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旺洪 《法学家》2002,(2):3-11
现代化的动力机制的问题,在现代化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的性格、规模、速率、道路和模式都与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和障碍因素紧密相关.因之,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研究也离不开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和探讨.本文的主旨在于,在比较分析各国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基础上,就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和阻却因素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以获得对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的整体性把握,为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是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法学教育相比较,其比较重视比较法和外国法的教学、外籍教师的人数比较多、外语教学比较扎实、毕业生到国外深造的机会比较多等等.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在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推进了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现代化、中国立法的现代化、中国司法的现代化、现代法学国内外交流和世界反法西斯、国际法事业等.在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西方教会的背景、租界的法制环境、20世纪30年代法学教育的变化和今天可以借鉴的问题等等.可以说,中国目前已不缺少法律人才,缺少的是卓越法律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可以从中国租界的法学教育中得到一些启示,最终是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国家提供急需的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3.
人的现代化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现代化与法治应协调统一地发展.人的现代化与法治互为前提和基础.法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离开了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法治社会的现代化;而没有法治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代化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徐州市各级中学不失时机地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文通过归纳徐州市中学教育现代化的特点,以期进一步推动和丰富江苏尤其是徐州教育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融现代化主要应该是指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现代化,包括"外源性现代化"和"混合性现代化".金融现代化研究应该超越传统金融发展理论视野.金融现代化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应该是金融体系运作的市场化.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现代化还有赖于金融运作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选择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国家现代化路径的选择只能是并且必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收入分配制度也随着不断的调整、变迁与演变.当代我国现代化的历程是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质上是沿着现代化的道路树立科学的收入分配观,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由可操作化的现代化概念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出现,是认识的深化,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本不存在,却对我国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化实践产生了误导.十六大以后国内关于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有了新进展,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仍然不够科学、不够完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则代表了目前指标体系研究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引入这一目标体系,将对我国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和全面小康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公共治理的潮流等视角,思考分析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和思想内涵.本文指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协调的国家制度体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增强各级治理主体的法治思维和能力;必须推进治理民主化,让人民深入地参与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时间的后起性、理论的科学性、目标的系统性、动力的内源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基本特征.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蓬勃展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时间上的后起性是其特征之一.理论上的科学性是又一个明显特征,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世界现代化先进国家的社会和教育科学理论.目标的系统性也是其重要特征.它表现为整体性和层次性.国内外学者通常认为中国现代化模式属于后发外生型.其实,中国教育现代化动力来自于教育发展的内部矛盾,动力的内源性是第四个特征.中国教育现代化还具有可持续性特征,这是因为:一方面它是以上四个特征逻辑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育资源得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合理配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陆幸福 《河北法学》2007,25(2):177-180
邓正来所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集中批判了法学的现代化范式,但是现代化范式在中国目前具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而邓正来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国别主义则无法对抗普遍主义.当然,学理的讨论还是应该在一定条件下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