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经义 《法制与社会》2014,(14):204-205
儒家学说认为管理就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领导作为现代管理实践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其修养、人品、学识直接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任何有价值的管理理论一定是基于团队成员所秉承的文化基因之上的,所以在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中国,从"修己安人"的思想中探寻领导的启示就有章可循了。  相似文献   

2.
孔孟儒学的治国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国思想理论,在人贵论基础上确立了人是国家社会的主体和根本的民本论.以"民本·仁政·德治"为治国指导思想,"德治为先,礼刑并用"为治国基本方针,"庶·富·教"为立国三大要素,要求治国者必须具备"政者,正也"的素质,采用"修己安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领导管理机制.孔孟儒家的治国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德治与法治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朝统治者在吏治方面实施安人宁国的吏治方针,并承袭了法家以律治吏的思想,运用唐律作为整饬吏治的有力工具,通过强化对有职权者的法律监督,建立对官吏罪责追究的严密网络,并通过倡导吏治廉洁,严防司法腐败等方面来对官吏进行全面的管理。立法者根据宽猛相济、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立法思想,制定的一系列从严治吏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对我国在职官管理和廉政建设方面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朝统治者在吏治方面实施“安人宁国”的吏治方针,并承袭了法家以律治吏的思想,运用唐律作为整饬吏治的有力工具,通过强化对有职权者的法律监督:建立对官吏靠责追究的严密网络,并通过倡导吏治廉洁,严防司法腐败等方面来对官吏进行全面的管理。立法者根据宽猛相济、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立法思想,制定的一系列从严治吏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对我国在职官管理和廉政建设方面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律因人的需要而产生,其创设及运行都应围绕人的需要.人本法律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它将人视为法律的根源、主体和目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它影响着司法审判活动,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本法律思想源远流长,其并非是现代社会亦或西方法律思想的产物,它对现代社会实现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和宪政国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淑云  张美琳 《中国法律》2008,(3):41-42,109-111
[德主刑辅]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与其他法律思想的有机融合。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中.它一直作为主流法律思想被历朝历代所沿袭.决定着封建时代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并成为历代统治者[安人宁国]治国方针的思想基础,它对於维护统治秩序.理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保证封建国家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揭示的不少战略战术理论得到后人的发扬与借鉴,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主要体现在现代企业组织、企业战略和经营决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它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教育思想。《大学》的正心修身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石;《大学》的“三纲领”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重要标的;《大学》的“八条目”教育为罪犯矫正教育提供了运作流程。《大学》所阐述“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对罪犯心理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飞 《法制与社会》2010,(22):286-287
我国孝文化内涵丰富,经历了不断变化,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指出对待孝文化应抛弃糟粕,吸取精华,进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青少年中,发扬孝文化,宏扬传统美德,促进现代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研究孝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是整个老子哲学体系的精髓,是老子"道"的本质特性。本文通过研究老子的管理思想,认真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对于加强和深化政府现代管理理念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静 《法律适用》2012,(9):35-39
社会管理在传统上一般被认为是政府的职能,政府是单一的管理主体,因此社会管理与社会统治或社会控制意义相近。但现代管理理念上,社会管理则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对除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外的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社会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宪政的理念基石是"以人为本"思想,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因其自身独特的生存环境与价值取向而与现代宪政所要求的人本思想大相径庭。有鉴于民本思想与现代宪政理念之间的深沉张力,因而,在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型,使之契合于现代宪政的宏图伟业。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视角出发,市场经济建设、公共领域建设与公民文化建设是实现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个人主义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个人主义学说,不仅代表了美国19世纪中期的主流价值观,更揭示了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具有超越时代和具体文化的启迪意义.孔子对个人主义基本元素的思考,是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语境中讨论儒学中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对确立现代中国人的个人文化身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自从在20世纪80年代登上了企业管理的殿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健全,越来越得到企业家的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试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为例,分析企业文化对现代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理,作为人类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它既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实实在在地渗透并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永载史册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影响甚至改变着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目的。泰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是他将科学的方法引入了管理,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科学。然而,但我们今天还在津津乐道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其实质,对泰罗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对此,丹尼尔.A.雷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中提出了置疑。  相似文献   

17.
《管子》是我国历上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记载了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其更具现代价值。本文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出发,对《管子》的市场经济思想做了一个清理和概括,并从现代管理的视角对此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主要派系之一,他们对法律最为重视,他们的最主要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重的主张就是"以法治国",突出法律这种国家的强制性工具在社会统治中的绝对准绳地位。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依据,受到后代王朝统治者大力追捧和沿用。法家思想是法律的起源,探讨了法律的本质和在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对我国现代立法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是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思想。本文对法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重要主张、缺陷等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法家思想对我国现代立法的积极意义和在我国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治思想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资源,尤其在现代,法治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法治概念的探讨入手,罗列出我国法治建设思想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资源,包括权利换和谐—中国传统法律的秩序路径、道——中国法共通原理和清官司法的出场,最后指出该文化基础和历史资源对我国现今法治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春增 《法学论坛》2008,23(2):66-70
一个国家的不同时代以及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法治理论和实践.无论是古代西方的法治思想还是古代东方的法治思想,都不过是现代法治的思想渊源而已,并不能与现代法治划等号,真正作为现代意义上使用的法治概念,是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首先提出来的,是与资产阶级民主相伴随而得以阐述和论证的,并且经过无数思想家们的努力,才使其逐步完善,成为现代国家的法律实践.从法治构成的角度出发,论证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是符合法治的最低要求的,进而得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现代法治的渊源之一,并试图通过此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重新审视、提升其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