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我们党对社会科学地位、作用的认识深刻 ,对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事业高度重视。要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 ,需要社科研究部门深化内部改革 ,转机建制 ,建立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研管理制度 ,需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辛勤努力 ,但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2.
王新喜 《理论月刊》2000,(11):F002-F002
加强社会科学期刊的建设是社会科学期刊永恒的主题:社会科学期刊要生存,要发展,这是社会科学期刊前进的内在动力。在2000年7月25-28日召开的“湖北省社会科学期刊建设与管理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代表们认为,加强社科期刊建设与管理,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党校是轮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领导干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同时也是研究、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部门。广西区委党校是我们广西轮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也是广西学习、研究、宣传哲学社会科学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建设,历来是党校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近些年来,区委党校根据党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情况,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合于党校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要求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4.
吴克昌 《中国发展》2011,11(5):88-89
长期以来人们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轻社会和人文精神培育的倾向,致使社会科学投入严重失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难以承担起引领经济社会进步的重任。为此,需要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经费投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呼唤。李瑞环同志说“发展社会科学对于搞好改革和建设极为重要,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现在是需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极好时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提出了社会科学战线的重要任务。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都迫切要求我们更好地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社会科学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科技界、教育界对外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只懂英语又不具备其它专业知识的人是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所以,只有那些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他们不仅需要良好的科技专业素质,而且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较为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但是,近年来我国许多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极少,致使培养出的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贫乏,文化修养差,视野狭窄,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如何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同时就进一步办好《湖北社会科学》杂志,记者于今年2月对日和24日在北京两次访问了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司司长奚广庆教授。记者当前,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怎样看待这种状况?在新旧世纪之交,如何明确时代和历史赋予社会科学的光荣使命?请奚教授首先谈谈这个问题。买广庆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目前确实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看问题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抓住主流。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在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获得较大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治理理念是基金会较好地实现其组织宗旨与使命,从而赢得组织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实现组织有效自治目标的前提。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历史文化的发展,基金会的治理理念经历了从慈善文化到公益文明的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缺陷,其在发展中存在着慈善的供给不足、慈善的业余性与慈善的父权性等危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化的途径。特别是组织文化建设,来弘扬组织的公益精神。  相似文献   

9.
百家论萃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也见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为什么说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呢?首先,社会科学与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素质紧密相关。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的素质如何,是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二,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生产力发展的生命线。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的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深入。繁荣和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只有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不断为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何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呢?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上任何科学出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20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科学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推动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二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们的结论是: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有一块肥田沃土,社会科学的繁荣又给这块肥沃土壤增添了生机活力。用二汽人自己的话说,二汽有今天,二汽之所以保持了兴旺发达的局面,既凝结了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成果,又渗透了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一、领导重视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保证社会科学属于“软科学”。在企业中,这种投资属于智力性投资。二汽的三任领导均开明贤达,既有企业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8月7日在会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代表时,充分肯定了社会科学的作用与地位,这对每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回顾社会科学发展,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这虽与广大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努力探索的拼搏精神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对社会科学高度重视的结果。 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是创新发展,走向世界。这就需要能出成果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对科研人才进行全方位探讨,并制定新的人才规划。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谢建新同志撰写出版的《社科科研人才学》一…  相似文献   

13.
张成德  李茂盛 《前进》2004,(8):11-14
二十五年前,面对众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骨干,邓小平郑重指出:“思想理论工作战线的任务特别重大。”这是对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发展社会科学事业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切体悟。今天,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反思他的社会科学思想,探究其深邃意蕴,对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加快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在邓小平的思想中,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为前提的。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要求社会科学也必须不断发…  相似文献   

14.
潘照东 《前沿》2004,(7):9-1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科学地阐明了新时期发展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指出了社会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意见》着重指出了坚持理论创新对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科学在“思想解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理论创新,突破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桎梏,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理论和思想上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当然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这跨世纪的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世人所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所制订的中长期(通常为五年)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是国家或各级党委与政府为鼓励社会科学研究,激励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社会科学队伍,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以项目立项和经费资助为主要内容所设立的专项研究基金。以前,…  相似文献   

16.
张艳国 《探索与争鸣》2023,(10):38-41+177-178
<正>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在当代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重点,是掌握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津和抓手。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呈现出增量叠加、创新驱动的良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时代高度,科学分析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形势、机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重要言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精神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承担起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哲学社…  相似文献   

19.
薛建彪 《前进》2006,(2):52-5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指出:“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对新世纪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广大的社科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山西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社科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足山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切实开展和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更好地为山西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全面推进山西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而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科学人才。中央在高度重视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同时,非常强调对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培养。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武汉市属社科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