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一次我胡扯说我儿子12岁了,长得像奥兰多·布鲁姆,就是在电影<特洛伊>中演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那个小帅哥,要不是他拐跑斯巴达王后海伦,也就没有那场名扬千古的战争了.  相似文献   

2.
想象养生,即是各人结合自己体会,尽量观想能达到愉悦的事物,以利于身心的调节和精神的放松,从而达到康、乐、寿之目的。   观想天。想象蓝天,使人胸襟开阔、宁静爽朗;想象蓝天与草原相接,令人心旷神怡、舒畅豪放;想象白云,有轻舒安逸之感;想象五彩霞光,给人以温暖、悠闲、安宁和美好的联想。   观想地。想象青山幽谷,使人神清气爽;想象黄河,令人神情激荡;想象长江,促人奋进,有利于血脉通畅;想象甘甜的泉水,使人心平气和;想象花红柳绿,不仅悦心,也利生津;想象寒梅傲雪,使人增强自信心。   观想人。想象童颜…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历史和地域环境等因素,中俄两国在文化方面有过极为深远的相互影响。鲁迅先生所说的“中俄文字之交”首先是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开始的,本文是对这种早期文化交往轨迹的探寻。东方、中国,这一切留给古罗斯作家的更多的还只是充满想象的空间。而18世纪俄国作家的中国印象中漂浮着的其实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映象。  相似文献   

4.
旅行路上的风光,在过往的人生中,像是一幅淡雅的山水国画一样,有些让你难以忘记,有些给你别样情怀,有些让你留恋其中.喜欢纵情山水,喜欢行走,喜欢行走时遇见的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风景.这样会让我的思维更丰富,让我的想象更妖娆.而写下的文字更富有神韵,很久以前,就有朋友对我说起北九水的风光,但我都是过耳不留.有一次,大概是四年前的秋天,和朋友一起去北九水附近的一个地方,下了车,在弯曲山道的一边,看到郁郁青青的树,五彩斑澜的树叶,在风中摇曳.彩色感与层次感十分分明.十月的阳光如瀑布一样从头顶倾泻下来,水晶般透明.山地边缘,有一处红瓦白墙的房子,有一个老奶奶坐在那里择菜,神情安然,与世无争.那一刻,感觉像是人在天堂一样轻松和美好.  相似文献   

5.
马来人和华人的不同历史想象,导致马来西亚迄今仍然面对许多政治上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简析马来西亚马来人和华人的民族主义起源,并梳理辛亥革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所造成的种种政治后遗症,探讨当今马来西亚族群政治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多少年来,人们都以为译介俄罗斯文化和引进俄罗斯社会发展经验,就是盗窃蕴藏在俄罗斯的火种来照亮中国人脚下的路,可是,岁月飞逝,光阴流转,人们在蓦然回首之际,却发现他们对于俄罗斯的想象犹如镜花水月,黄粱一梦,醒来后将要直面的似乎是十分荒芜的现实。伴随着那个“理想”与“想象”的俄罗斯渐行渐远,自然而然,我们会怀疑文学史或政治理论单方面所塑造的俄罗斯,而渴望知道何以有那么多动荡却能坦然前行的本真俄罗斯。问题是,现代学科制度对人和社会问题进行非常专业化的研究,已经让一般读者的这个愿望难以实现。而要想重塑一个俄罗斯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既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理的过程。作为心理过程一个重要方面的想象,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具有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对原有表象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形象或概念;对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对象加以直观理解而形成认识;对感性材料进行筛选而形成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8.
想象理论是英国浪漫派诗人塞缪尔· 柯勒律治整个诗论的核心。在吸收康德和黑 格尔主体理论的基础上, 柯勒律治提出了第一性和第二性想象, 认为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 动, 是理性思维的一个象征符号。主体与其体验过程是跟自然进行互动的方式, 而想象则是将主客 体的有机结合的媒介。  相似文献   

9.
2016年8月17~21日,昂山素季以缅甸国务资政的身份访问中国。经过几十年的软禁,昂山素季重返缅甸政坛,这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民族主义浪潮中的中层知识分子,对新时期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性意义。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一书中阐释了民族主义建构的时代背景、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深化的影响因素。安德森强调民族的"内核的共时性"与"发展的继承性",重视静态语言和精神建构,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动力因素和物质基础。本文在继承《想象的共同体》观点的基础上,以缅甸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为例,认为前殖民地的中层知识分子会成为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动力因素,缅甸的民主化改革可为《想象的共同体》的静态理论注入现实政治动因。  相似文献   

10.
曾向红  张少文 《东北亚论坛》2023,(3):111-126+128
自特朗普提出并实施美国的“印太战略”以来,印度的战略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在此背景下,印度的“印太”构想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争论到共识的演进过程。当然,印度并非完全认同和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和对华政策。相反,莫迪政府推进“印太战略”有着自身的诉求与期待。本文以批判地缘政治学为理论视角,旨在考察印度参与“印太战略”的三大诉求,并尝试挖掘印度实施“印太战略”背后的认知与地缘政治想象,并与美国进行比较,以揭示两国差异行动的主要驱动和基本逻辑。通过考察发现,印美在国家角色定位、自我—他者关系和战略区域划分等主要方面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印度政府和美国政府对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想象分别类似于“W形行动圈”与“半嘴形包围圈”的战略图式;印度追求领导性大国、构建多维身份认知以及经略“印太”海域的战略诉求有悖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中长期利益。印美两国对于“印太战略”的认知与想象差异将直接影响各自战略的走向和两国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柬埔寨历史的编纂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学界普遍认为1863年的《法柬条约》的意义乃是标志着柬埔寨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本文将从《法柬条约》的文本人手,重新释读该条约的历史意义,以揭示出该条约的签订曾在法国、柬埔寨和暹罗3国之间掀起一场话语权争端。并且在争端的背后,柬埔寨固有的空间话语系统开始被严重摧毁,法国殖民者的主权想象通过权力机制的运作不断折射在柬埔寨。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中的角色身份与利益认知是在社会性交往互动中被不断建构的产物。在以"主权零死亡时代"为核心特征的洛克体系文化成熟阶段,单纯的权力转移已不再构成体系内大国间安全困境的原因。不论是崛起国,还是守成国,其在权力转移进程中对体系主导观念的认知决定了其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又决定了战略手段的选择,并最终在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建构出不同的社会性关系与互动模式。权力转移进程中,大国间敌意身份的互主性建构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能否为避免敌意螺旋的生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权力转移进程中出现的"想象的安全困境"成因分析发现: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并不存在现实的生存竞争,但却可能由于经济领域同质化竞争而产生族群排他性负面意象的敌意投射,并在对声望和荣誉的追求基础上形成虚幻的不相容与想象的敌意螺旋。从崛起国战略谋划的角度出发,选择"联系性崛起战略"往往更容易开启同霸权国之间非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而选择"变位性崛起战略"则更容易开启同霸权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