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则是领导干部对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发展观与政绩观相脱节的现象,这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一脉相承的,能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基础,树立正…  相似文献   

2.
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统一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反过来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也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政绩要经得起群众、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反过来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也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政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中央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老老实实做人、堂堂正正为官.  相似文献   

5.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科学的发展观是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政绩观的重要价值尺度,同时正确的政绩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并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主体的认同和社会价值的支撑。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才能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才能够创造出能经受住现实的检验,能经受住科学的检验和子孙后代的检验的政绩。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与政绩观是紧密相关和相互作用的两大范畴。不同的发展观导致不同的政绩观,因而也会产生对政府绩效的不同认识。科学发展观从系统、生态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为政府绩效评估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参照系统。科学揭示和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价值导向作用,积极借鉴"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树立并落实正确政绩观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并就这个问题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鲜明的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执政风格。这种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作为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此,必须进一步理解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现实意义,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一、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发展是硬道埋"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科学。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正在逐步引导和指导我国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新的发展观呼唤新的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的支持。随着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理念的提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李俊明 《理论前沿》2005,(24):30-31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实现了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实现了思想进程与历史进程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要用正确的政绩观、理性思维和战略思维方法、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要求干部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正确政绩观。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信度和效度依靠对干部的绩效考核进行价值评价,评价结果在正、负反馈机制的作用下,能有效促使干部形成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干部绩效考核与正确政绩观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价值导向;干部绩效考核为干部政绩观提供价值评价;正确的政绩观是二者共同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好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在实现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在于切实实现执政为民,关键在于改造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程爱平 《理论前沿》2004,(13):41-42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十分必要。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自觉地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当前,之所以有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政绩观方面存在种种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为谁创政绩、如何创政绩上认识错误。二是有些党的组织及上级组织领导在如何正确评价和衡量政绩,如何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上存在缺陷,没有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产生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指领导干部,是指政府.政府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加快职能转换中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就必须要努力打造责任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和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14.
政绩是在一定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指导下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它反映了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从政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深刻认识到坚持执政为民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出发点;坚持求真务实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正确态度;同时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主要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除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外,还应尽快构建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和考评机制,形成科学的政绩导向,并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二者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这个主体去落实、去体现。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政绩是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价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在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中,上级是主导者和裁决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主要取决于上级的政绩观导向和考核评价标准。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级如何考核,下级就如何干事;上级拿什么标准选人用人,下级就向这个标准努力。政绩考核就如同“指挥棒”,决定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努力方向和工作内容。因此…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官本位"’意识是影响确立正确政绩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官本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陈腐意识,在我国,"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克服并弱化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正确的政绩观与正确的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一道,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党历来鼓励和支持各级干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胡锦涛同志在山东视察时强调,要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段论述给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价值取向和态度。发展观和政绩观紧密相关,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发展观是政绩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