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因为贫困的存在不仅威胁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有贫困现象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称不上是可持续发展。彻底消除贫困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有可能取得成效。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与人口增长、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贫困地区才有可能真正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安正康 《当代贵州》2012,(16):30-31
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处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贵州,能否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事关重大。不拖后腿贵州必须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国发〔2012〕2号文件从财税、投资、土地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理清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战略定位,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贵州2010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是62.4%,  相似文献   

3.
贵州已实现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县域内因病住院,入院时不需缴纳押金,即可住院治疗。出院时,患者在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只需支付自付费用。为有效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贵州将缓解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推进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原新农合)结算管理制度改革,为贫困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4.
杨柏 《当代贵州》2007,(18):48-48
贵州存在成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生态恢复,造就两江上游绿色屏障的“吴起镇”的可能性。做成两江上游的一个“环境吴起镇”,这对贵州摆脱贫困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动精准扶贫战略的实现,贫困人口要稳定摆脱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依赖乡村的发展和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如何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对贵州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贵州可从哪些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6.
尹辉 《当代贵州》2013,(5):18-19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立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实现这样一个灿烂前景并不容易,特别是在贵州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省份,还存在诸多瓶颈。突破"观念"瓶颈观念瓶颈首先表现在对贵州加速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不足。贵州,虽因"贵山"而名"贵",却因贫困而出名。因为贫困,贵州一直是全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当前,贵州全省有50个  相似文献   

7.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09,(22):9-9
母亲窖的兴建有利于缓解贫困地区群众缺水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0月19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贵阳会见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光大银行考察团一行。他说,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加上特殊的地质地貌,工程性缺水是长期困扰贵州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一个难题。母亲水窖的兴建,对于缓解贫困地区群众缺水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目前,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从贵州的实际来看,由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着力解决好人口问题,已成为贵州经济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通过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贵州公路集团帮助从江县加勉乡加两村、宰便镇摆虾村贫困群众实现了从贫困到物质精神都富足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春,一批有良知有担当的青年学者,对以贫困为典型特征的"贵州现象"进行多元化多视角的理性思考,探讨贵州加快发展走出贫困的路径选择。2012年春,包括当年部分参与者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对在贫困中崛起的新"贵州现象"进行更趋成熟的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是中国政府向世界进行的庄严承诺。处于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贵州,能否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12年到2019年,贵州减贫人数全国第一。2020年,贵州要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全力以赴抓脱贫,尽锐决战深度贫困,贵州脱贫攻坚再传捷报!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  相似文献   

13.
林芊 《当代贵州》2011,(10):62-62
辛亥革命前,贵州的贫困,实为人民的贫困。在现代化过程中贵州陷入一个经济怪圈:民不富,难为实业发展积累资金;实业不兴,民又难富。贵州发展经济所需资本积累的困局是全省性的贫困。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3,(15):10-10
《第一财经日报》:贵州突破资金瓶颈的成功探索;中国经济网:贵州新能源科技成果成为“香馍馍” 作为我国贫困问题突出的欠发达地区,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受到资金瓶颈的制约。欠发达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能不能有效地突破,怎样突破?近两年来贵州金融业取得出人意料的突破性进展,金融杠杆有力地推进全省经济跨越式增长,金融与经济呈现互动发展、良陛循环的局面。贵州正在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子。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26日,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正式启动。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就此拉开帷幕,一条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初现端倪,一场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攻坚战在今夏打响。从今年起,历时9年,贵州35万户150万贫困群众,将从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地方搬迁出来,迁入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这一工程的实施,是人们与"吃粮饮水行路难,入学就医发展慢"困境的对决,更是对安居乐业幸福新生活的拥抱。它迁走的,是贫困;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26日,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正式启动。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就此拉开帷幕,一条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初现端倪,一场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攻坚战在今夏打响。从今年起,历时9年,贵州35万户150万贫困群众,将从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地方搬迁出来,迁入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这一工程的实施,是人们与"吃粮饮水行路难,入学就医发展慢"困境的对决,更是对安居乐业幸福新生活的拥抱。它迁走的,是贫困;移来  相似文献   

17.
杨柏 《当代贵州》2007,(23):50-50
贵州农村贫困面大,大山把贫困切成无数个“贫困的碎片”。如何汇聚资源,从整体上改变山区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千百年来,贵州被贴上的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标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贵州仍长期是全国贫困  相似文献   

19.
一、贵州后进状态的涵义 长期以来,贵州后进状态作为一种独特而令人困挠的地域现象,。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研究领域中颇受关注的问题。那么,贵州后进状态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呢?大致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认识贵州后进状态。 1.历史的贫困与落后 自古以来,由于贵州地处偏僻高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因而被视为蛮荒之地,并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尽管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基础薄弱,至今仍处于相对贫困和落后的状态,而在许多边远地区,目前仍有600多万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中。这就是  相似文献   

20.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22,(Z3):12-13
<正>践行嘱托十年间,多彩贵州勇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十年。打开新时代的时光卷轴,黔贵大地刻满了非凡十年勇跨越的绚烂记忆——从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到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多彩贵州千年梦圆;从综合经济实力“全国挂末”,到经济增速连续十年“全国领跑”,多彩贵州后发赶超;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西南枢纽的重大跨越,多彩贵州山乡巨变;从“大风起兮云飞扬”到“多彩贵州彩云飞”,多彩贵州乘“云”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