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布弱 《创造》2003,(9):10-10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口号提出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了加快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要求,这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这几年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什么这样迟缓?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大究竟应该表现在哪里?如何把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些问题的核心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强云南文化人。  相似文献   

2.
“云南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鲁甸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进展如何?”“习总书记在洱海边的照片对云南意味着什么?”……3月7日上午,云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并向中外记者开放,吸引了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法制日报、澳门澳亚卫视、香港大公报、路透社等58家中外媒体的92名记者.  相似文献   

3.
王锋 《今日民族》2020,(4):34-37
正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云南的一项政治任务,也赋予了云南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作出探索和实践的历史使命。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为云南各项事业的发展加油鼓劲,云南民族事业再次踏上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中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扶贫模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这一模式积累的经验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巨大贡献。4月27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在北京举办首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精准扶贫"专题宣介会,云南省委作为全国首家地方党委以"云南省委的实践——不让一个民族掉队"为主题,向外国政党和外国驻华机构等宣传介绍云南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的实践和成效。云南的减贫故事,赢得了外国代表们的广泛赞誉,印证了"中国式扶贫"的成功;云南的减贫经验,为世界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据云南网)8月12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云南专场发布会上,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回答记者提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称,前段时间,习总书记给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也是习总书记给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之一,请问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陈豪回答称,习近平总书记4月10日给独龙江乡  相似文献   

6.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今天的中国,是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干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2023新年贺辞言犹在耳、催人奋进。春节前夕,记者慕名来到了坐落于昆明市青年路文化科技大楼10楼、享有“云南民族文化基因库”“云南民族文化音视频数据库”之誉的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云南的重大政治任务.2015年1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亲切看望各族干部群众,对云南民族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云南...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3,(3):32-33
3月7日上午,云南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来自国内外43家中外媒体的87名记者到场采访,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七彩云南.热烈的提问,坦诚的回答,云南团代表的透明、真诚,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美丽、开放、自信的云南形象,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谈美丽云南 "‘美丽云南’的内涵是什么?有何措施?"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聚焦云南代表团最热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署,这是我国发展理念的革新,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新选择,是执政理念的新提升,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秦光荣代表回答说,云南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是西南绿洲、生态屏障、物种宝库、民族文化大观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净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突出主题,创新思路,为边疆人民办实事》云南省民委巡视员段金录《同步建设小康社会,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云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段义田《浅谈口岸在云南民族地区小康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云南民族大学巡视员普同金《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发展民族教育是根本》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马丽娟《买卖不成,小康不在》云南省民委原助理巡视员张天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主动力》云南信息报原总编常汉林《发挥民族文化助推作用,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云南省委政研室党政处处长王建《云南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分…  相似文献   

10.
岩秒 《今日民族》2012,(1):46-49
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民族工作涵盖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如秦光荣书记所讲:“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少数民族群众对新时期民族工作有着更高的期盼和诉求,民族工作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就民族工作者“如何做好新时期云南民族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这既是对我国多民族国情的描述,也是民族情感的真诚表达。而《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就选取了云南这一多民族边疆省份,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再现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历程与成就。该纪录片分为上下两集,上集的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21,(7):8-20
6 月10 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创新,指导边疆民族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提出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近代以来,在面向现代化的历史大趋势下,如何在一个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中建构一个现代国家,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现代国家建构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形成强有力的国家认同,这就要求国家内部要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要有整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制度安排和文化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为破解这一核心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中国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实践进程提供了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去年在云南考察时,提出了"和谐文化"概念,这绝非偶然。一是和谐文化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他在云南看到了云南的和谐文化现象。的确,26个民族聚居于云南,长期共存,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5.
毕芃 《今日民族》2021,(2):25-27
云南是民族大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的重要指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的"三个定位"要求,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步伐,推动云南文化繁荣发展,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优秀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大省,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并从2010年开始实施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民族文物保护:与时间赛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由云南省民委主办,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省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承办的《人类的记忆——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展》在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出。这是迄今云南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方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的展示。除表意的实物外,一件件以古老文字记录并印证了云南少数民族历史和发展进程的古籍,散发出醉人甚至神秘的气息,让人不禁感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如此多姿多彩。原定于今年5月就结束的展览,因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反响,主办单位作出了延期闭展的决定,让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得以延续。云南民族博物馆谢沫华馆长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8.
把云南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志敏 《创造》2001,(1):5-9
在后发展的云南民族地区缘何建设国际大通道 ?怎样建设 ?前景如何 ?读此文后,相信您与我们一样,会有收获。  相似文献   

19.
获奖作品: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呼喊到达的距离》、白族诗人何永飞的《茶马古道记》和佤族作家伊蒙红木的《最后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9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省文联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云南获奖作家作品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人员围绕3部获奖作品,深入研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学事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云南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20.
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是世界民族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自秦汉直到今天,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未间断.既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之中,也有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之中.在云南历史上,从汉晋到隋唐,进入云南的汉族多认同于少数民族群体之中.自元明开始,云南民族发展的主流是少数民族不断融合于汉族之中.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