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2014,(11):83-1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构想。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如何发挥传统农业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多样、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因地制宜,寻求新突破?前不久,省内外专家、学者齐集昆明,举行"云南庄园经济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我们历经了深刻的制度变迁与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迎来云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云南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已由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因素约束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已经由单纯追求总量增长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经营方式,向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这标志着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庄园经济,是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新标志,是云南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3.
"投资山林荒滩,开发林果花菜;享受田园风光,长期丰厚回报。"这种以投资农业为主题的庄园经济,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悄然兴起,并迅速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拓展。广东、广西率先在红壤山区发展现代果园成功以后,北京市民纷份投资广西、海南兴办蔬菜庄园。我省以南京周边地区开发丘陵山区为目标,培植温带果园和森林庄园,也引起了市民的兴趣和冲动。作为庄园经济的另一形式,苏州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中国未来农林大世界"、"湖畔庄园",正在建设中。庄园经济本质解析庄园农业,有庄有园。"园"即种植园,"庄"即农舍,赖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庄园经济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梦月 《前沿》2013,(2):76-77
庄园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和经营机制,已经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对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农业化现代化建设大环境下,农村庄园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庄园经济的发展已经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本文对庄园经济的发展做了详细的研究,在了解庄园经济的同时介绍了其特征、经营模式、创新意义、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以及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前景,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了农村庄园经济的情况,以及为农村庄园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庄园经济的发展要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世博 《新东方》2001,10(2):21-25
庄园经济是在适度规模下进行的大生产。庄园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庄园经济应具备的发展要素是:耕地、劳动力、资金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罗屿 《小康》2012,(12)
正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成都新都区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新都实现了高度统一"。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亦打上新都烙印  相似文献   

7.
《楚天主人》2013,(9):13-13
<正>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8.
冯耀明 《前进》2000,(5):17-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农业生产经历了由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现代科技正在推进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农民素质的不适应,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一、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三中全会缺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  相似文献   

9.
吴韬 《创造》2021,29(9):41-49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新时代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抢抓数字科技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聚焦高速宽带、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当前,云南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立足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新省情,深入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变革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探讨数字化变革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是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以数字化发展提升高原现代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说黄陂庄园经济是通向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色。1.已初具规模经济特征庄园经济正实施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型,分散向集中专型,粗放向集约转型。它们的规模已达上万亩,资产已过亿。2.已初具国际化特征庄园境外引入良种。如引进美国黑李,引进保加利亚花卉,澳洲良种猪等。将来返销境外,将来境外办庄园。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这就存在着如何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而持续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深刻揭示了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标志、基本形式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度,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8月中旬,云南的烟叶又熟了。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鸭桥带着他的"云南庄园经济"课题组,来到了玉溪庄园凤窝园。在赵鸭桥院长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看来,玉溪庄园凤窝园建园时间长、成果丰富、经验新颖。玉溪庄园凤窝园距离玉溪市峨山县城35公里,现有61户223人,是一个以烤烟种植为主要收入的典型彝族乡。2008年红塔集团选址凤窝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如今庄园有机种植制度形成,标准和控制体系健全,  相似文献   

13.
杨军安 《政策》2012,(10):56-5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省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近年来,孝南区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建设农业强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孝南实际...  相似文献   

14.
正探索和发展云南庄园经济,凤窝样本意义重大,内容丰富。为丰富人们对庄园经济的认识,总结新经验,推介新模式,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鸭桥组织专家团成立课题组,以玉溪庄园凤窝园为样本,进行庄园经济专题研究。通过田间调查、人户访问、村民座谈、台账查询、取样检测、数据分析等,对凤窝样本进行深度剖析,并在"云南庄园经济发展论坛"上做了"关于云南庄园经济玉溪庄园样本"的报告,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  相似文献   

15.
甘伟忠  杨成 《传承》2010,(30):14-15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农业大国国情出发,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他的有关论述成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的限制,以及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毛泽东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失误。通过对毛泽东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贡献及其失误进行探讨,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薛莉  徐婷 《群众》2015,(2):14-15
<正>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指导工作时,特别对做好"三农"工作、认真落实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期望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经营主体现代化,以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推动农业运行企业化、农业经营市场化、农业服务链条化,从而引领现代农业朝着"高端、高效、高辐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娟 《前沿》2024,(1):94-103
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体现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战略逻辑的辩证统一。基于一定指标筛选出的世界农业强国,既体现出共通的发展要求,反映出某些类似的实现路径,又有基于各国国情、农情的特有实现方式。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世界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我国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因此,我国建设农业强国,一方面,要对标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指标,找到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差距,吸收借鉴其建设经验;另一方面,梳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人多地少的资源现实、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等国情、农情,将世界农业强国的一般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一贯战略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工程,没有现成的国际经验和模式可以套用,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刻汲取国内外正反两面经验教训,把新农村建设与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业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本刊从今日起,设置"三农中国"专栏,旨在深入研究探讨中国新农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发展经验,着力宣传并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及先进单位的发展成就,以为国家各级决策部门及涉农企业等单位,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并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华西村用鲜活的实践和经验诠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内涵和操作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春明 《创造》2015,(8):56-57
<正>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连接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拉动内需、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科学界定政府在农业公共管理中的职能边界是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在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必要弄清楚我国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职能、干预的范围、参与管理的方法等问题,即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职能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