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峰 《政府法制》2012,(4):13-13
2011年12月7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有关行政强制的规定凡与《行政强制法》不一致的,自《行政强制法》实施之日起一律停止执行。按照《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今后一些临聘人员将不能参与执法;执法错误,执行机关应给予赔偿。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中国《行政强制法》的出台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再一次理论研究的热潮,注意到《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有保留地肯定了以“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合说”为基础的“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3.
交通警察实施行政强制,不仅在实践执法工作中存在困惑,即使是理论的研究也处于初始阶段,交警的行政强制权亟待从理论和法律上作出具体的规范.在《行政强制法》框架范围内尽快完成交通警察的行政强制权的界定,规制交通警察的强制措施与强制执行权力,不仅是依法行政,合法行使警察权急需解决的难题,也是保护交通参与者合法权益,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交通警察行政强制权的研究,界定交通警察行政强制的内涵,探讨我国交通警察行政强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交通警察行政强制权的配置与完善,为正确实施交通警察行政强制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行政强制法》设计和体现的行政强制基本原则共有六项:平衡原则、比例原则、行政强制法定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救济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既指导该法整体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具体法律规则的制定,也将在该法正式施行后指导执法者对该法所确立的规范和制度的实施。《行政强制法》遵循平衡原则、比例原则和行政强制法定原则的要求,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强制设定权进行了科学的配置,此种科学配置有利于最大限度保障行政强制法立法目的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行政强制法立法若干争议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行政强制法(草案)》(三审稿)中存在的三项主要争议从实践层面进行了系统探讨。作者认为,行政强制设定权应配置给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但在条文表述上应修改得更加严谨;行政强制实施体制原则上应实现裁执分离,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强制决定后,应申请人民法院审查并裁定,但一律由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行政强制基本原则应包括四项:行政强制法定原则、比例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6.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边界划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正在制定“行政强制法”及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理论研究热潮,注意到行将制定的“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评判了中外各种主要的划分理论,肯定与提出了以“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合说”为基础的“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离并且已经生效”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强制权的设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强制权的设定是行政法律制度中的重中之重 ,为行政强制立法必须加以规范和明确的首要问题。鉴于行政强制权的涉权性和侵益性 ,也为了适应WTO规则中法制统一的要求 ,行政强制权应统一由法律和行政法规来设定 ,并力求设定内容的明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为确保行政权的权威性和完整性 ,保证行政效率 ,行政强制执行权应由行政机关来行使 ,具体可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来集中行使强制执行权 ,负责行政决定的执行。  相似文献   

8.
盘查的性质定位盘查是一种行政权关于盘查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属于行政职权,也有学者认为应属于刑事职权,还有人认为盘查是跨越行政执法和刑事侦查的职能。笔者以为,盘查是公安机关在行使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措施,应属于行政职权。日本的《警察执行职务法》规定的职务询问和台湾《警察职权行使法》规定的盘查在性质上也部属于行政职权。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通常把盘查作为发现犯罪的一种手段或措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国家的行政职能不断扩大,行政机关在国家管理和人民生活中地位日益加强。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而行政强制执行作为一种最严厉的行政手段,更应严格控制在法律范围内。为保证行政强制执行依法进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行政强制执行法》。同时我国目前行政强制执行中非法越权,滥用职权的严重问题,也急需尽快制订一部《行政强制执行法》来加以规范。 一、我国制订《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必要性 1、法理上行政强制执行必须贯彻依法强制原则。行政法治要求行政机关的一切权力都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或规定。由…  相似文献   

10.
杨盼盼 《法制与社会》2010,(28):166-168
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模式为“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力执行为例外”,即大部分的行政强制执行案件交由人民法院来实施,这在法律实践中造成了很多问题,如行政强制执行难、执行效率低下等等。由此非常有必要对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模式进行改革,而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不用说以行政机关自力行使行政强制执行为传统的德国和日本,即使在英美等少数实行司法执行模式的国家,法院也并不具体负责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实施,而是专司裁判,具体实施依然交由行政机关去完成。在最新颁布的“行政强制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部分条款中也体现着同样的趋势。本文认为未来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将会朝以下趋势发展:大体延续行政强制执行的基本制度;具体实施权逐步交由行政机关实施。  相似文献   

11.
德国行政执行法律是行政机关自力强制执行模式的典型代表,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德国行政法学界的讨论与相关司法判例,解析该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强制手段以及程序等问题,理清《联邦行政执行法》与《行政程序法》之间的衔接,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行政法学在法律技术方面深受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法学的影响,系统深入地理解德国行政执行法律制度,将有助于我国的《行政强制法》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2.
行政强制立法应坚持平衡理念与兼顾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于川 《法学家》2006,(3):23-29
行政强制权是极为重要的国家权力,行政强制法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与行政管理中,行政强制具有不可取代和省却的重要功用,需要通过立法将行政强制权授予行政机关;同时,行政强制行为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必须预设有效机制来控制其伤害风险,而行政强制法起着控制阀的作用.可见,行政强制法具有授予并控制行政强制权的双重功能且特别强调控权功能,我国行政强制立法应坚持平衡理念与兼顾原则,实现维护公民权益与维护公共利益、尊重个人自由与维持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与保障行政权力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及各国历史条件的不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也不尽相同,下面将通过对有关国家该项制度的比较说明,来探讨中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完善。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立法、行使执行权的主体,执行前提,执行手段。 一、立法情况 依法强制执行,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强制执行普遍遵循的原则。它直接源于“行政法治”原则。即行政强制执行权必须源于法律的规定或授权。为保证行政强制执行依法进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行政强制执行法,明确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条件、措施和程序,…  相似文献   

14.
应设立行政强制执行专职机构李洪斌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义务性内容的行政决定,行政机关即应借助于国家强制力强制相对人履行。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及有关部门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权由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分...  相似文献   

15.
环境法上的强制缔约重构了“政府——环境服务商——企业”的三元型环境行政管制框架.现行立法例中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可再生能源强制并网收购协议、强制交售报废机动车协议等制度设定与执行需注意法律正当性问题.强制缔约制度移植的重心不在于“强制”,而在于将“缔约”或“合同”作为一种私法工具,以“自治”达到“管制”的目标.建议以倡导性规范或选择性规范将“环保商事合同”嵌入到《环境保护法》中,对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强制缔约可作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重构行政执行制度之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则必须完善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行政制度,应当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因此,笔者试就行政执行制度的重构与完善作一些粗浅探讨,以求进一步正确深入认识行政执行制度,从而推动依法治国的发展。一、行政执行制度状况一般来讲,行政执行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根据我国目前的各种行政法律、法规,特别是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行政执行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执行;二类是由行政机关申请法…  相似文献   

17.
一、有关说明目的:本文系属“浙江大学行政强制法课题组”为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行政强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批准号:99BFS005)所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现行中国法律、法规与规章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进行资料性整理,了解与认识中国现行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从而为深化对行政强制法理论的研究及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建议稿)打下基础与创造条件。行政强制措施概念:在当今中国的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范围有两种理解:一为广义,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维持社会秩序,预防危害社会事件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根据行政强制法和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精神.对涉及违反城乡规划法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的强制拆除,法律已经授予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强制法》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架性法律,其出台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从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三方面结合的视角,依次探讨了《行政强制法》的地位、所涉重要关系、行政强制的界定、原则、设定、种类、程序、执行体制和法律责任等九个基本问题,以期对准确把握该法的立法精神,正确理解和实施该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刘东亮 《法商研究》2004,21(6):74-80
行政行为停止执行制度是行政诉讼中法院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项临时权利保护制度。行政相对人起诉是否导致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 ,取决于法官对相对人的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衡量。从比较法的角度而言 ,德国法采“停止执行原则” ,日本法采“不停止执行原则”。虽就客观效果而言 ,两个国家的制度是一样的 ,但德国法中的“停止执行原则”则是发展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 4 4条虽然规定了“不停止执行原则” ,但与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权的立法和实践不相符合。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宜改采“停止执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