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孟红 《党史纵览》2010,(2):19-23
徐大刚.1926年11月出生,他原来并不是搞摄影的专职摄影师,而是文字记者。1945年,19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抗战胜利后,他进入山东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沪郊农民报等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他以前当记者时曾搞过摄影,  相似文献   

2.
他是位极普通的老人,头发稀疏,个子不高,衣着一般,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许多农村大爷、大伯一样平凡;你如果不认识他,走在你的身边,你肯定不会多看他几眼。但是你如果了解他,就会觉得他决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作为一名随军摄影师,他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特别是为邓小平等部队首长和杨虎城将军遗容、双枪老太婆、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等拍过照片……他身上有许许多多不凡的传奇。  相似文献   

3.
二芮 《廉政瞭望》2014,(18):68-68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与其说他喜欢摄影,不如说他喜欢给美女拍照,这是害羞的他借机和美女亲切互动的唯一方式。就像《意外的恋爱时光》里演的,美女请摄影师给自己拍照,而这个“技术控宅男”庆幸自己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偷窥这个冷若冰霜的“肉食傲娇女”了,虽然只是在镜头里,虽然一走出镜头她就对他指手画脚横眉立目。提醒他:死宅男,人家才不是在给你卖萌,人家是要向“高富帅”男友制造千里求婚的惊喜。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4月2日大清早,王德财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晨练,而是急匆匆地来到鸡东县集贸大市场。因为有业主向他反映,市场楼的外墙皮有脱落迹象。他怕砸到人,就赶过来查看情况,并给物业打电话联系维修。"王老啊,大家都认识。他特别乐于助人,谁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乐意找‘王帮办'。"社区居民曹隆杰向记者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今年85岁的王德财有48年党龄,离休后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却在77岁的时候选择了一种不寻常的晚年生活——2007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说父母的爱像山,坚定不移;父母的胸怀象海,宽广无边。今年31岁的残疾人李玉梅因为有父母无私的爱而充满了幸福!李玉梅的父亲李双林是农九师一六六团二连退休职工,今年73岁,妻子蒋华平是家属。1975年两人结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今年77岁了,作为江苏淮安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听到当地人评价周恩来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周恩来做官绝对是一位好官、清官,但他就是没有为他的家乡淮安做任何实事。"其实这是绝大多数人因为不了解周恩来才有的误解。1965年7月5日,周恩来出访埃及回国,到新疆石河子看望内地支边青年时,巧遇淮安钦工镇建华村的姑娘李正兰。他深情地对李正兰说:"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周恩来怎么会不爱他的家乡故土,不为故乡亲人办实事呢?淮安的衡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关心,才开挖告竣,  相似文献   

7.
1988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委会决定筹建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基金,设立新闻摄影界最高奖——“沙飞奖”,以奖励最优秀的摄影论著、新闻照片和对新闻摄影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为什么要用“沙飞”这个人名来命名新闻摄影界这种最高奖赏呢?因为沙飞同志是中国摄影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那短暂而熠熠闪光的一生,是以照相机为革命武器的一生.是他与他的战友们使波澜壮阔、生动易逝的瞬间变成了历史永恒,变成了千秋万代、无比珍贵的民族瑰宝.他用照片形式把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生动截取、概括展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境界,从而,使之凝固成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沙飞同志是中国新闻摄影领域有着特殊才干与特殊贡献的先驱者和民族功臣.  相似文献   

8.
王宝和今年53岁,他是那种工作勤恳、真抓实干的领导干部。自从调到温良县担任县委书记以来,他经常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深入村、镇、工厂调查了解情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是一位深受群众喜爱的“官”。 今天是双休日,王宝和照样没有休息,带着司机小李驱车去清水乡和平村。  相似文献   

9.
编写大书的老人读一个老人就像读一本书,任继愈先生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大书。今年88岁、身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先生坐拥书城,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依然在为书的建设添砖加瓦。说来有些不可思议,像任先生这样一位大学者,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和思考,有许多学术上的心得和文章要做,比如他对学生谈到过的儒教论衡、群体认识论等等,都是他打  相似文献   

10.
乔子亮 《江淮》2011,(8):34
今年,对姐夫一家人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因为67岁的姐夫成了村里的一名预备党员。姐夫是位普通的农民,他文化程度不高,一生勤劳,庄稼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是村里种田的一把能手。姐夫脾气倔强,平常不爱说话,不善交往,可他秉性耿直,只要看准的事,无论困难再大,他也是一干到底。  相似文献   

11.
谢谢你来了     
吴奎 《实践》2021,(2):59-59
我叫李保祥,今年50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住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新发村。2018年7月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满洲里市派来的扶贫干部,他叫陈晓辉。提起他,我还真有些惭愧。一开始,我看他每天夹个小包走东家、串西家,以为他来了也解决不了我家的实际困难,有点不爱搭理他。但小陈时常上门走动,礼貌、耐心、详细地了解我家的情况,给我留了个人联系电话,让我有困难就找他这个帮扶人。日久天长,我逐渐对小陈同志有了几分好感,越来越愿意跟他唠嗑了,有时候还主动去找他求助。  相似文献   

12.
崇高的信念,可铸就伟大的理想。而伟大的理想,却永远是一盏指引人生的不灭的明灯。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位80多岁的共产党员,用朴素的语言坦诉的对党的赤诚。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他这样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党才得以在81年的征途中任凭暴雨狂风、历挫艰难险阻,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2,(15):32-40
季增是雷锋入伍后第一个给他拍照的人,是与雷锋接触最多最近、给雷锋拍照片最多的摄影师。雷锋从入伍到牺牲的953天里,季增平均每四天就给他拍摄一张照片,共拍摄了250多幅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而生动,广为传播,成就了中国人像摄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忠实地记录了雷锋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的南县库沟乡赵家汪村,有一位叫韩成山的老人。许多年来,周围的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位给农民们看病医伤的“赤脚医生”,而没有人对他的过去有所了解。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使人们知道了韩成山老人的不平凡的经历。今年76岁的韩成山,1945年5月参加八路军,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9次,1946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来到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4师70团3营,担任卫生班的副班长。他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尤其是他和另外五位战友宁死不屈,英勇跳崖,死里逃生的事迹,感人至深,被人们颂之为“弘扬革…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36):68-68
华丽的流苏雨伞、救生圈……这些精巧画面的原型都是飞溅的水花。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1日报道,63岁加拿大摄影师克利·怀特从事水滴摄影活动只有3年的时间,她使用配有100毫米微距镜头佳能50D相机捕捉到了这些奇妙的瞬间。这位浪漫的摄影师为每幅作品取了个美丽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3日,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接到紧急电话,奉命次日离京执行紧急采访任务——随总理李克强去云南地震灾区。姚长期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从中央媒体到各省市区官方媒体都有专门拍摄党政领导活动的摄影师,他们的这一工作不仅要求有过人的摄影技术,还要了解领导人的不同性格和作风。  相似文献   

17.
<正>千篇一律的婚纱摄影,让不少崇尚个性和时尚的新人颇感失落。而今年32岁的摄影师孙宇豪开发出"走拍"方式,即组  相似文献   

18.
现年49岁的摄影师Greg Thow拍摄了一张令人惊叹的照片。这张看似“核爆”的蘑菇状云朵,更像一张凶恶的狮子脸,是他从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自家阳台上拍到的。  相似文献   

19.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省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和就业情况如何?近期,本刊记者走进部分招聘会现场、多所高校和相关部门进行了解。不妨降低期望值"本来想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或者进家知名企业。"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小潘说,5个月前他就开始找工作,在投出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后,他逐渐意识到,就业心态必须调整。今年6月,小潘总算松了口气,签约了一家民营企业,试用期月薪2000元左右,转正后有2500元,还有业绩奖励、过节费等。  相似文献   

20.
余玮 《党的建设》2013,(10):55-56
成为毛主席的摄影师 钱嗣杰初见毛泽东是在1950年。当时,时任中央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摄影记者的钱嗣杰,在两位老记者的带领下。去北京饭店采访外事活动。初次担纲,钱嗣杰既紧张又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