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印尼关系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然而历史上两国关系发展却并不顺利。苏哈托统治时期,中印尼关系长期处于中断状态。即使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复交的情况下,印尼仍坚持不与中国复交,其中原因非常复杂。文章从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着重从历史包袱、诱发定势和认知相符这3个方面分析印尼对中国的错误知觉及其对印尼决定与中国复交的影响,并就构建两国友好关系的心理基础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冷战的历史形态考察东南亚华侨华人与国家关系的特征,即“华人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内涵。在此,所谓“华人因素”指的是,由于华人人口在本地区的存在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的有关华人与中国的政治联想,华人与所在国的民族矛盾。这从中国和马来西亚、印尼及越南的关系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冷战期间,东南亚各主要国家在与中国联系时,几乎都无可避免地涉及到当地的华侨华人华族问题。换言之,东南亚华侨华人华族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在国家关系中承担着既定的角色,哪怕这种角色在整个冷战期间是多么地被动,他们依然被特定的历史所规定,从而成为在中国和东南亚关系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印尼中国观的演变对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乃至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冷战结束以来,印尼的中国观从负面向正面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与印尼自身的民主改革、中国国力的提升与中国和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密切相关。未来印尼的中国观将受到投资因素、跨国人口流动因素和美国因素等影响。而密切政治对话、强化社会人文交流和有序引导中国企业的投资将是保证未来印尼的中国观正向走向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5.
国际移民女性化(the feminization of migration)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人口迁移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的跨国迁移活动日益活跃,并呈现出移民目的地全球化、移民结构多元化、移民方式多样化的特征。本文以中国女性迁移东南亚为中心,考察并分析了中国女性新移民迁移东南亚的结构与类型、存在的问题与影响,指出重视中国女性移民浪潮中的问题与负面影响,对维护中国女性跨国迁移的正常秩序,促进中国与东南亚民间交流的发展以及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调整了对印尼政策,在促成西伊利安争端和平解决之后,在印尼发起了新的一轮外交攻势,试图抓住当前美印(尼)关系的转机,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印尼与西方联系的纽带,把印尼注意力由国际事务转向解决国内问题,以促进改造印尼民族主义,影响印尼政治构成和国内外政策的长远目标。这一时期,美国改造印尼民族主义的政策,英国维持在东南亚的势力与影响的目标,以及苏加诺在地区内部消除一切殖民主义残余的努力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难以调和的矛盾。印尼苏加诺政权对于来自美国的压力也不会轻易就范。肯尼迪政府的对印尼政策不免于以失望告终。  相似文献   

7.
印尼的国营经济比重在东南亚国家中是最高的,这对于其维护经济独立、推动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印尼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服务质量差、长期亏损,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利于行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政府不得不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与调整。印尼国企改革整顿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印尼国企改革最终效果如何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华侨华人社团在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华人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它是华侨华人报刊杂志、华文学校及华人企业经贸网络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之一.早在1900年,印尼华侨华人正式成立了近代印尼第一个华侨华人社团——巴城中华会馆.  相似文献   

9.
印尼能源资源丰富,且能源战略地理位置险要,是中国进口油气资源的重要海洋通道,进一步加强同印尼的能源合作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与印尼在油气贸易、资源开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方面都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仍需进一步拓展深度与广度,在解决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大有可为。为了进一步发掘中国和印尼能源合作潜力,扩大能源合作成果,中国应加强双边共赢、多边合作以及外交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琳 《国际资料信息》2012,(12):19-22,18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自建交以来,双边军事关系受到政治关系的影响,历经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两国军事关系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2005年中国与印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军事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涵盖高层互访、防务磋商机制、舰艇访问、人员培训、国防工业合作等诸多领域。尽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两国未来仍可能进一步推进各领域的务实性军事合作。  相似文献   

11.
贺圣达 《东南亚》2010,(3):23-28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与东南亚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和巨大的变化。以19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为界,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大致上可以分为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冷战时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冷战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特点是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以政治关系为主,经历了曲折、复杂、多变的历程,与东南亚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已构建了全面合作的战略框架,互信更加牢固,合作更加有力。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以后,美国一印尼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反反复复.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东南亚战略①.冷战结束初期,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一印尼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双边政治关系则相对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东南亚开始践行其"民主扩展"战略,致使美国一印尼双边政治关系"荆棘丛生",而经济关系则"陷入低迷";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始积极构建"反恐联盟",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再度"升温",双边经贸关系趋于"回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回顾与展望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朱振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对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十分重视发展同世界各国、首先是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因此,中国把改善和发展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列...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回顾与展望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朱振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对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十分重视发展同世界各国、首先是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因此,中国把改善和发展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俄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俄罗斯、日本是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三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国家间关系.研究三国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国际政治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无法回避地区政治及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一边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平稳务实发展的中俄关系,一边是因参拜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而长期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一边是受领土问题钳制冷漠无为的俄日关系.中俄日三大国的关系在东北亚地区形成极大的反差.此外,中俄日关系还与美国在东亚的安全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将研究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着重从中国和平发展的角度看中俄日三国关系中社会与政治因素的变化,并探讨美国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同时提出对推动三国关系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盟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与印尼的经济关系几经波折和起伏。自1990年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印尼经济关系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两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执政后推行了更为积极的东南亚政策,整体上更加重视东南亚,大力发展美国-东盟关系,强调与东盟的对话协商与合作。其原因在于东盟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对美国都十分重要,而美国这些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相对衰落。美国当前急需解决的内政外交问题太多,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东南亚,东盟与美国在主权、人权、发展观等根本性问题上又差异巨大,加之东盟奉行大国平衡外交,因此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也存在明显限制。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不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双方关系的性质变化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50年7月,印尼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东南亚国家。然而,在最初的15年中,两国关系充满问题与猜疑。最终,1967年10月,印尼确信它已经无法再容忍中国对其内政的干涉,决定冻结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尽管美国具有实际上的全球霸主地位,但中国也是一个日益强盛的世界大国。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东南亚将会最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影响。究竟是要适应、抑制还是抵制中国,将取决于未来的发展情况(对此无人能够预见),包括中国的目标、其它国际角色(美国、日本)的政策以及东盟的团结还是脆弱。本文认为, 在确定如何最好地同中国打交道方面,有两个因素将对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它们自己与中国双边关系的长期历史以及它们自己各不相同的关于应该如何进行对外交往的观点。这就说明历史和文化对理解未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可能模式是很重要的。分析家只有考虑到历史和文化,才有可能预知东南亚的大陆国家和海上国家可能对一个更加强大和自信的中国如何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有华人华侨 2 0 0 0多万 ,其中印尼有 70 0余万。广大华人华侨在印尼独立和经济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始终没有获得公正的社会地位 ,排华事件此起彼伏。(一 )沧桑历史中国与印尼群岛的交通关系 ,最早可溯至汉代。据阿拉拍人马素提游历南洋群岛后所著《黄金牧地》一书记载 ,在公元 943年 ,就有不少中国人在苏门答腊岛上耕种。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促进了与东南亚的关系 ,同时也鼓动了华侨的移殖。鸦片战争后 ,中国门户被打开 ,清政府允许人民移徙海外 ,而英、法、荷等国为开发东南亚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力 ,招募了许多华工 ,即所谓的“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