且还像极了中国人!正在东张西望的董志华、王晓虎一看这两位乘客,高兴极了,赶紧上前,干脆直接用汉语询问道:“你好,你们是中国人吗?”“是的,我们都是中国人。”对方一名男子回答。“太好了!你们去哪儿呀?”董志华赶紧又问。“瓦努阿图。”对方很爽快地回答。  相似文献   

20.
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按照年初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要求和“两院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截至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在6个试点省(市)的35个区(市)、310个街道(乡镇)展开,其中北京市已经在辖区内全面铺开。6个试点省(市)共接收、管理社区服刑人员4917人,其中,管制48人,缓刑2786人,假释649人,监外执行181人,剥夺政治权利1253人。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第一,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密切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