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适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沫索。改革开放前,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后,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为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蔡力峰 《新湘评论》2006,(10):25-25
着眼科学发展,着力探索新的思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娄底市应坚持“三并举”、“三结合”、“多元化”。“三并举”就是坚持发展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发展重工业与发展轻工业并举、发展大企业与发展小企业并举,实行“两条腿走路”;“三结合”就是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与城镇化相结合、与配套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配套化服务工业化;“多元化”就是要逐步解决产业趋同、结构单一的问题,实现由地下向地面、资源型产业向加工生产服务型产业、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翟德怀 《当代贵州》2009,(21):42-43
工业化、信息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两个历史过程。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推进“两化融合”和“五化并举”,反映出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党和政府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年来东北地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培养了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高,基础没施条件、城市建设和重工业基础条件也都比较好。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原有体制的弊端日显突出,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工业化本身也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这一新的视角考察这一阶段工业化建设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总结历史经验,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现代化的实现,是很有益处的。一“一五”计划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通过“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曾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两化”互动是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促发展。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以钢铁、石油、机械、化工和煤炭等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为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一度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持续跃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资源密集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适应当前趋势,并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长久积累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东北地区走转型升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为东北振兴的问题现状、对策思路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对东北工业基地的经略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从中国工业化的长期建设、工业的合理布局、国防安全等方面经略和建设东北工业基地。在民主革命后期,党中央即已充分重视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工业基础。建国初到“一五”期间,中央将东北地区确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基地。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东北的重点投资和重点建设,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为改变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态,中央进一步确定了由沿海向内地纵深发展的部署,同时统筹兼顾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关系。在经略东北的同时,带动内地工业更好地发展。“三五”期间,由于国家基建投资重点转向“三线”地区,东北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巩固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和限制。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09,(6):23-23
“一化”:新型工业化 所谓“一化”,就是新型工业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它是以信息化为新动力的工业化;是利用全球化机遇的工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是创新驱动的工业化: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是统筹协调发展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1.
一、匈牙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匈牙利解放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有“三百万乞丐”之称。1946年2月1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权建立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国有化。1949年,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1950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工业总产值占国民总收入的64%。但是,由于照搬苏联模式,也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经济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建设“钢铁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87%。重工业占工业投资的93%。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史学家格尔申克隆由对19世纪的德、意、俄等欧洲后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分析中推导出了著名的“经济落后模式”。根据该模式,后进工业化国家越落后,越表现出强烈的赶超意识、力图尽快采用最先进机器和最现代生产组织形式、通常选择重工业部门入手进行工业化以求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用资本替代劳动、一般在由具有政治动机的政府领导下从事工业化运动、最大限度地提取积累和提高投资率,导致大众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2002,(11):27-28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江积极抢抓成南巴高速公路建设带来区位大改变的机遇,始终坚持把推进“两化”互动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丘陵农业大县“两化”互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形成了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承载工业化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县工业化率33.3%、城镇化率31.4%,分别比2005年高10.6、1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潮涌竹乡,大竹县吹响“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号角。 近年来,大竹县以“高位求进、加快发展、追赶跨越”为主基调,按照“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两化联动、大抓项目”思路,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做大城镇,做强产业,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报告通篇贯穿着加快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思想,是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报告中多达10处的表述与“信息化”有关,特别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理念,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对加快海西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曾经认为,中国工业化必须从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入手,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再来发展重工业。建国后,为了迅速增强国家实力,奠定工业化的基础,他改变了这一想法,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在中国工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产值的1956年,他又特别突出地提出要重视农业和轻工业,要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这两次飞跃,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过程的重要成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走工业化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之路。毛泽东为实现中国工业化构想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提出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继承了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做出新的贡献,真正将毛泽东的有关思想落实于工业化实践中,从而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推向前进。 一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一条能够实现工农业生产发展,又不同于西欧、苏联、东欧新型的第三条工业化道路。他讲的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从内容上来说,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发展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同时并举的道路。它的基本精神之核心,就是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较能符合中国工业化的基本客观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着力推动四川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两化”互动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把握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面对机遇,甘孜州立足实情、科学谋划、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走出了一条新型特色工业化新型高原城镇化“两化”互动的特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化战略选择与实施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开始工业化时,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一个人口多、基础薄、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相当落后的大国。按理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搞工业化似应走一条从农业、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发展之路,然而,中国共产党却选择了一条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正确的选择和及时的调整相结合是中国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