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苏南模式”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道路之一。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根本上改变了苏南地区经济的格局,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在这里初露端倪,多年来旨在缩小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这里初步得到验证。但是,“苏南模式”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现在,“苏南模式”的自然发展过程正处于转折点上,自然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正困扰着它。应是结束“苏南模式”的自然发展过程,而代之以科学把握的时候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解决难题,拿出对策。难题之一,苏南的乡镇企业正面临着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各自需要完善的双重任  相似文献   

2.
一、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解析 进入21世纪,一系列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频繁出现,这些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两类: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3.
马飞翔 《唯实》2002,(4):44-47
卢梭自由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彻底的民主和自由,这也是卢梭最大的渴望。但在他的自由思想中却蕴含着自身无法解决的巨大难题。这难题来自于其思想基础——公意本身的难题;来自于个人自由的难题;来自于政治自由的难题;来自于自由思想在实践上的难题。这些难题让卢梭的自由思想在现代社会好像走向他的反面——独裁和专制。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80年代初,面对全球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难题,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谋求建立全新的发展战略。人们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开始采用智力密集、低耗优质、高度综合、协调发展的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与此同时,作为信息产业基础的信息资源也被公认为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而倍受关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新潮流。但是我们认为,在以信息资源开发作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的同时,有必要对这种手段本身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一问题在意图于21世纪实现新的腾飞的中国,更具有现实意义,必须引起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对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不同的国家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经济环境和制度体系,其政府行为也在公平与效率间进行着不同的选择和摇摆。本文通过对美国、瑞典及巴西三国政府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比较分析,以从中寻找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慧 《学习论坛》2007,23(4):78-80
由于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本身法律性质缺乏界定,使得一系列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弊端逐渐暴露,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在实践当中面临诸多困境的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有资产经营理念的错位。  相似文献   

7.
从逻辑关系上看,党代会常任制内涵的核心在“常任”,党代会常任制就是关于党代会本身如何“常任”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从当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推行并不是顺风顺水,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抓紧研究解决的问题。从党内权力配置的角度看,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必然会带来党内权力配置模式的变革,这是展望其前景时必须关注的基本支点。  相似文献   

8.
绿色发展和脱贫攻坚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主要任务。当前阳朔在产业扶贫促绿色减贫上已有所收获,但仍存在绿色发展不受重视,绿色减贫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难题。只有从思维意识改革,创新业态、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构建绿色减贫的产业精准扶贫格局,才能全面实现阳朔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实现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与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并举共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除商品生产"的论断一直被学界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冲突。而愈演愈烈的市场失范现象和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正越来越深刻地表明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是解决这一理论难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生态危机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难题,究其原因,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消费异化引起的。如何避免消费异化,建立合理的消费方式,对我国选择和实施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消费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旨在通过对消费异化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的研究,揭示其形成原因,探索其应对策略,以实现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期,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结构调整问题,而且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是陈云为告诫全党、全国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所作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论断,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有其哲学基础,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哲学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确立新的哲学观。这种新的哲学观主要包括新的实践观、新的生产力观和新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其中最根本的是重点把握“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审视省管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改制不到位、形改质未改等问题,解决的思路是:产权制度须实行多元化改革,解决一股独大,实现决策民主化;企业运营中国有资产要实行问责制;在选人用人上实行保荐制、票决制、竞争制;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加强对企业全方位的监督,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7.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繁荣社会科学有着重要关联:繁荣社会科学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有赖于社会科学的繁荣;社会科学的繁荣是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认识条件和理性工具.  相似文献   

18.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需要我们科学地看待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既需要效率也需要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阶段中国的收入分配指导原则。在执行这个原则中,市场和政府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应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使效率与公平关系得到很好的处理,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可持续发展观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维护好文化资源的多样性,重点是处理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们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的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全党同志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每一名党员必须牢牢把握这些政治观点,从而提高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