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纪之交,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巨额游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和香港回归都将为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这一地区还具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较为发达的金融优势,较强的教育科技优势等等。那么,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怎样选择其跨世纪发展战略?请看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两位学者的研究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包括鄂、豫、湘、赣、皖5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只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上,载负着全国1/4强的人口。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综合经济科技实力强,在全国和长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不沿边、不沿海的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步子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日益拉大。不仅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武汉在这一区域中的“中心”地位也相对衰落。因此,长江中游地区如何抓住国内外经济格局变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带动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开发,将潜在的地域综合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区域经济优势,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十分关切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培植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角度,探讨通过以点带轴、以轴带圈模式来加快长江中游经济圈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90年代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正在加快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走廊的建设,长江中游地区这个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其经济建设的先行官——交通运输的优先发展就显得相当重要。 长江中游地区的交通运输是属于区域性的,但从其所处的战略地位及交通运输的跨区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来看,它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综合运网联系紧密,又具有全局性。 一、本地区交通运输的现状及特征 1、长江中游地区地理位置居中,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地带,长江下游属沿海经济发达地带,长江上游属西部资源丰富的待开发地带,长江中游地区处于二者之间,长江作为连接三大地带的天然大动脉,是沟通东西,实现全国经济建设重心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主通道,长江中游地区北靠山西、陕西、豫西  相似文献   

4.
长江经济的战略发展是一个跨世纪的宏大工程。东有上海,西有新设的直辖市重庆,武汉作为长江中游与全国特大城市,如何把握自己同长江战略发展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发挥大支点作用,以加快长江经济建设,推动长江战略目标实现,显得十分重要。一、武汉在长江战略发展中的战略角色定位武汉作为长江流域区的特大城市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长江战略发展的优势地位与角色定位,既要放在全国经济未来发展大格局和长江战略整体中去考察,又要从长江战略性质特征规定性中把握。为此,我们提出长江经济发展的四个圈层构想,并在这一构想框架…  相似文献   

5.
彭智敏 《政策》2013,(10):48-49
<正>从全国范围看,涉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河流众多,湖泊密布,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打好水资源牌,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不仅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且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一、长江中游水资源优势及其重要作用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达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约36%,居全国第一位。长江中游由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长江下游发展迅速,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而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就较为缓慢,与发达地区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下,构筑中部战略大支点,依托长江流域主通道,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减缓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已成必然选择。这样,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与腾飞,便成为本地区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而中游地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应属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主要辖联地区,具体说是从宜昌到黄石的长江沿岸地区及由襄樊至武汉的汉江流域地区所构成的荆江三角带。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地区主要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省和上海直辖市。从历史上看,它向来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基础设施好,水力资源丰富,工农业都比较发达,加上城市众多,人才密集,科技力量雄厚等诸多有利因素,使得这一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东起上海,西到重庆,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4%.人口占将近15%,国民生产总值占将近20%。从总体上看,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和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累积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以来,继我国沿海地区率先加快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后,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比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又有些拉大了。长此下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汉港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港口,是长江流域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长江港口体系中武汉港处于主导和支撑地位。武汉港的综合开发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极具开发潜力,是我国本世纪末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三大轴线(沿海、沿江、沿黄)之一。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趋势一:长江经济发展呈现由东至西分步推进趋势。按经济梯级发展规律和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由先进的东部地区向经济尚待开发的西部地区逐步推进已成为必然趋势。长江是我国东西水运的大动脉,贯通东、中、西三大地带,也是海岸线向内陆的延伸。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呈现以上海为龙头的由东至西逆江而上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今后五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市从小康走向基本现代化的转折时期,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区位、市场、科教、交通和产业等综合优势,推动武汉与长江中游经济圈经济互动、互联、互补、互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武汉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  相似文献   

10.
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大量考古新发现的纷华照眼和长江流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对长江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在武汉召开,标志着长江文化研究已步人新阶段。如何把这一研究推向高潮?引向深入?各界有识之士正拭目以待。 长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地开拓研究领域。在研究中注意宏观与微观结合,古与今结合,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长江流域有上、中、下游,其文化有上游、中游、下游地区文化之分。长江中游地区主要指今湖北、湖南两省地区。但两湖之称出自近古,从古今文化纵览来看,似不宜以此两省名称来称呼这两个亚区。愚以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可分称江北的江汉文化,江南的江湘文化两个亚文化区。这两个亚文化区从长江中游地区整体来看,是一个地理上、文化上不可分开的总体,从与长江下游及中原文化的比较来说,长江中游地区可作为一个整体与之比较。然而长江中游这两个小区在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又有一些差别,从加深区域文化研究来说,区分为江汉文化、江湘文化予以探讨是可取的。 然而可能有读者会提问题,湖南在近代有湖湘文化之称,而罕闻有以江湘文化指湖南地区文化之说。因之有必要先就江湘文化之称予以“正名”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16,(2)
正当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正如火如荼推进。这既是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地方发展新的重大机遇。宜昌是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最佳节点。这里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是长江流域由沿海向中西部梯次推进的重要节点城市,是西北地区物流陆水转运的中转枢纽,也是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所在地。这里区位优势独特,交通网络便捷,产业基础厚实,经济总量已跃居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四位,有条件在国家战略中实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2.
深化区域协作,提高长江流域整体协调水平,使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一体化,加速长江带建设,共筑西部开发大通道,具有重大意义。一、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长江流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安徽的长江下游经济带(东部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的长江中游经济带(中部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城市智慧安防建设的推进,湖北省保安服务业实行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世纪之交的长江流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如何按照系统思想,从发挥各地优势出发,立足现有基础,克服薄弱环节,建立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从宏观系统分析的角度,对湖北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龙骨天线”发展模式,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5.
包含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古来便是我国地理上的腹心和经济上的重域。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该地区的宏观地位,制定正确的地区发展战略,不仅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一、认识和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 在长江中游乃至中国中部的经济发展中,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和支撑。武汉作为这样一个中心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应当承担起中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的目标在于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对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发挥经济技术辐射作用,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起飞。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腹地,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长江贯通我国东、中、西部,沿江七省一市人口4.085亿,占全国人口的34.5%,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1%。长江通过支流沟通着更为广阔的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长江沿江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继沿海地区经济实现起飞之后,长江流域必将成为另一个改革开放的重要地区和发展的先行区,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如何认识和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提法比较空泛,这只能作为长远发展的结果,很难成为目标。发挥武汉在湖北和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和中心城市作用是比较实际的。现代经济的发展,靠一个个城市孤立封闭地运行很难成功,必须发挥经济区域优势。从世界范围看,已逐步形成欧盟、东盟、北美贸易区等区域  相似文献   

19.
武汉金融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作为全国首批金融改革试点城市,经过17年的金融改革和建设,金融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探索跨世纪的武汉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举措,对长江中游──中地区,乃至全国的金融业改革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武汉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基础(一)根据资金是第一推动力的原理,把武汉建成中国内陆国际性大都市,最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武汉建成长江中游──中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此来吸引和积聚大量资金,为武汉经济发展服务。武汉是中国内陆地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发展与合作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发展与合作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在全国具有优势,但三省发展趋势有所不同;种植业产量高,但经济效益偏低;林牧渔业的优势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发展有待三省合力。基于此,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建设国家粮棉油基地、国家林产业基地全国淡水产品基地、全国生猪养殖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五个基地",并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提出政府论坛协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生态补偿、龙头企业带动、跨区域组织、市场流通优化等农业合作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