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十年(下)     
雷景 《新青年》2006,(12):20-21
谁是什么让我们迷茫,是生活?还是我们自己?陆游的毕业论文整整写了两年都没通过,黛恨恨地说,花点儿钱找人写吧,别在这费劲了。陆游说,别人写的,我更过不去,都不懂怎么过。黛说,我看你是不想毕业,你们班的傻子都毕业找工作了,你还在这悬着。陆游说,现在没什么好单位,与其找不到工作,我还不如在学校呆着呢。黛想,你怎么这么自私,好像活着不用花钱,喝风就行似的。想想,咽下没说。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吗?在内心互相怨怼时,他们其实已经分开,不再相爱?还是艰苦即将过去,他们不再需要同甘共苦,而从来不曾相爱过?他们又再度花钱做工作,陆游的论文获得…  相似文献   

2.
我与路遥     
正《人生》之后,路遥开始三部六卷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这个史诗般的宏篇巨制中,路遥一口气写了100多个各具时代特色的人物群像,其中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是路遥所要着意刻画的,在他们俩的身上,依然有着高加林挥之不去的影子。因此,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成名作《人生》的一个延续和拓展。所以说,我们重读《人生》,是要把《平凡的世界》联系起来一块儿读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后,分到一家机关工作。每天都过着从单位到家里二点一线的生活。对工作缺乏热情,而工作之余又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所以对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思。别人也劝我改变一下我目前的人生状态,给自己树立一些追求的目标,比如通过努力和给自己不断制造机会,以后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如记者、律师、高级管理人员等。可我听后摇了摇头:“那又怎么样呢?当上记者、律师或者高级管理者,又有什么意思呢?。”您说我该怎么办呢?晓青晓青: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多像你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还没有充分地体验过生活,却已厌倦了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这些年推掉不少文债,忽然厌倦写东西,自己也感到奇怪,这自然也得罪了很多人,然而,不写却也心安理得。强迫去写无病呻吟的文字,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他人的时间,毫无意义可言,有人说这无异于图财害命,怕又过于悬了。虽然,一众朋友说我懒,说我颓废……倒没言我不可救药,算是留了情面,不过看我的眼神却都怪怪的,笃定,我成了他们目中没有进取心的人。不写什么东西,于我是挺快乐的。我思故我在,不想就没了烦恼和焦躁,什么都可以过  相似文献   

5.
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我一到加拿大和美国,就很想接触主流社会的一些家庭。我想看看他们的家居生活,了解他们的婚姻关系、家庭生活、情趣与爱好。总之,我对他们就像他们对我们一样,一切都感兴趣。可是要接触主流社会的家庭,对像我儿子那样的留学有年的学子也许不是什么难事,而对像我这号英语一窍不通,在这里又仅仅是短期停留的探亲者,没什么特殊情况,想交个主流社会的朋友,只怕难上加难。我期望儿子能助我一臂之力,帮我去接触这么一两个家庭。儿子说你算了吧,你不是已经退休了,出来便好好玩一玩,还写什么文章!儿子不帮忙,我…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2007,(6)
什么"昆仑奴""玄武门之变"等等都不是我写的。我的学问和文字虽不好,却还不至于差到这样。如果他们有意见,尽可用自己名义发表,这样的文字水准,我决不会收他们做学生,而这样的人品,我更加要避而远之。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节拍     
7年前,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蒙大拿州的一个小镇。那时我刚满18岁,而且觉得自己是个百分之百的城里人。虽然说在镇边的小河里游泳,在路边的小卖店里买牛奶冰激凌都是很有趣的事,但我却不想在这里久留。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只有7600人的小镇里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他们也许是到附近的农场度假的。有一些人能留下来多住一阵子,但他们四处看看,问候几句你好,就又都打包回城里去了。有很长一  相似文献   

8.
摩登电器     
最近《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电器制造商们正计划着如何使消费者们精神错乱。当然,他们并没有明说要让我们精神错乱。他们说的是他们想让我们将来的家庭生活是这样的:“所有的家用电器都在英特网上互相分享信息,”而且“所有的家用电器都比它们的主人更聪明。”比如说,将来你家的洗碗机“可以在办公室里遥控。”你们家的冰箱“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把牛奶喝完。”你们家浴室里的体重秤“会把你的体重数据直接传递到健身房。”我尊重这些家用电器制造商,但我不得不想他们究竟吃错了什么药?我的意思是说,他们想没想过,我在家里把碗装…  相似文献   

9.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谈到“成功”一词时说:“我看见水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了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制造了一台蒸汽机。”我的不期望自己是目光的焦点,但却期望我们的“成功”从平凡的生活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何处是乡愁     
赵方 《新青年》2007,(10):62
再精彩的人生,也是短的。这不仅让我们甚至有着悲观的哲学观,人生真的有所谓的成就或事业吗?如果没有,我们的人生,过的又是什么呢?即使一直不知所终,我们说着看透了一切,却仍旧不能否定那些精彩的人,在短短的岁月中,一直被人们记得。那些特立独行,有着自我精神世界的人与事,是我们感念生活美好的惟一温暖。  相似文献   

11.
玮东 《新青年》2005,(1):28-29
父母从国内来探亲,谈起了一些国内朋友的现状,父母朋友的儿子结婚,他们应邀参加婚礼。在新房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宽敞明亮,更看到了豪华装修和摆设在柜橱上各种各样的精美玉器。眼前的一切,让父母觉得自己拿的随礼钱,在这里根本就不会被看在眼里。往日的友情,也仿佛被这珠光宝气分开在两个世界里了。父母的感慨让我想了很多,什么是家呢?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汉代名将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那么,在当今这个商品社会里,在没有匈奴可灭的和平年代,我们何以为家呢?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曾写过一篇关于国内知识分子的文章。他是这样描写一…  相似文献   

12.
若邻 《新青年》2006,(2):37
痛苦就像尘埃,会慢慢地沉下去,静静地躺在心灵的一角,如果没有拂尘,也许他们就这样一直静静地躺着,日月星辰,斗转星移。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可是,你却知道这一切永远都无法忘记。米粒的一篇《念念不忘》就仿佛是那拂尘,又让我心里的尘埃漂浮了起来,发生过的一切又鲜活浮现在眼前,还是依然念念不忘。妻也曾小产过,而且不止一次,我们也曾失去过自己的孩子。我还没有来得及给他们起名字,我甚至也没有想过要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们。还是女人心细,一点一滴都存在记忆里。12周,B超结果出来了,孩子没有长大,只是一个胎芽,医生委婉地告诉我们,怀孕…  相似文献   

13.
向文学致敬     
正杨文闯让我给他写一句话,要有人生格言的意味。我最怕写这种东西,嫌它总避不开好为人师之忌。文闯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快要竣工,他们忙着做两件事:一是出本书——《中国作家3000言》,二是烧制一对有数千位中国作家签名的巨型艺术瓷瓶,当作献给文学馆的盛礼。书,冠以"当代《论语》、世纪真言"的名号,自然是不凡的。我有这个资格吗?自问真就难以自答。我怎么就写起文章了呢?不过是仗着年少时的一点兴趣,又  相似文献   

14.
人生因为相遇的人带来巨大的改变。在天国的父亲为了让我善行人生便让我与那两人相遇了。一位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大烟宪先生,另一位则是稻盛塾长。  相似文献   

15.
阿冯 《东南亚纵横》2000,(11):60-62
平凡岗位做不平凡的事,平凡人生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从一个乡村孩童成为一名济世良医,其间曲折而艰难的辛酸滋味,只有主人公自己才能深切体会.故事也许不是很精彩,但却是主人公追求人生价值的充分体现.也许您看了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雪小禅 《新青年》2005,(8):21-22
我知道,所有男孩儿都喜欢倪晓薇。倪晓薇真的很美丽,她的美丽超乎了人的想像,那种美仿佛是带毒的,美得有些邪性,甚至让我们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但倪晓薇是我的好友,从小到大,我们形同手足,一直,我是她的陪衬。有些女孩天生会是一些漂亮女孩子的陪衬,我就是她的陪衬,我的平凡与普通更衬托出了她的不俗——她高高的洁白的额头,修长的腿,如瀑长发,美丽眼睛似一潭秋水,不,这些还不够,她还有足够的聪明,我们班的第一名总是她拿,尽管我很努力,可是我只拿第二名。有很多男生接近我,我知道他们是为什么,在他们眼中,我是个中性的女孩子,他们可以和我…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几度出国的作家曾这样描绘自己的感受:出国两个星期回来后,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长长的游记;出国两个月,回来能写一本书;而如果在国外呆上两年后,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作为曾在以色列学习、生活过整整两年的我,此时此刻的感受正如这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太多的经历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也不知从何说起。思来想去,还  相似文献   

18.
安全网     
平淡无奈的生活让我们安全,可是,我们周围总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总是挑战极限,挑战自我,让我们也忍不住要脱离自己的安全网,去迎接新的挑战。———译者  相似文献   

19.
细雨 《新青年》2002,(11):42-43
以下是我阅读过并整理出来的几位读者朋友的来信,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烦恼:细雨姐姐:我是一名高一学生,我总是觉得自己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想法把我折磨得快疯了。  相似文献   

20.
赫苡 《新青年》2004,(3):37
我想我长到19岁的时候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无论江口洋介还是肖艺风,他们都是离我的生活很远的家伙。我喜欢他们,可我还是应该更喜欢自己,更喜欢自己每天的生活。我得活得精神一点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