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银超 《前沿》2012,(8):114-116
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种类,其中的消费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体消费的符号化、强主观性和非功能性。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重感官享受、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计划随意、消费道德欠缺等突出问题,所以,要对此实施自我教育和专门的消费教育来引导和规避。  相似文献   

2.
江鸿 《前沿》2006,(9):194-196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彼此间往往产生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尤以人际消费上升最快.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高校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和人际消费现状,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消费观念和人际消费行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消费与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它赋予当代青年消费文化许多新的特质.蓬勃发展的网络消费在消费工具、消费空间及消费体验三个层次上推动了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工具,网络消费使当代青年消费文化具有消费观念的超前性、消费行为的时尚性、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和消费方式的便捷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空间,网络消费呈现出了流动性、隐秘性和意识形态化的特征,这一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系统的脱域问题;而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体验,网络消费给当代青年带来了新奇体验、认同体验以及现代性的"好恶交织"体验等方面的新内涵,这些都与当代青年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谢保杰 《北京观察》2005,(11):45-47
一 随着我国向小康向社会进程的全面推进,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都得到很大提高.这一变化也在当代大学生的特质文化消费领域得到反映.和十几年前的大学生相比,当今"盛世"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蒲建彬 《青年论坛》2007,1(6):43-46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伦理观念是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成长成材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将影响未来社会的消费文化构成.因此,如何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消费伦理存在的新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教育思路和对策,从而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则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炫耀式消费正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影响整个时代的消费文化和价值取向.本文用"新炫耀式消费"这一概念对其重新定义,并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一具有代表性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讨论性别、地区、城乡差异、独生与否等变量差异来研究新炫耀式消费对其消费行为的广泛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玲 《传承》2008,(12):100-1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呈上升趋势,而其中尤以人际消费上升最快。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某高校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和人际消费现状,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消费观念和人际消费行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作为历史发展潮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已经从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层面,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呈现出理性消费、符号消费、个性消费等趋向.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本文尝试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因素,并从大学生自我定位、消费文化、消费环境三个方面探求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透视大学生手机消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消费对象也在时刻发生着转移,大学生作为整个消费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再是只会呆在“象牙塔”里读书的传统形象,而是正在更多地融入社会。对手机消费的追求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时尚。那么,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现状到底怎样?其消费是否理性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以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心理与行为为主要线索,运用消费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武汉市高校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与心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