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贵州是农民工流出大省,每年有超过500万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按照全国打工人数与留守妇女人数的比例估算,贵州省的留守妇女人数超过150万人。为了解贵州农村留守妇女基本特征、生存状态、留守原因等,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贵州省妇联于2010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整合和协调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资源与力量,构建系统化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以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宿州市应从明确主体责任、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建立留守妇女关爱服务队伍、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建立互助小组、积极打造关爱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推进欠发达地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楚向红 《学习论坛》2008,24(11):69-71
伴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也逐渐形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以及婚姻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解决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对促进河南省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娟 《学习月刊》2013,(16):86-8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广大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却没增强。就此本文对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弱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目前,万源市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面临劳动强度较大、夫妻感情脆化、精神负担过重、公婆关系难处,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为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提出应从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技能培训、本地就业致富、改革户籍制度、社会给予关爱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家门,流入城市。他们将妻儿留在原籍,一个被称为“留守妇女”的群体随之出现。“留守妇女”面临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婚姻面临危机等几大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基本思路,一是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二是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7.
农村“三留守”人员的问题,主要是指留守儿童的监护与教育、留守妇女的健康与安全、留守老人的赡养与精神慰藉.这些问题带来不少社会影响:一是家庭人口结构缺损;二是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三是农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风气下降;四是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近年来,为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人员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广泛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要切实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不仅要着眼于既往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而且要着力于“三留守”人员问题本身的解决.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已经取得明显实效的法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三留守”人员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潮流,产生了留守妇女现象,并且在当前农村具有普遍性。关注其生活、生产,帮助其提高生存能力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潮流,产生了“留守妇女”现象,并且在当前农村具有普遍性。关注其生活、生产,帮助其提高牛存能力和质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蕈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在将来较长一段时期还将延续。在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及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主导下的乡村教育转型中,带来了学校教育退缩和家庭教育责任强化的结果。原来的隔代教育面临着家庭教育缺位的矛盾,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青年妇女回归家庭留守陪读是农民家庭的策略选择,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已婚青年妇女留守陪读模式下,家庭劳动力分工精细化,青年妇女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家庭两代劳动力合力提供经济支持,青年妇女在子女家庭教育决策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青年妇女留守陪读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教育缺位的状况,但是依然面临着文化层次不高、教育理念陈旧的矛盾,同时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加重,新的教育不均衡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1.
从农村留守人口结构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足高效的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多数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妇女、老人、儿童则作为留守部队成为长年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主体.研究农村留守人口结构及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彭奇伟 《当代贵州》2011,(17):42-42
旨在充分发挥留守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创业致富中积极作用而组建的“妇女之家”,目前在息烽县实现了全覆盖。互助小组在养龙司乡也达到了58个,互帮互助已经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已成为农业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在阳泉地区一些农村调查发现,这几年"洗脚上岸,背包进城"已成为农村青年的首选,留守农村的多是妇女、孩子和老人。由于留守农民力不从心,过去精耕细作、"见缝插针"的土地利用方式被广种薄收替代,抛荒、减少种植复数、粗放种植已成为普遍现象。事实上,留守农村、经营农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支持农地向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3)
<正>10.保障农村牧区妇女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益。落实并完善农村牧区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政策,清理取消与法律相冲突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土地资产承包租赁出让、承包租赁合同管理等制度。推动各地出台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办法,确保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11.提高农村牧区妇女的经济收入。大力推动并规范农牧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升农牧业生产规模和经营收益。围绕农牧产品深加工和农牧民需要,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牧产品附加值。开展便于农村牧区妇女参与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村牧区留守妇女和返乡妇女实现多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5.
石柱县按照宣传思想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人才、组织、协调等职能资源优势,针对农村儿童、妇女、老人等留守群体,通过组建农村留守服务队,开展“访、帮、扶、医、教”五项服务活动。该项活动不仅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有效解决了留守人员学习、生产生活等实际困难,而且还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时代,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依附性角色使得村庄以男性为中心编织了一张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之网。随着核心小家庭地位的提升,年轻妇女不再依附于家庭和男人,成为一支独立而有主体性的力量,妇女成为核心家庭中的当家人。在这一当家权流变过程中,妇女作为村庄的外来人角色恰恰成为冲击以内聚性及男性中心链条为特征的传统村庄,从而使村庄逐渐表现出现了离散性的特征。可以说在变革时代,妇女的外来者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变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比较了父母外出打工这一远端压力事件和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事件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同经历的一般日常烦恼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和抑郁水平;与留守状况这一远端压力相比,一般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对于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近端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5,(6)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家庭由于社会支持的缺失,导致其在今天的风险社会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这种问题的出现与农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各种资源,从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两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解决农村留守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正>《环球时报》4月27日刊登桂华的文章说,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秩序的社会力量可大体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外出务工农民。第二类是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群体,这部分人群是国家政策重点照顾的对象。第三类是"下乡资本",即一部分经济精英成为返乡能人。第四类是留在乡村的"中坚农民",即一部分在乡村从事特色种养业的青壮年农民。其中"中坚农民"是唯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性别化流动和男性转移优势,女性流动则呈现出年轻化和回流率高等特点。城乡二元结构、市场因素和家庭性别角色分工、性别规范三者相互作用是性别化流动产生的原因。性别化流动对农村社会和农村性别关系的直接影响是农业女性化、家庭离散化、留守妇女边缘化和传统性别角色的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