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线》1986,(5)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从事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计算)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产品。从价值形态上看,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减去同时期内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即全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V_2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生产中,也有与资本主义生产中相类似的C、V、m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于光远同志还为此写了一部专著。从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价值补偿角度看,C表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表示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消耗掉的生活资料的价值,m则表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活资料的  相似文献   

3.
答:社会产品是由物质生产领域中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商品生产的存在,一切社会产品除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同时具有价值。因此,社会产品的产量也可以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按产品的实物形态,用实物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件数等)计算的产品产量,另一种是按产品的价值形态,即以货币来计算的产品产量。前者为产品的实物量指标,后者即产品的价值量指标。总产值就是以货币表现的产品产量的总和。社会产品总产值也就是国民经济总产值,也就是以价值来表现社会总产品的一种形式。社会总产品是由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社会产品总产值也就是由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公共饮食业等部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所阐明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不仅包含着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殊内容,而且揭示了以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生产为特征的一切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内容和共同规律,例如,把社会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把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把社会总产品从实物上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从价值形态上划分为C、V、m三个部分,把生产资料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和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把消费资料划分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要求工资不断有所提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工资仅仅是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工资的增长速度要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制约。在经济学中,人们一般用国民收入作为衡量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求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拥有用人和分配的自主权;劳动者是个人劳动力的所有者,有自主择业的权利。按劳分配是这样进行的:交换(企业与劳动者在市场上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劳动合同)——生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交换(企业通过市场出售产品,将实物兑现为价值形态的货币)——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入手,剖析了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国有固定资产价值的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所阐述的固定资本是指劳动资料,它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其价值则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社会主义国有固定资产是固定资金的实物形式,它包括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其物质形式的磨损与价值形式的转移情况没有什么不同,而国有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其物质形式的磨损与价值形式的转移,尤其是价值的补偿应与生产性固定资  相似文献   

8.
浅析生产力中的精神因素□任从辉一、现实生产力的诸要素包括精神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首先,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深深打着精神因素的烙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起来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有計划的商品經济是社会主义經济的本质特征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要想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物质资料,就必须把整个社会劳动(包括表现为生产资料的物化劳动和表现为劳动力的活劳动)按照一定  相似文献   

10.
报刊文摘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词解②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  相似文献   

11.
科技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所具有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总称,是相对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而言的。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相比较,科技生产力的构成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科技劳动者是科技生产力的主体要素,实验技术装备是科技生产力的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硬件),图书情报资料是科技生产力的知识形态的生产资料(软件)。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科技生产力这一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其本质在于消灭剥削,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有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相似文献   

13.
略论文化视野中的企业产品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本质和生命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离开了物质生产和交换,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谈不上发展。从总体上看,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所构成的企业物质形态文化,是企业的全部制度和思想观念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04,(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有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有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即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营业盈余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即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部分之和;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5.
41、为什么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它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1)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方面之一。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因而,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同再生产的其它环节一样,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了任何人依靠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劳而获地取得社会产品的可能性。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只能是每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同时,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6.
劳动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这项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把统包统配下的固定工制度,改变为计划指导下的劳动合同制。本文仅就劳动合同制的性质及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 一般人们常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但是,如果从劳动的社会性质的角度来看,劳动过程同时也是劳动者与劳动者(包括脑力  相似文献   

17.
文摘集纳     
王珏提出新观点:必要价值规律应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中央党校教授王珏在《经济研究》第3期著文提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必要价值生产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必要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王文说,必要价值是指商品价值中扣除转移价值后新生产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包括两部分,即v+m。v是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是劳动者个人利益;m是国家和企业的收入,它将用于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将资本的本质科学地定义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并将资本科学地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从而深刻揭示了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商品的最本质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由C+V+M三个部分组成,其中C是转移价值,自身不会增值,V+M是劳动力使用过程中抽象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马克思又将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科学地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前者形成的新价值V,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后者形成的剩余价值,即增值价值,马克思在普遍意义上将它称为剩余价值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提出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什么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参与收益分配? 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无论以生产资料实物形态存在,还是以货币价值形态存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包括经营管理劳动),都不会自行增殖。但它们又是生产得以进行、社会财富得以增长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活劳动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是创造财富和价值增殖的源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土地、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06,(1):32-32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在这里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