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网友拍砖     
《当代党员》2010,(2):27-27
来重庆一年了,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觉得重庆依然是一座落后的城市。一是城市建设差。重庆这几年虽然矗立起了很多高楼大厦,高楼密集程度号称大陆第一,但是仔细看来,却相当糟糕。重庆平地少,土地资源珍贵,因此楼都盖得很高,而街道较窄,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3,(4):16-16
一、初春时节,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重庆代表团参政议政表现活跃。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重庆代表团参加讨论,听意见建议,提出对重庆的希望。他们指出,经过直辖几年的建设,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希望重庆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未来的重庆一定会大有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不断深化对西部大开发、设立重庆直辖市和三峡工程建设这三大历史机遇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提高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议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中央领导人对重庆工作的指示,学习重庆代表团的相关发言和建议,积极将全国“两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与会专家认为:重庆实践让我们以崭新视角来看世界,重庆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结合的模式令人鼓舞,重庆实践对亚洲国家有借鉴意义,重庆实践属”社会主义3.0版本”,可从政策、制度和政治三方面看重庆实践,重庆民生社会主义能重建意识形态,重庆实践是一种更具复制性的模式,重庆实践体现了发展成果为人民共字的执政观,重庆实践复兴了人民时国家基本制度的信念,重庆实践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吴佳佳 《红岩春秋》2010,(1):F0002-F0002,F0003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重庆解放60周年,为纪念这一特殊时刻,2009年11月29日12月3日,由重庆警备区和中国将军书画院联合举办的“盛世和谐,爱我重庆”——共和国百名将军诗书画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本次诗书画展共分“百名将军书重庆”、“警备区官兵颂重庆”和“重庆画家绘重庆”三个部分,展出了包括开国将星方于翼、张翼、魏国运等106位将军手书在内的作品共242幅。  相似文献   

5.
蔡焘 《当代党员》2010,(1):28-29
2009年,重庆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这一重要关口,达到51.6%。在全年的众多经济亮点中,这一亮点尤其引人注目。作为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重庆的城镇化率突破50%,标志着重庆城乡统筹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重庆要继续调整城乡结构,有三大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艾新全  田姝 《当代党员》2009,(10):39-39
这一时期重庆的对外开放迎来了两次历史机遇,即1983年的计划单列和1992年的沿江开放城市。在对外关系上。重庆实施了“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在对内关系上.重庆提出了“长江一线、西南一片”战略,促进了重庆的大发展、大繁荣。总的看来,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的对外开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7.
“人人重庆”是重庆的形象标志。那么,“人人重庆”的人文意蕴何在呢? 它彰显了重庆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特有的人文基因。据《重庆通史》记载,秦灭巴蜀以后。迁“秦氏万家”入巴蜀,汉族民众陆续移居巴渝地区;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壮举被定格在修葺一新的湖广会馆;今日百万三峡大移民更以其“爱国、奉献、创业、协作”的精神彪炳史册。移民城市最显著的人文基因便是渴望交往,因此重庆成为世所瞩目的“桥梁之都”:渴望开放,因此重庆近百年来有开埠时期、战时首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次大的开放;渴望学习,吸收他人之长以补已之短。兼收并蓄成为移民城市特有的秉赋。“人人重庆”之“兼收并蓄”的人文意蕴,昭示了重庆将以开放的姿态成就时代的伟业。  相似文献   

8.
走进马尼拉     
让重庆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重庆。2007年7月18日,应菲律宾政府邀请,我市组织了300多人的政府代表团出访菲律宾。在菲律宾期间,我市政府代表团拜会了菲政界、商界高层人士和侨领,并在首都马尼拉举行了“菲律宾重庆周”系列活动,影响很大,反响强烈,在当地掀起了一股“重庆热”。  相似文献   

9.
补常勇 《当代党员》2009,(12):39-41
恋爱是一门经济学。自2007年福特传出要在中国筹建第三厂后,天津、南京、重庆便开始上演“三凰求凤”。经过两年马拉松式的“追逐恋”,9月25曰,福特终将绣球抛给了重庆。福特情定重庆,缘于重庆更懂“恋爱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亏损”,这是直辖之初重庆国有企业之“痛”。“7个一批”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让国有企业成功突围;国资委长袖善舞,“渝富模式”和“重庆模式”使重庆国企轻装上阵、集团作战,重庆国企再创辉煌:2006年重庆工业利润跃升为155亿元,10家企业产值超百亿元。  相似文献   

11.
张波 《当代党员》2009,(5):50-51
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宜居重庆,这五大重庆是我市提升城市形象.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为了及时报道五大重庆建设的进展,本刊特从本期开始将“和谐重庆”栏目更名为“五大重庆”,欢迎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09,(8):54-54
一、7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重庆考察,并作了重要指示。本期“封面故事”栏目刊登了《李克强同志考察三峡库区和重庆主城》,深入报道了李克强同志在重庆考察的情况以及对重庆的殷切希望。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10,(4):43-43
一、本期“特别报道”栏目登发的《平安的重庆,是3200万重庆人民的福祉》,全面反映了周永康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的情况;《重庆完全有条件大干一场》介绍了重庆传达全国“两会”精神,部署四项工作的情况;《全国“两会”大考下的重庆答卷》,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做出了“重庆思考和应答”。各级党组织可在近期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报告会等方式,参考以上文章,组织党员干部就如何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他带着“音乐艺术人生”来到重庆,因此有了一次文化之旅。那一次,他让重庆大学的学子们感佩不已。2009年,他又带着一方印、一本书、一次展览、一堂讲座再次来到山城重庆。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9,(3):43-43
一、2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正式下发,标志着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重庆调研,充分肯定了重庆的发展成就,对重庆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本期在“封面故事”栏目刊登了《重庆发展大有希望》,在“当代论坛”栏目刊登了评论文章《肩负国家使命实现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6.
蔡春丽 《红岩春秋》2008,(5):F0003-F0003
几乎所有的重庆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说出重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重庆人民大礼堂,她以中西合璧的建筑经典,享誉世界,并成为重庆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文化,都应是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文化。重庆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与重庆本地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对今天重庆人的精神状态、性格品格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挖掘移民文化,有助于提升重庆文化品位,更好地为重庆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一批原中央和省属骨干企业下放重庆,一段时间重庆笑声不断。但这批企业同原重庆地方企业一样,都带着旧体制造成的伤痛,生产潜能受到压抑。因此,笑声过后,重庆市委在中央直接支持和指导下,用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率领这支新的企业军团进行了一场走向市场的大规模战略转移,最终成就了重庆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 本文资料翔实,情节生动,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完善重庆城市功能,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而殚精竭虑、奋发努力的风貌,栩栩如生,读来亲切感人。从文中展示的当年这场战咯转移中,还能看到眼下一些重庆支柱产业的酝酿和萌芽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直辖13年来,经过3000多万重庆人民汗水和心血的浇灌,重庆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一如果评选直辖13年重庆的“变化之最”。城市建设当之无愧。特别令人振奋的是,2008年以来,一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规模庞大的旧城改造,正在让重庆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20.
长年跑安岳至重庆的长途汽车司机手里都有这样一张卡片,上面印制着重庆安岳商会党支部的电话。到重庆经商务工的安岳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卡片,在遇到困难、需要帮扶的时候,能够很快找到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