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1922年出生于阳城县润城镇河头村,少时,家贫人口多,缺衣少食。1936年春节刚过,我就随着哥哥到陕北洛川学做木匠,混口饭吃,因人小力薄,经常遭到东家责骂。3月的一天,我们兄弟俩正在干活,三四个红军宣传队员到村里宣传招兵,听说红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俩放下工具,就报名参加了红军,当时编在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三营九连,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先后参加了红军东征、平型关战役、町店战役等50多次战役战斗,负伤三次。哥哥、弟弟都先后为国捐躯。忆往昔,峥嵘岁月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邓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10年生,湖南郴州人。早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红1、红2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政治委员、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40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3.
<正>四平保卫战发生在1946年3月底至5月中下旬,历时一个多月,是国共双方争夺东北战略要地的一场大战。双方集中了10多个师的兵力,在四平市郊进行殊死撕杀,寸土必争,寸土不让,打得难解难分。这场战役充分显示了我军英勇善战、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新四军第7旅参加了这次战役,表现特别突出。当时我在第3师7旅任参谋长,协助旅长彭明治在这场重大战役中指挥了我旅的行动。至今,我对这次战役情况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4.
正解放征战激援朝谈判官1945年,丁国钰赴东北地区工作,历任辽宁军区杨靖宇支队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独立二师政委。1948年3月起先后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十四师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政委、第一二四师政委,参加了四保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为夺取胜利建立了功勋。东北四保临江战役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历时3个半  相似文献   

5.
正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支持下,发动了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叶剑英同志热烈响应号召,于1月16号奉命从香港回到了广州,当任了粤军二师的参谋长,投入到东征之战。叶剑英所在的第二师下辖的第三旅和第四旅约8600人,在战争中充任了东征右翼军的开路先锋。作为二师参谋长的叶剑英与师长张民达并肩作战、共同指挥,在此次东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举行了山海关保卫战、秀水河子战役、四平保卫战、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年夏季攻势、1947年秋季攻势、1947年冬季攻势、四平攻坚战役、宜沙战役、海南岛战役等战役,还与其他野战军协同进行了辽沈、平津、安新、渡江、湘赣、赣南、衡宝、广东、鄂西、广西、琼崖攻势、万山群岛等战役,有的部队赴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四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  相似文献   

7.
快 50年了 ,每当我捧起那枚金灿灿的军功章 ,抗美援朝中那段血与火的经历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1950年 11月中旬 ,我所在的华野特纵炮兵第 16团 ,随华野第 9兵团入朝参战。当时我在炮 16团警卫连一班当战士 ,我们团的代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2 70 4部队。第四次战役结束后 ,部队通过休整 ,于 1951年 4月下旬进行第五次战役动员 ,要吃掉美军 2个师、李伪军 3个师。战役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撕开敌人的防线后 ,我志愿军采取了猛打、猛攻、猛穿插的战术 ,战斗进行得很顺利。敌人被我吃掉大部 ,战场上横七竖八到处是敌人的尸体和丢弃的武…  相似文献   

8.
正孔庆三,1926年生,山东省历城县王舍人庄人(现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194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1月,孔庆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炮兵团九十二步兵炮连第五班班长。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刘华清的了解,是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 1947年,刘华清随大部队进军大别山。同年7月,参加了著名的“羊山集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作为六旅政委的刘华清率领六旅的三个团与兄弟部队一起投入战斗,全歼守敌六十六师,取得了羊山集战役的胜利。这一战役的胜利为我刘邓大军挺进大  相似文献   

10.
正况重晚,1913年9月出生于高安县汪家公圩团山杨林村,1947年初被国民党抓壮丁,1948年11月辽沈战役中参加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入朝前任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第三三七团二营四连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20日在反轰炸反细菌战中英勇牺牲,葬于朝鲜,时年39岁。1954年2月21日经志愿军第一一三师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11.
苗生 《党史纵览》2001,(2):18-20
1955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在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7人中,有一位曾经佩戴过国民党军中将军衔的将领,他就是陈明仁。 陈明仁,湖南醴陵人,号子良。他早年参加过广东革命政府讨伐陈炯明的第一、第二次东征,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师五十六团团长,第八十师少将副师  相似文献   

12.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征战役期间,一度使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称号。但是究竟于何时开始启用这一称号,历来说法各异。一些参加过东征战役的老革命家回忆是1936年1月底,毛泽东在延长主持召开军委会议,研究东征作战方针,正式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而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有关著作和工具书,均把此事系于1936年2月。上述诸说,均不够准确。红一方面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准确时间,应  相似文献   

13.
正皮定均(1914—1976),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参加了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  相似文献   

14.
马勇 1922年生,河北藁城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空军5师师长,率部参加反绞杀战。1952年8月31日因飞机失事牺牲。 马顺天 1921年生,河北滦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党。志愿军 40军 120师 359团政委,参加第一次战役。1950年11月14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珩 1911生,河北任丘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并入党。志愿军炮兵第8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同年7月24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启光 1922年生,河北蠡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党,志愿军1军7师后勤处政委,参加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同年6月26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国华 1915年生,河北定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并入党。志愿军64军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参加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巩固阵地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军第十师与红十二师在冯寿二地区展开激烈搏杀 王劲修,字健飞.1903年4月17日出生,湖南长沙高桥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1928年起任国民党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党部委员,福建省保安旅旅长。1929年10月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2年初调到卫立煌指挥的第十四军十师任副师长。  相似文献   

16.
(一)为了粉碎敌人即将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向福建开辟新苏区,一九三三年七月,中央军委决定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第十九师、闽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组成东方军,东征福建。当时,我在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部宣传队工作。我们第三十四师的前身是闽西红十九军,一九三三年改为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军部是福建军区兼的。  相似文献   

17.
我叫冯景良,1920年9月出生在山西省娄烦县罗家曲村(当时属静乐县).我于1939年夏天参加革命,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任静乐县牺牲救国同盟会青年救国会宣传员、抗日小学教师.1948年7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八纵队第二十三旅先后任文书、文化干事和团政治处青年股干事,参加了晋中战役、临汾战役和太原战役.我们二十三旅在临汾战役中英勇奋战,首先登城,被华北军区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1949年4月24日打完太原战役后在太谷县整编为第六十军一七九师,我被调到五三六团二营五连任副指导员.  相似文献   

18.
欧阳青 《党史纵览》2006,(12):32-37
袁仲贤(1904.02-1957.02),原名袁策夷,号达三,湖南长沙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等职,参加了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三师参谋处处长.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19.
1949年我二十九军二六一团进军福建后,兵分两路,由副团长杨增同率一营及团直部分连队随军、师主力参加福厦金等战役,团部率二、三营城防南平及维护闽沪通道安全,巩固后方,起初,由我四连在南平担负城防.  相似文献   

20.
<正>1951年3月21日,35岁的李德生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由辽宁宽甸河口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作为第12军35师的师长,李德生先后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如果说第五次战役令李德生扬名军中,那么上甘岭战役则是李德生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红色收藏家王金昌先生收藏了一本战地记者于1952年6月16日至7月13日采访李德生领导第35师开展“坑道战”的实录——《朝鲜前线采访笔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