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2月29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举行了中美关系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京沪高校、研究机构的30余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中心主任马振岗大使主持,外交部美大司司长谢锋与会并做形势报告.与会专家就2011年以来的美国外交、经济和内政发展趋势及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刊登会议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自2015年9月30日开始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采取理性分析路径讨论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动机,即认为俄罗斯是基于对利益的考虑而采取军事干预行动的。文章从情感角度考察俄罗斯的干预行为,认为俄罗斯的行动主要是受到对美国不满的驱动,因为美国干预叙利亚危机造成了对俄罗斯大国身份的蔑视。冷战后俄与西方之间的长期互动,使得俄面临身份遭到蔑视状态,从而形成针对西方的消极、压抑的情感定向;而美国在叙利亚危机中的行为,进一步使俄感知到了对其身份的蔑视,从而激发了俄罗斯的道德悲愤和羞辱等指向情绪反应。在该情感的影响下,俄决定实施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这一复仇行为,其目的即在于警告西方不要再做出蔑视俄身份及情感的行为并重塑俄的身份和尊严。明晰俄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的行为逻辑,能为掌握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关系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在构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如何与俄罗斯相处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自2015年9月开始军事干预叙利亚危机。对于俄罗斯为何进行军事干预以及采取空袭的干预方式,国内外学术界尚存争议。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干预行动向不同的目标观众——包括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叙反对派、"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等——发出一系列的地位信号,以巩固和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地位。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俄罗斯使用了"炫耀性消费""分享性给予""倾向性解释"和"寻求性斗争"四种信号传导策略。就效果来看,俄罗斯的军事干预大致实现了其预期目标。通过地位信号这一视角分析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目标与策略,不仅提供了一种理解国家行为的分析框架,也能为推动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11日,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美中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巧实力与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中教育基金会、圣地亚哥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成立 4 0周年之际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决定 ,于 2 0 0 4年 9月 1 5日至 1 8日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召开“新世纪初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北京大学、新华社、中国进出口银行、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贸易促进会、四川大学等国内研究南亚问题机构的代表 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并提交有关学术论文 30多…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28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举行了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等在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资深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中心主任马振岗大使主持,外交部美大司司长谢锋到会做形势报告.与会专家就201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及未来走向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刊登会议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1月14日在上海联合召开“2017年国际形势前瞻”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40多位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围绕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决策者认知图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交决策者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干预性变量。美国更不例外。本文将克林顿政府军事干预科索沃政策作为案例,运用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的“意象”概念以及意象与决策者再现问题之间的一般关系模式,分析克林顿政府在制定军事干预科索沃政策过程中,决策者对干预对象所持的意象与他们认识科索沃问题以及最终实施军事干预的相互关系。文章最后结合克林顿政府在后冷战时期面临的对外战略形势,探讨了意象对美国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几点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对美研究,容纳了美国问题研究和美国学.很多专家都谈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谈自己单位的研究经验,有的谈了对美国某一问题、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对美战略).我从会上学到很多东西,梳理一下,谈几点认识:第一点,所谓研究,从广义来讲就是了解对象.对美研究有两部分,一部分把美国作为对世界认识的一部分来研究,这个方面从学术上可以理解;另一部分是将美国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目的是便于我们和它打交道,这主要是实用性、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外交正经历着从应对型外交向主动型外交的转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正在为各方所讨论、接受。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7月6日,主题为中国外交新动向的年度中国国际问题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国内17家国际问题教研单位联合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协办。来自国内外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30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近五十家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媒体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6—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了主题为“中国与亚洲:共同发展的前景”的现代院论坛2011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缅甸、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12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3.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于2010年10月19日在兰州大学共同举行了"美国中亚政策与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国防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友联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美国的中亚政策和中美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会议对美国到底有没有中亚战略、中亚战略与中亚政策有没有区别、美国目前在中亚的存在对中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以及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是机遇还是挑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我国学术界的中亚研究拓展了思路。这里选辑了部分会议稿件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6月16日,由上海市政治学学会、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自觉与中国学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召开。一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院长苏长和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治学学会会长桑玉成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12月12日,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了"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是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清才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研究"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之一。本项目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同时还邀请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30日,云南大学“西南周边国家社会研究中心”和“缅甸研究中心”在昆明联合举办了“2013年缅甸形势学术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社科院等机构的官员和学者共计4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国国内濒临大选的复杂背景下,美国国防部于2012年5月发布了《2012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该报告主要就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与进程、中美军事交流以及台湾问题等阐述了美国的基本认知与政策立场。报告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主要关切,同时也表明中美之间存在重要共识。整体上看,这份报告的主要功能在于传递信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亚洲学会和美国伍德罗学者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印关系及对美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于7月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就“中印关系的问题和前景及美国的反应”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讨论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7日,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奥巴马成功连任。考察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内外政策走向,对于研判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与《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于11月9日联合举办了中美关系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会议围绕美国大选后的内政形势、下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中美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此次研讨会的部分专家观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13年7月22日,《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举办主题为中国周边环境变化与外交新思路第一期国研沙龙,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应邀出席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