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邢钰  刘旭 《先锋队》2010,(3):14-14
近年来,高平市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经济迅速发展,然而那些地下无资源、地面无企业纯农业型经济村的发展,时刻更牵动高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闫通宇的心。在全市445个行政村中,这类型村约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建强基层组织、盘活资产经营、创办实体经济,贵州通过在农村改革创新,大力破解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步伐,为贵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农村集体收入低下或无经济收入,这样的村被称为"空壳村"。在贵州,"空壳村"占比不少,9000个贫困村基本都是"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3.
近日,因工作下乡,听一位基层干部说:“出路,出路,出去就有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更难。”闻之,颇受启发。 当前,各地都在按照中央精神,大力整顿农村后进支部和经济薄弱村支部。中央提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加快经济发展的好路子是其中之一。对于后进村、经济薄弱村来说,怎样才能找到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常听一些后进村、经济薄弱村的干部抱怨基础太差,自认致富无门,甘愿困在家里守穷。须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信息经济,信息来自于市场。不大胆走上市场,而是固守田园,困守家门,何来信息、项目和资金?何来合作单位?后进村、经济薄弱村本已偏僻,“凤凰不落无宝地”,再不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4.
"一个投资1.5亿元的环保设备研发制造项目,准备落户我们村。"9月17日下午,洽谈完项目从济南赶回来的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阎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永兴奋地告诉记者。项目达产后,阎桥村将彻底摘掉经济薄弱村这顶"穷帽子"。心往薄弱村想、钱往薄弱村花、人往薄弱村走、劲往薄弱村使,绝不让一个经济薄弱村掉队。今年以来,莱城区将工作重心下移,强力推进454个经济薄弱村发展转化。目前,50%以上的经济薄弱村已实现了转化。  相似文献   

5.
村域经济是农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一个基本单元,具备相对独立性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承担着组织农村村级的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宁夏深化农村改革,推进跨越式发展,应该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期,通过村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尽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冬辰  柏奇 《实践》2009,(1):13-14
老哈河从建昌营村旁欢腾流过。建昌营村位于赤峰市东,毗邻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元宝山发电厂、元宝山露天煤矿。改革开放前,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与国内多数农村一样,建昌营村一度是赤峰地区人口最多、土地最少的单一农业村,生产少动力,集体无积累,村民生活难。改革开放以来,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建昌营村因地制宜,抢抓机遇,以集体为龙头,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集体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一跃成为闻名内蒙古的富裕村。2008年,建昌营  相似文献   

7.
商河县韩庙乡孙营村地处济南市的最北端、海拔的最低点。这个仅有527口人的小村落,却有着1/3的人口常年在外务工,无村集体收入,无村集体土地,无特色优势和发展基础,是一个典型的没有任何公共积累的"空壳村"。解决思想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锦州市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引领,精准施策,有效破解"空壳村""薄弱村""摘帽村"发展难题。与2017年相比,全市"空壳村"减少346个,同比下降61%,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增加到614个,同比增长89%。针对"空壳村"无资源、无资产、无渠道、债务多和党组织虚  相似文献   

9.
朱福君 《江淮》2012,(5):38
四年前的舒溪村,是个"两无两难一缺"(经济无抓手、村里无产业,群众出行难、看病难,文化生活缺乏)的后进村。现如今,步入舒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让这个村产生巨变的,正是这个村的当家人———党支部书记杨四六。  相似文献   

10.
正凌源市采取"党建统领、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合作社"为主要路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年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3个,10万元以上的村有86个,5万元以上的村有194个。坚持党建统领,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2014年以前,全市有157个村属于无资源、无产业、无收入的"空壳村",有230个负债村。针对这一现状,凌源市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1.
当前,如何加快改变经济欠发达村的落后面貌,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认真研究、深入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制约经济欠发达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所谓经济欠发达村,就是经济发展较缓慢,社会文化环境、思想状况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村庄。据调查测计,目前这部分村还占有相当一部分数量,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影响欠发达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多,综合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群众的思想观念守旧,习惯于以旧的思维方式观察处理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千元村的崛起关键在于选准发展路子"七五"期间,宜春地区农民收入连续多年以"两位数"速度递增,到199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2元,出现了57个村人均纯收入破千元大关.五十七个村,除少数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竹木资源外,大多数村无明显的资源优势.且地理分布于不同区域,既有丘陵山区,又有平原城郊,具有广泛代表性.他们启动经济的方式、途径各有千秋,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子.1、走开发农业的路子,主攻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经营土地收益.上高县蛇尾村在抓好以内涵挖潜为主发展常规农业的  相似文献   

13.
一、把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措施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 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各自工作侧重点不同,推进方式不同,但二者并不是矛盾关系,更不是对立排斥关系。要正确处理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到"两者结合"、"两轮驱动"。通过到村到户到人精准扶贫,推动片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环境条件改善,带动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4.
“智慧,给宅里桥村插上金色的翅膀;科技,使宅里桥村经济实现腾飞”。这是我们调查采访吴江市桃源镇宅里桥村得到的一个深刻印象。 1992年以前,这个占地不到千亩、仅有1300人、地处江浙边缘地区的偏僻小村,在全镇20个行政村中“一向不起眼”,小打小闹的工业经济,年利润刚够支付日常开支。而现在这个村不仅后来居上,而且一跃再跃:1994年,实现工业产值3780万元,利税422万元;1995年,又比上年翻了一番,产值和利税分别为8400万元和805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4100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全村980多万元固定资产,无银行贷款,负债率为零。在谈及村里的发展变化时,自1984年起就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金荣根,不无感慨地说:“雄鹰升空离不开翅膀,经济腾飞离不开科技。正是科技的力量、才使我们村的经济走上了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一村一品,就是指一个村在不放份粮食生产的同时,多数农民或多数劳力从事某一品种、某一行业的商品性生产,且该品种、该行业的产值、收入占这个村社会总产值的相当比重。我县已有245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经济格局,还有近百个村正在朝一村一品经济格局方向发展。一村一品专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8):57-57
<正>四平市在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坚持走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自力更生与外部帮扶相结合的自主发展之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发展成果共享的致富之路,村集体实力有所增强,村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广泛采用村党组织及党员领办、创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村集体有形、无形资产分红模式。  相似文献   

17.
湟源县蒙古道村属浅山地区.全村有6个生产合作社,共有各族群众1176人。其中党员34名。近年来。蒙古道村党支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为载体.立足本村实际。突出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积极找路子,求突破,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发展党建促经济、发展经济促和谐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东平县接山镇针对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路子少的实际,总结推广了"边角经济"增收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薄弱村发展起步问题。找准症结,破解难点,确立薄弱村发展路子。接山镇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税费改革后,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子,多数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2011年底,全镇集体经营性收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昭苏县各村集体经济积累总体上相对滞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窄、村集体债权债务较多等问题制约着村集体的发展。为此,只有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等方式为盘活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麻城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社区建设中,不断研究制定村改社区实施办法,出实招破解村改社区工作难题,使村改社区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一是规定“村改社区”基本条件,破解无序改社区难题。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村改社区成为一种潮流,有些地方出现了无序改社区的状况,对此,麻城市委、市政府规定了村改社区的三个基本条件:城中村或村已无土地的城边村;在城区规划范围内,因经济开发,农宅基本上都已拆迁,居民基本进入复建小区,村民委员会无法行使对村民的管理服务等职能;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低于本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