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确立了民事制裁法律制度,作为一项民事法律制度,它由原则、规则、制度、程序以及指导思想等多种要素组成,而民事制裁原则则是该项法律制度建构和运作的理论支点和  相似文献   

2.
民事制裁制度性缺陷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盛礼 《河北法学》2005,23(5):40-44
民事制裁是特殊时期的立法产物,也是法学理论不成熟的体现。这一制度表面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但实际却与司法权的被动性、中立性相违背,以司法权威的丧失为代价。在民事制裁中,法院行使了行政权和个案中的立法权,违反分权制衡的法治原则。同时,民事制裁制度也不符合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应在未来的民事立法中取消民事制裁。在被取消前,应以司法解释的方式限制民事制裁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民事制裁若干问题探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制裁若干问题探付钟心廉一一些通说把《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规定的“制裁”称为民事制裁,并且将这一概念定义为:“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人所采取的民事处罚措施”。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1.民事制裁的依据不只是民事...  相似文献   

4.
浅谈民事制裁的适用问题蔡明清一、民享制裁与民事责任及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差异问题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民事制裁就是民事责任。笔者认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精神,用责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还不足以制止或制裁侵权人时,则可以训...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审判实践中,对案外人与案件有关的违法行为能否予以制裁,存在着分歧。《人民司法》1990年第10期司法信箱解答中认为:人民法院的民事制裁“是针对当事人或者与案件有关的案外人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学习与辅导》1990年第11期《关于经济合同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一文则提出:“民事制裁的对象,必须是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对办案中发现案外人的违法行为,则不能进行制裁.”另外也收到个别来稿,认为对案外人不能予以制裁.究竟对与案件有关的案外人的违法行为能否予以制裁呢?  相似文献   

6.
论公开审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开审判制度,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无论是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都要依法全面推行公开审判制度,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制裁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惩罚犯罪。本文着重论述健全和完善公开审判制度是民事...  相似文献   

7.
建立独立的民事惩罚制度的必要性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的精神,用责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还不足以制止或制裁侵权人时,则可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或依法罚款、拘留等方式给予民事制裁。实践表明,这种将民事制裁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制度或者是该制度的延伸和补充之立法体例,其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实践中的适用效果也不尽人意。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民事制裁从民事  相似文献   

8.
谈破产否认权制度曾令生一、破产否认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破产否认权,又称撤销权、追回权,是指破产主体在破产宣告前的一定期限内,实施了侵害债权人合法利益的法律所禁止的民事行为,而破产管理人请求人民法院加以否认并撤销该行为,从而使该行为所流失...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它通过规定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通过规定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任务,从而保障我国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等民事法律规范的实施,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以及一系列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确立了我国商标权双轨制保护模式下的民事制裁制度。本文经过研究,发现这一民事制裁制度在宪法制度上、民法制度上、民事诉讼制度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文中在对这些缺陷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建议:建议立法机关对这一制度作出废止规定,取消法院的民事制裁权,将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制裁权唯一地赋予工商行政部门行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豁免”、“国王不为非”等原则的没落,世界各国国家赔偿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我国,由于国家赔偿制度尚属初制阶段,在国家赔偿范围方面难免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仅就民事制裁的国家赔偿问题作一些浅显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之效。一、建立民事制裁国家赔偿制度的必要性根据《民法通则》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不仅可以行使审判权,就当事人的纠纷作出裁决,而且还享有民事制裁权,对与本案有关的浮法行为直接予以民事制裁,制裁的方式包括:训诫、责令具结侮过、收缴非法财物与非法所得.并还可以依照其…  相似文献   

12.
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了十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同时还规定了五种民事制裁措施(即: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激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拘留)。当前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如何适用民事制裁措施,在认识和做法上都不尽一致,迫切需要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并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下面,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和体会。一、民事责任和民事制裁的联系和区别。民事责任是民事制裁的前提和基础,民事制裁是民事责任人违法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当然也就谈不上对其进行民事制裁了。正因为民事制裁和民事责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民法通则把民  相似文献   

13.
在审判实践中,对于民事制裁对象的范围,除案件当事人外是否还包括案外人,一直有分歧。最高法院对此也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如(九○年《人民司法》第十期)。在解答“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在二审过程中可否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径行制裁”的问题时提到:“民事制裁是针对当事人或与案件有关的案外人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而最高法院业大所编的《学习与辅导》九○年第十一期上,在辅导“关于经济合同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又提出:“民事制裁的对象,必须是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对  相似文献   

14.
论强化民事执行制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申请 ,利用国家强制力 ,强制债务人履行法律义务 ,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活动。强制执行通过采取对财产查封、冻结、扣押、搜查、拍卖、变卖等措施来实现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当这些强制措施无法实施或实施过程中遇到阻碍时 ,国家必须用制裁的手段来排除妨害。民事强制措施以债务人之财产为对象 ,制裁措施则以对债务人人身之强制为原则。适用制裁措施是有效实施强制执行措施之必要保障 ,是国家强制力的终极表现。现行强制执行法律一般并未将强制执行措施与制裁措施严格区分开来 ,这不利于我们探讨制裁措施的…  相似文献   

15.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是司法制度的终结性环节,民事强制执行的原则是构成民事强制执行程序基本理念的重要因素。探讨民事强制执行中之比例原则,有利于要深化对民事强制执行本质规律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民事执行理念,并为改革和完善民事强制执行法律制度提供良好的指导原则,进而为民事强制执行实践奠定坚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件、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事责任的方式与本质、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区别、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区别等一系列内容加以阐述和讨论,以使我们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能够正确的适用民事责任,切实贯彻民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严肃并恰如其分的制裁各种民事违法行为,从而维护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使民事责任制度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民法发展的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证券内幕交易制裁制度是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旨在预防和制裁内幕交易行为,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以维护和保障投资者利益。无疑,证券内幕交易制裁制度的立法目的是多元化的,但是这多元化的目的并不是均衡排列的。证券内幕交易制裁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通过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有序实现,更好地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一、证券内幕交易制裁制度的归责学说证券内幕交易制裁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这可以认证券内幕交易的最早归责理论学说寻找到依据。证券内幕交易的侵权归责理论学说认…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首次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是我国民事立法上的一大突破.这一法律制度的确立,对保障宪法原则的实施,切实保护公民、法人的人身权,制裁违法行为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一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司法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棘手问题,暴露出一些不足,亟待修改和完善.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永生 《现代法学》2004,26(1):87-96
在我国刑事诉讼实务中 ,刑讯逼供、超期羁押、侵犯被追诉方辩护权等违反程序的现象屡禁不止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缺乏严密的程序性制裁机制。制裁是法律的内在构成要素 ,是保障法律实施的必要机制 ,对于实现法的公平与正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程序性制裁无论是在适用范围、实施机制 ,还是在基本功能方面都是刑事制裁、民事制裁、纪律制裁和国家赔偿所无法替代的。程序性制裁有终止诉讼、撤销原判、排除非法证据、诉讼行为绝对无效、诉讼行为相对无效、从轻量刑等主要方式。完善我国程序性制裁机制需要进行全面的制度改革与程序建构  相似文献   

20.
法律适用刑事优于民事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于刑事法律关系牵连民事法律关系,既需追究刑事责任又需明确民事责任的案件,优先适用刑事法律加以解决的原则。一、刑事优于民事原则的产生与发展这一法律适用原则是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为核心,在各国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