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了《胡耀邦文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选,收入了胡耀邦同志1952年5月至1986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77篇,共49万字,包括文章、讲话、报告、谈话、批示、书信、题词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著作,集中反映了胡耀邦同志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贡献和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本刊将《胡耀邦文选》中首次公开发表的,胡耀邦同志1985年7月15日在中央党校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形势、理想、纪律和作风》一文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98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根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在头版头条以《岳阳地区集体个人一齐上生机勃勃》为题发表了时任岳阳地委副书记刘阳春写给胡耀邦的汇报信,报道了岳阳农业生产的情况。报道中提到了汨罗县(今汨罗市)玉池公社安山大队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胡耀邦同志任中央委员会秘书长、中宣部部长,开始主管《红旗》杂志.以后,他作为党中央主席和党中央总书记,对《红旗》工作一直给予极大关注.他曾几次专门听取《红旗》杂志的工作汇报并发表很长的讲话,为《红旗》事情写过专门信件,作过许多批示,引导《红旗》克服工作失误,走上正确发展之路,发挥党刊的战斗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是做好党史资料征集和整理工作的指导方针今年三月十一日,胡耀邦同志写给乔石同志一个批示,其中写道:“我们整理各种史料的工作做得太差,这些年有进步,但还不全面和认真,我意应要求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注意。”为了引起有关部门注意,改进史料整理工作,中央办公厅把胡耀邦同志的批示通知了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组织部和中央档案馆等单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是历史学科的基础工作。在史料工作这个领域里,党史资料的征集和整  相似文献   

5.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逝世。胡耀邦生前对福建的改革开放、落实地下党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等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今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福建省委办公厅退休干部陈金添撰写的亲历胡耀邦对福建的几次批示的一些情况,既是对他的缅怀,也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6.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逝世。胡耀邦生前对福建的改革开放、落实地下党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等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今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陈金添撰写的亲历胡耀邦对福建的几次批示的一些情况,即是对他的缅怀,也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7.
龙婧 《党建文汇》2009,(11):41-41
一篇报道引来胡耀邦批示 步鑫生的辉煌,和一篇报道有关。 第一个报道步鑫生的新华社原记者童宝根依然记得1983年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视察兴文时间考黄志林《四川党史》1995年第6期第30页刊登的《忆胡耀邦同志视察兴文》中写道:“1982年12月30日上午11时,总书记胡耀邦,在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谭启龙、省委常委公安厅长白尚武等陪同下,冒着刺骨的风雪,...  相似文献   

9.
叶剑英生于1897年,胡耀邦生于1915年,叶长胡18岁。对胡耀邦来说,叶剑英是革命长者。胡耀邦对叶剑英十分敬重,叶剑英对胡耀邦关怀支持,爱护有加。 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工作期间,特别是在指导我们办《理论动态》的过程中,多次讲到他与叶剑英之间的事。现据我的笔记和日记,以及其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他先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推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如今,胡耀邦同志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历史已有近20年了。  相似文献   

11.
1977年5月 ,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及全国各省市的大报先后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点燃了思想解放运动的火炬 ,把理论思想战线的拨乱反正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帅是邓小平 ,实际的组织者、指导者则是胡耀邦。《理论动态》是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创办的一个小刊物 ,但它在那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历史作用。“办了一个更大的党校”1977年3月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恢复中央党校 ,由华国锋任校长 ,汪东兴任第一副校长 ,胡耀邦任副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在胡耀邦诞辰90周年之际,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满妹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  相似文献   

13.
《炎黄春秋》95年第11期,为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80周年,刊发了戴煌所作《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一文。该刊在发表此文时加了编者按,指出:“作为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拨乱反正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中共中央秘书长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最重要的功勋之一,是在全党同志,特别是在叶剑  相似文献   

14.
拜谒耀邦陵     
久仰胡耀邦正直清廉的为人,1991年曾到北京胡耀邦家中拜访,深为胡耀邦同志的廉德所触动,回来写成了《宛如寻常百姓家》一文。近年听说胡耀邦陵墓设计独特,寓意深远,也早想到江西共青城祭拜,但久久未能成行。2006年4月在胡耀邦同志逝世17周年的日子里,党史同仁一行20人来到江西共青城耀邦陵园鞠躬祭奠,并观看了15分钟耀邦同志安葬的录像,终遂夙愿。胡耀邦同志1915年11月20日生  相似文献   

15.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1951年,刚满15岁的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小说《红花》,引起了广泛关注。刘绍棠由此获得团中央的重点培养,便与当时主持团中央工作的胡耀邦有了密切联系。此后,胡耀邦多次与刘绍棠谈话,内容包括创作和做人。其中胡耀邦说刘绍棠"不请不来"、"请也不来"的谈话,值得深思回味。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5日,是胡耀邦同志离开我们17周年的日子。在研究中国历史时,谁也不能回避20世纪末开始的这场伟大变革,因为这场变革深深地改变了中国。在研究中国这场伟大变革时,谁也不能回避一个伟大的名字——胡耀邦。粉碎“四人帮”后,胡耀邦先后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长。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耀邦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年2月,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1981年6月,在六中全会上,胡耀邦任中共中央主席;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取消主席制,胡耀邦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改革高歌猛进的时期。胡耀邦,这个名字和这个高歌猛进的时期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他,为这场变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是他,为这场改革付出了辛劳与心血。缅怀伟人,重温史实,我们更加看重一种时代传承的必然。基于此,携心香一瓣、历史一页,亦可见微知著,更加热烈地促进新世纪变革的滚滚车轮。谨此编发《胡耀邦主政中组部》、《胡耀邦的人格风范》两文以示对胡耀邦同志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前前后后□沈宝祥1978年5月10日,胡耀邦同志创办的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此文作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公开发表,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笔者前些年在编撰《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时搜集到了一些胡耀邦关于设置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谈话,现撮要举凡,存其大体,并加以简单分析,以纪念他为中国改革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大师风范     
李斌  吴晶晶 《党建文汇》2004,(12):46-46
今年第10期《炎黄春秋》刊发田纪云同志《近距离感受胡耀邦》一文,文中忆及——对于胡耀邦的民主作风,凡与胡耀邦同志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他让人说话,敢让人说话,动员人说话,“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这是胡耀邦同志身体力行的名言。  相似文献   

20.
《党史纵览》2007,(4):55-55
胡耀邦酷爱读书,可以背诵许多中外名篇,对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印象犹深.1962年,担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回到家乡湖南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