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腾龙  胡尊如 《学理论》2012,(35):219-220
斯堪的纳维亚人是指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日德兰半岛北部,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语支的居民。他们是由分布不同地区的几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群体,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丹麦人,梅拉伦湖畔的瑞典人,在历史上又被称为"诺曼人"(Norman)。从公元8世纪开始到1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发动突然袭击,在近一个半世纪里困扰西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对西欧封建化的影响如下:带来人口分布变化;斯堪的纳维亚人皈依基督教;引起欧洲一些国家乡村社会结构的改变;入侵促进了西欧王国防御工事和地方武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挪威卑尔根专电赵紫阳总理在结束对瑞典、丹麦的访问之后,六月十日抵达濒临大西洋的港口城市卑尔根,开始对挪威王国进行正式访问。初夏的北欧阳光灿烂,百花盛开。赵总理一行在对这三个国家的访问中,不仅有机会领略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旖旎风光,而且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亲自感受到北欧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情谊。  相似文献   

3.
于谷 《瞭望》1985,(24)
伦敦专电 日程紧凑的七天,转眼便过去了。赵紫阳总理已于八日乘专机离开了海峡这边的英国,风尘仆仆地飞往欧洲大陆,继续他的西欧三国之行——对联邦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对英国的七天访问,为时虽短,但当人们回顾这些天时;中国人也好,英国人也好,大概都会同  相似文献   

4.
韦芳 《党政论坛》2010,(10):18-18
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曾有一段时期要在准点飞行方面成为欧洲第一,该公司的总经理简·卡尔岑不知该从哪里着手,便四处寻找,最后他发现了一家单位,认为由他们负责这件事情最适合不过了。于是,卡尔岑找到这个单位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海峡变通途     
伦敦专电 1990年10月30日格林威治时间19点30分对英国、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浩渺的英吉利海峡中部,从水面到海底60米深处再往下40米,英法海峡隧道施工队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两边急切地等待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随着巨大的挖凿机隆隆的轰响声,一根100米长的钻头打出了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小孔。英法海峡隧道凿通了!英国和欧洲大陆从地理上隔断的1万年历史结束了!  相似文献   

6.
穆重怀  丘岳 《侨园》2015,(4):20-23
德意志与法兰西是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它们同宗同源,却又争斗不息,但是在甲午战争的议和过程中却出乎意料地团结在一起,与沙皇俄国共同干涉日本割据辽东半岛,打破了日本妄图控制中国战略要地的美梦。在这里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德法两国在甲午战争时期外交策略变化的内外动因,揭示欧陆强国19世纪末期亚洲政策的文化要义。  相似文献   

7.
彦文 《瞭望》1984,(23)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中国相距万水千山,地处北欧和东亚两端,但是遥远的空间并没有阻挡住斯堪的纳维亚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货物经由丝绸之路就到达瑞典梅拉伦湖畔的古城比尔卡。一七三二年,富有开拓精神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气概,克服艰难险阻,越过三大洋成功地首航广  相似文献   

8.
巴黎专电 举世瞩目的9月20日法国就批准建设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举行的公民投票,总算以51.05%赞成、48.95%反对的微弱多数批准马约。欧洲舆论界认为这是欧洲建设经历的一次最严重的考验。一场关系到欧洲前途和法国未来的危机得以避免,但赞成与反对票数差距之微,未能消除人们对马约前途的疑虑和担心。 这次公民投票,是在6月2日丹麦公民投票拒绝批  相似文献   

9.
一、欧洲福利主义模式 欧洲福利主义模式是欧洲历史发展的产物,逐步形成三大政策体系:一是普遍福利,二是混合经济,三是借机合作。这种模式起源于工业化的英、德、法三国,后来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发展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从南美洲南端传来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被称为“南部锥体”地区的国家阿根廷和智利一月二十三日在梵蒂冈签署了《和平友好联合声明》,决心就两国之间长期未能解决的比格尔海峡争端缔结一项最终条约。这项声明强调智利和阿根廷人民“时刻萦绕于怀的”是友谊与和平,两国表示“永远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两国之间任何性质的争议”。这个声明使两国关于比格尔海峡的争端出现了妥善解决的曙光。  相似文献   

11.
抗击非典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的:一条是抗非典的科学研究、疾病预防和病患者的救治,一条是人们的心理、思想和精神准备。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两条战线相互交织和进退,凸现了在常态条件下人们难以感受到的许多非常态景象。非典突袭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抗击非典的战斗,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叹,太多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团结》2008,(5):45-47
近年来,我国大陆企业出现的"技工荒"及专业人才的紧缺,既制约了大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的升级换代,又折射出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而位于海峡东岸的我国台湾,从上世纪60  相似文献   

13.
两位相熟的友人,日前登门来访,把厚教敦的一叠清样放在案前。翻开扉页上的目录,不免惊讶:竟是台湾学者的四十四篇评论《红楼梦》著述。 华夏的子孙,都以《红楼梦》为民族的骄傲,都分外珍爱这祖国的瑰宝。然而三十年间台湾、大陆音讯茫茫,这些论“红”的著述是怎样传到了这里?我向眼前两位红学研究者胡文彬、周雷请教。他们笑了:“是的,海峡相隔,把红学界分在了两边,一部‘红楼’,又将它维系拢来。虽说是云遮雾挡,天各一方,要中断彼此的联系,也是难的。” 还是在五十年代初,大陆的红学家陆续从海外获得些台湾论“红”的资料。一些有识见的文章自会引  相似文献   

14.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产业变迁正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特点。与此同时,一度将东南沿海地区视作大陆最佳投资地区的台商,现在将目光投向更远、更具环境优势的地方。 台商在祖国大陆"以商聚商"的局面正在形成。'半岛制造",一个新焦点2004年下半年以来,台商络绎  相似文献   

15.
联邦主义最早产生于欧洲,并经历了从神学联邦主义到政治联邦主义的转变。在大陆欧洲的联邦主义渊源中,"欧洲观念"和"权力分散"(subsidiarity)是对欧洲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理念,并似乎决定了欧洲统一进程要经历从联合、联盟到联邦的过程。英国的联邦主义思想因其更少宗教色彩而成为现代联邦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际上对欧洲历史的和现实的联合具有更大、更直接的影响。欧洲联盟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梳理和分析欧洲联邦主义的传统与理念,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联邦制本质的认识,对于理解欧洲一体化和欧洲联盟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走出东非,环视全球4万年前,居住在东南亚某个岛屿的少数人渡过了当时相当窄的海峡,到达澳大利亚。不久地球变暖,海洋水面增高,海峡变宽,澳大利亚不再有人进入,直到200多年前欧洲人远渡重洋而来。自从第一批到达澳大利亚的原居民上岸,这4万年来,他们的子孙只能在既有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红 《瞭望》1984,(34)
半个月来,红海风波骤起,轮船触雷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地威胁着航行安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北面经苏伊士运河通地中海,南面经曼德海峡抵阿拉伯湾和印度洋,是沟通欧亚两大洲,连接印度洋、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要道。据报道,从七月二十七日以来,先后有近二十艘船只在红海触雷。出事地点主要集中在红海北端的苏伊士湾和南端的曼德海峡附近。据传,水雷是由声波控制爆炸的,分水中雷和水上漂雷两种。触雷船只分别属于丹麦、日本、巴拿马、土耳其、希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英国的支柱产业之 一,目前旅游业收入约占 英国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9%,全国共有约186万人从事与旅游有关的行业。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数字,按接待的旅游者人数来看,英国占世界第六位。 英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地理环境优越,隔北海、多佛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岛国气候冬温夏凉,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各地从南到北有许许多多矗立的古堡可供你去寻幽探秘和发思古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2,(9)
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谈话。即“九条方针”,发表已经一年了。其影响犹如浪卷潮涌,正在向台湾岛的纵深扩展,在海内外激荡。 尽管台湾全岛处于某种封闭状态,但是大多数台湾人民仍然知道了这“九条方针”的内容,并且在不长的时间里,已经由窃窃私语,发展到公开议论,以至大声喧嚷了: ——从大陆去的老人,他们要落叶归根。离开故乡几十年,那生育他们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的后代——青年一代,只听长辈们说过他们的原  相似文献   

20.
研究简报 一九九四年五月 随着香港主权回归祖国的日子逐渐接近,香港和大陆社会的融合和了解显得尤为重要,两地人民在观念和意见上的差异亦非常值得关注。青少年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的公民意识将直接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研究室、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香港青年协会,以及负责数据分析的香港大学社会研究中心,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