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学理论》202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借助微传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夯实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微传播的概念与特征出发,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传播的可行性,介绍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中的经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传播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8)
施存统作为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的早期政治思想经历了由尊儒到反儒、由无政府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转变。施存统翻译了许多日本社会主义学者的研究论著,撰写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一是课堂重点讲授,加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屈庆平  李怀珍 《学理论》2013,(18):376-3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公民社会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现实选择。在大学生中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融入公民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机契合,要建立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融合机制,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洲 《学理论》2013,(12):166-167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是中国最早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其最早提出建党思想,并且为建党做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从其生平出发去探究其缘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走上马克思主义布道者的道路,从而揭示其对中共建立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韩亚光 《民主》2004,(5):9-11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论断,正确界定了新中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是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的科学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个思想是刘少奇于1949 年最早提出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这个思想。这个思想在新时期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核心话语,它的形成与发展同中国的历史、国情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蕴含着独特的思想价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和人民性的本质特征,承担着思想指导、社会认同、文化传播、大众激励的重要价值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增强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8.
社科学术期刊既是重要的学术传播媒介,也是重要的政治传播媒介。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需要更好发挥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传播功能。社科学术期刊具有的政治属性、价值属性、媒介属性、公共属性,构成了更好发挥政治传播功能的独特优势。强化政治认同,创新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传承中国文化,是新时代发挥社科学术期刊政治传播功能的新要求。坚持政治与学术、一元与多样、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新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路径。更好发挥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传播功能,对于研究阐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而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三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原因,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应进一步了解其形成的滥觞、传播及其深远影响,从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2021,(2):102-106
张东荪是一位自由主义理念下的社会主义者。从20世纪20年代参加新文化运动开始,张东荪引介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从基尔特社会主义到国家社会主义再到民主社会主义,张东荪的思想随着中国具体国情的发展不断变化,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理念和具体措施。他的社会主义改良思想传播了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4)
作为领导集体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具有深刻的内涵与意义。从中国梦思想提出至今,我国主流媒体大力宣传,高度重视,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国具有重大意义的执政方针,中国梦的思想理念在国际上的传播效果却难与国内相比。提高"中国梦"的传播效果,其关键是适应国际思维体系,注意报道中的跨文化特点,让报道以读者友好型方式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廖仲恺早期参与中国人首次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探索,受到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影响。这时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未达到科学的高度。但对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廖仲恺把西方社会主义与中国土地问题相结合,宣传和实行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这是孙中山的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观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使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中国将来之光”在社会主义。廖仲恺的社会主义思想,使他坚定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捍卫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国民党人士的贡献也是值得肯定的,长期被忽视的袁振英和陈溥贤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功绩值得发掘。由于地缘关系、中国留学生集中、本地社会主义思想浓厚等特点,日本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转渠道。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新青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认识不深刻以及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如何看待西方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西方社会主义学说作为一种外来思想传到中国以后,必然要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思想文化联系起来。中国社会的土壤在无形之中使它产生种种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来说,可以称为变异,因为它已不同于原来的面貌了。但是,对于  相似文献   

16.
《理论探讨》2015,(1):177
<正>《理论探讨》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它P马克,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科学的发展,反映各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和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理论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被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G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0,(4)
新媒体环境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是时代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乎思想文化宣传的效果,牵涉面广,影响大,需要讲究策略,把握节奏,积极稳妥地推进。在实践中构建五元传播模式:界定传播主体,设计传播内容,融合运用传播介体平台,划分传播受众,追求传播效果。从而促进习近平新思想入脑入心,实现传播的大众化和广泛化。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由邓小平题写刊名,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主办,是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领域权威刊物,全国重点社科期刊,被列入国家“双奖”期刊方阵。刊物及时传达中央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探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规律和方法,报道各条战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1983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全国公开发行刊物,是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和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是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权威期刊,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是交流宣传思想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多元开放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面对严峻挑战,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发展大众传媒传播技术,加强大众传媒传播安全管理,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